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74563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1036616.5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8 , G06F113/08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优化干熄焦循环风量的方法,属于优化干熄焦循环风量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焦化厂干熄炉实际生产测量获得的数据;然后建立目标干熄炉模型,确立模拟工况;通过软件分析干熄炉炉内流场、温度场和反应场,研究正常生产下干熄炉炉内的压力、温度和化学反应的分布。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利用COMSOLMultiphysics软件优化干熄焦循环风量的方法,通过将现场采集的数据和COMSOLMultiphysics软件模拟相结合,模拟干熄炉内物料流动、气固对流传热和气固反应,究其内部压力场、温度场以及反应场的分布,同时研究不同循环风量对干熄炉内传热和焦炭烧损的影响,提出一个适合目标干熄炉的循环风量优化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185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17425.3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J29/85 , B01J37/10 , C07D301/06 , C07D301/19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负载磷酸铝分子筛掺杂碳材料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方法,属于催化环氧化反应领域,通过采用高温水热法制备了铈负载磷酸铝分子筛,利用磷酸铝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以及本身优异的催化性能,先通过金属铈离子进行原位掺杂,使得Ce在AlPO‑5骨架中取代骨架杂原子成为新的活性位点,而新活性中心的出现与分子筛多级孔道结构产生了协同作用,从而使AlPO‑5的吸附、催化性能得到了大大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制备所得材料分散度高、性质稳定且可重复利用,显著提高苯乙烯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同时,生产工艺还十分绿色环保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185B
公开(公告)日:2024-03-12
申请号:CN202210917425.3
申请日:2022-08-01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J29/85 , B01J37/10 , C07D301/06 , C07D301/19 , C07D30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铈负载磷酸铝分子筛掺杂碳材料催化环氧化反应的方法,属于催化环氧化反应领域,通过采用高温水热法制备了铈负载磷酸铝分子筛,利用磷酸铝分子筛独特的孔道结构、高比表面积、高热稳定性以及本身优异的催化性能,先通过金属铈离子进行原位掺杂,使得Ce在AlPO‑5骨架中取代骨架杂原子成为新的活性位点,而新活性中心的出现与分子筛多级孔道结构产生了协同作用,从而使AlPO‑5的吸附、催化性能得到了大大提升。本发明制备方法较为简单,制备所得材料分散度高、性质稳定且可重复利用,显著提高苯乙烯转化率及选择性的同时,生产工艺还十分绿色环保且成本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850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597425.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10L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掺杂石墨烯负载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氟化铅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为溶剂,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使用泊洛沙姆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出还原石墨烯作为载体的基础上,利用泊洛沙姆水解与金属离子络合实现铅在还原石墨烯上原位自组装负载,不仅如此泊洛沙姆的加入起到缓释稳定的作用,使铅可以缓慢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颗粒和团聚现象的发生,所制备出的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其负载粒子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均匀性,负载粒子粒径可达最小可达40nm。本发明操作难度低,实验设备简单,有利于实现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000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98870.X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黄腐酸基多孔炭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为:选用褐煤黄腐酸或风化煤黄腐酸和生物质黄腐酸混合,混合后使得原料平均分子量为16000‑38000,通过加热预处理方式调控原料H/C为0.8‑1.25;然后在原料中加入三聚氰胺为氮源,采用KOH化学活化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的多孔炭。本发明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原料低廉,为腐植酸的高效利用与水处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改变三聚氰胺的添加量、煅烧处理温度来调节多孔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其表面性质,所制备多孔炭对刚果红溶液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427685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597425.1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C10L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掺杂石墨烯负载Pb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以氧化石墨烯、氟化铅为原料,N‑甲基吡咯烷酮溶液为溶剂,以硼氢化钠为还原剂,使用泊洛沙姆表面活性剂,在制备出还原石墨烯作为载体的基础上,利用泊洛沙姆水解与金属离子络合实现铅在还原石墨烯上原位自组装负载,不仅如此泊洛沙姆的加入起到缓释稳定的作用,使铅可以缓慢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大颗粒和团聚现象的发生,所制备出的还原石墨烯复合材料其负载粒子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和均匀性,负载粒子粒径可达最小可达40nm。本发明操作难度低,实验设备简单,有利于实现批量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4247442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111598902.6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氟掺杂石墨烯负载CuO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氧化石墨烯溶解在水中,超声分散后与三氟乙酸混合均匀,高温反应后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得到氟掺杂石墨烯;将氟掺杂石墨烯超声分散,加入硝酸铜混合后升温,加入过量水合肼进行搅拌,继续升温,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中间产物;将中间产物置于氮气气氛中,加热升温并煅烧,即可得到产品。本发明使负载金属纳米粒子在石墨烯上进行形貌可控的、分布均匀的负载,增强分散纳米粒子促进反应过程电子转移的能力,提高热传导性能,从而达到提升和稳定固体燃料在燃烧过程中的燃烧速度,降低压强指数的目的。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