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5623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198464.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1/25 , G01N33/569 , C12N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内均设有微柱阵列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多次捕获;且下层芯片内还设有碗形结构以聚集肿瘤细胞,当利用激光检测富集CTCs的特征光谱时信号增强,可以获得该肿瘤病人的肿瘤类型及基因蛋白质光谱特征。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肿瘤细胞捕获率不高的不足,其结构设计巧妙,可以根据需求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进行结合选用,提高了CTCs的捕获率,避免个别肿瘤细胞被遗漏。
-
公开(公告)号:CN110756238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1911198464.7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1/25 , G01N33/569 , C12N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内均设有微柱阵列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多次捕获;且下层芯片内还设有碗形结构以聚集肿瘤细胞,当利用激光检测富集CTCs的特征光谱时信号增强,可以获得该肿瘤病人的肿瘤类型及基因蛋白质光谱特征。本发明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肿瘤细胞捕获率不高的不足,其结构设计巧妙,可以根据需求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进行结合选用,提高了CTCs的捕获率,避免个别肿瘤细胞被遗漏。
-
公开(公告)号:CN211358870U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22116240.9
申请日:2019-11-29
Applicant: 安徽工业大学
IPC: B01L3/00 , G01N21/25 , G01N33/569 , C12N5/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捕获循环肿瘤细胞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属于微流控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包括上下对应设置且相互连通的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上层芯片和下层芯片内均设有微柱阵列以实现对肿瘤细胞的多次捕获;且下层芯片内还设有碗形结构以聚集肿瘤细胞,当利用激光检测富集CTCs的特征光谱时信号增强,可以获得该肿瘤病人的肿瘤类型及基因蛋白质光谱特征。本实用新型的双层微流控芯片,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肿瘤细胞捕获率不高的不足,其结构设计巧妙,可以根据需求对循环肿瘤细胞的捕获方法进行结合选用,提高了CTCs的捕获率,避免个别肿瘤细胞被遗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