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251069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668665.4

    申请日:2022-06-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PTC@Fluo‑MSNs)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1)基于亲水性基团的表面改性与碳点荧光相结合,通过溶胶‑凝胶法并采用高温煅烧制备了碳量子点修饰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量子点材料(Fluo‑MSNs);(2)用二氯甲烷配制成一定浓度的丙硫菌唑溶液,加入上述制备的介孔二氧化硅碳量子点材料,搅拌后静置,离心洗涤后将所得固体干燥即得到丙硫菌唑纳米载药颗粒。制备出的纳米载药颗粒可以负载和释放丙硫菌唑,可用于农作物杀菌,对小麦赤霉病菌、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菌、大豆根腐病菌和大豆疫霉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一种去除水体中四环素的水稻秸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445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10743.3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去除水体中四环素的水稻秸秆改性生物炭的制备方法,属于产品加工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技术领域。具体的制备操作是:首先通过对水稻秸秆进行水洗、烘干和破碎,然后与氯化铁和尿素在水溶液中进行充分混合均匀,烘干后放入到管式马弗炉中进行热解,热解后对炭化产物进行水洗、烘干、球磨后得到水稻秸秆改性生物炭。制得的水稻秸秆改性cm生3/物g。炭当的水比体表中面四积环为素5浓12度-6初06 始m在2/g0‒,1孔0体0 积mg为/L0范.13围28内~0,.1水53稻7 秸秆改性生物炭对水体中四环素的去除率超过95%,且具有磁性易于回收。

    一种用于半胱氨酸特异性检测的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7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24

    申请号:CN201911392577.0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丙烯酸酯的荧光化合物,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半胱氨酸;可以选择性的与半胱氨酸作用,该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中并与胞内半胱氨酸迅速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半胱氨酸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稳定,可长期保存;不仅可对胞内半胱氨酸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半胱氨酸,并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010711228.7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特异性识别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E)‑2‑(2‑(3‑(二氰基亚甲基)‑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乙烯基)‑5‑(二乙氨基)苯基4‑溴丁酸,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肼;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和动物组织中并与外源肼发生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红色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肼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仅可对外源性肼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肼,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一种用于半胱氨酸特异性检测的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57057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1392577.0

    申请日:2019-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2‑(咪唑并[1,2‑a]吡啶‑2‑基)苯基丙烯酸酯的荧光化合物,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半胱氨酸;可以选择性的与半胱氨酸作用,该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中并与胞内半胱氨酸迅速发生迈克尔加成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半胱氨酸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本发明化合物结构稳定,可长期保存;不仅可对胞内半胱氨酸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半胱氨酸,并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一种用于特异性检测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7993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711228.7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特异性识别肼的近红外荧光化合物,(E)-2-(2-(3-(二氰基亚甲基)-5,5-二甲基环己-1-烯-1-基)乙烯基)-5-(二乙氨基)苯基4-溴丁酸,其可以特异性检测生物体内的肼;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制备过程简单,原料易得,成本低廉,结构稳定,并且具有较好的细胞膜通透性以及较低的细胞毒性,可进入活细胞和动物组织中并与外源肼发生反应,产生可肉眼分辨的强烈红色荧光;通过紫外吸收和荧光分光光度法分析得出该近红外荧光化合物可以在各种干扰物下对肼有着优越的选择性,对常见生物分子有着很强的抗干扰能力;不仅可对外源性肼选择性识别,而且能在各种活细胞的生长环境下高灵敏度的定量检测肼,并成功应用于活细胞及斑马鱼成像中。

    一种用于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菌剂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154375B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510667310.3

    申请日:2015-10-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菌剂。该菌剂由吉氏贪铜菌制成,为球形固体颗粒,表面光滑,富有弹性,机械强度好,吉氏贪铜菌保藏在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日期:2015年8月7日,保藏号CGMCC No:11179。该菌剂的制备操作步骤如下:1.在LB固体培养基中活化吉氏贪铜菌,得到活化菌种;2.将活化菌种接种于LB液体培养基中,摇床培养,得到菌悬液;3.将菌悬液离心分离得到湿菌体;将湿菌体和海藻酸钠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入到等体积的氯化钙溶液中,静置,过滤,收集沉淀的固体物质,即得到球形固体颗粒状的用于降解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残留的菌剂。通过降解实验发现,该菌剂对2,4‑D的降解效果良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