-
公开(公告)号:CN111412764B
公开(公告)日:2021-09-21
申请号:CN202010268216.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邱燕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 张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的换热管内分隔装置的设计方法,换热管内设置多个提升装置,从换热管的入口到换热管的出口,设距离换热管入口的距离为H,相邻分隔装置之间的间距为S,S=F1(H),即S是以高度H为变量的函数,S’是S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S’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635B
公开(公告)日:2020-06-26
申请号:CN201810809206.7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张毅 , 邱燕 , 王效嘉 , 张宏涛 , 孙秀青 , 靳印涵 , 陈晓东 , 韩小岗 , 李咸安 , 朱国梁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箱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箱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内的热源是蒸汽;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上,所述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不同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越来越少。本发明通过设置分隔装置的数量随着距离进口管的变化,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距离进口管远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在换热管内分配均匀,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568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38758.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张毅 , 邱燕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长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的中间位置,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的中间位置;不同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边长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边长越大。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距离进口管越近,则因为边长小导致的流通面积越小,则造成流体流动的阻力变大,从而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换热管内流动,使得流体向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位置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分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09539826A
公开(公告)日:2019-03-29
申请号:CN201810806188.7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毅 , 张冠敏 , 邱燕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生蒸汽的管壳式换热器,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上,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上,所述换热器包括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热源从热源进口进入,与换热管内的流体进行换热,然后从热源出口流出,换热管内的流体加热成蒸汽,从出口管流出,在换热管的管壁的外部设置翅片,所述翅片设置在横向上,所述翅片为直板状,翅片的平面方向沿着热源的流动方向,沿着换热管内流体的流动方向,翅片高度不断的增加。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式管壳式蒸汽换热器,因为随着流动的流动,内外温差相差越来越小,吸热能力越来越差,通过增加翅片高度,从而增加翅片的换热面积,以增加吸热量,使得整体上的吸热量达到均匀化。
-
公开(公告)号:CN118246710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410668552.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山东大学 , 国网(苏州)城市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及多区域互动策略的电‑热系统调度方法及系统,属于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技术领域。灵活性接纳系统定义为区域互联系统中从其他互联系统处获得灵活性补给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提供系统定义为区域互联系统中为其他互联系统提供灵活性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灵活性接纳系统与至少一个灵活性提供系统连接以进行灵活性共享;以灵活性接纳系统和灵活性提供系统的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进行计及多区域互动策略的电‑热系统的调度;本发明同时进行功率协同与灵活性互济,构建了计及区域互联的电‑热综合能源系统优化调度模型,充分挖掘了区域互联的电‑热系统的灵活性资源,降低了弃风,保证了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568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1911138758.0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张毅 , 邱燕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边长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的中间位置,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的中间位置;不同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边长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边长越大。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距离进口管越近,则因为边长小导致的流通面积越小,则造成流体流动的阻力变大,从而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换热管内流动,使得流体向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位置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分配均匀。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4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268171.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换热管,换热管内设置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正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方形位于换热管或者冷凝管的中心,第二种是正八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八边形位于换热管或者冷凝管的中心,上述两种类型的分隔装置相邻设置,即相邻设置的分隔装置类型不同。本发明通过相邻的分隔装置的大孔和小孔的位置变化,使得通过大孔的流体接下来通过小孔,通过小孔的流体接下来通过大孔,进一步进行分隔,促进汽液的混合,使得分隔和换热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1412764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2010268216.1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张冠敏 , 邱燕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 张毅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的换热管内分隔装置的设计方法,换热管内设置多个提升装置,从换热管的入口到换热管的出口,设距离换热管入口的距离为H,相邻分隔装置之间的间距为S,S=F1(H),即S是以高度H为变量的函数,S’是S的一次导数,满足如下要求:S’
-
公开(公告)号:CN111397405A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2010268171.8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液两相流换热管,换热管内设置提升装置,所述提升装置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正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方形位于换热管或者冷凝管的中心,第二种是正八边形中心分隔装置,正八边形位于换热管或者冷凝管的中心,上述两种类型的分隔装置相邻设置,即相邻设置的分隔装置类型不同。本发明通过相邻的分隔装置的大孔和小孔的位置变化,使得通过大孔的流体接下来通过小孔,通过小孔的流体接下来通过大孔,进一步进行分隔,促进汽液的混合,使得分隔和换热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864567A
公开(公告)日:2020-03-06
申请号:CN201911138745.3
申请日:2018-07-20
Applicant: 山东大学
Inventor: 邱燕 , 张冠敏 , 张毅 , 王效嘉 , 林涛 , 靳印涵 , 王志梁 , 王凯 , 李咸安 , 魏姗姗 , 江程 , 李言伟 , 张国庆 , 焦敏 , 许吉凯 , 张海静 , 魏晓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数量变化换热器均衡流量设计方法,所述换热器包括上下集管以及设置在上下集管之间的换热管;在换热管内设置分隔装置,所述分隔装置是片状结构,所述片状结构在换热管的横截面上设置;所述换热器包括进口管和出口管,所述进口管设置在下集管的中间位置,出口管设置在上集管的中间位置;不同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不同,随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所述的换热管内的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越来越少。本发明通过如此设置,使得距离进口管越近,则因为分隔装置的分布数量多,则造成流体流动的阻力变大,从而使得流体向流动阻力小的换热管内流动,使得流体向着距离进口管的距离越远位置的换热管内流动,从而使得流体分配均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