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48056B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610640924.7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休眠持续性显著相关的SNP标记及其CAPS标记和应用,所述SNP位于小麦2AL染色体且在遗传图谱中与SSR标记Xwmc658紧密连锁,为一种新的与种子休眠持续性主效位点。在此基础上开发的CAPS标记为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培育抗穗发芽持续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在收获后没有连续进行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鉴定的空白,有助于小麦抗穗发芽多基因聚合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209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485660.1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Q1/6869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提供一种小麦植株千粒重判断标记及其应用。该标记为CAPS标记,命名为JHMfeI,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利用标记引物JHMfeI-F:GGAGGAAACAAAGTGGTC,JHMfeI-R:GAGAAGAGGAGGTCGTAG对小麦基因组进行扩增,获得扩增产物。其中携带JHMfeI-a类型(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399bp和90bp)的小麦植株比携带JHMfeI-b类型(扩增产物片段大小为489bp)的小麦植株千粒重更高。本发明开发出的CAPS标记JHMfeI可以有效区分千粒重高低,用于小麦高产分子聚合育种,拓宽小麦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98B
公开(公告)日:2021-10-26
申请号:CN201810825032.3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感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的候选基因,所述候选基因被命名为TaGASR‑7B,所述TaGASR‑7B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SEQ ID NO.1,同时根据该候选基因开发了一个CAPS标记,该CAPS标记的序列表为SEQ ID NO.4,一种利用该CAPS标记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或感性的方法,利用引物对对所述CAPS标记扩增后酶切,若酶切产物为两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R,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抗穗发芽;若酶切产物为一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S,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感穗发芽;本发明可以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功能标记,拓宽其抗性遗传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372B
公开(公告)日:2020-06-09
申请号:CN201611086699.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方法,所述分子标记为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320、321位之间的33bp长度的插入/缺失序列,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分子标记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紧密相关,可用以开发一种新的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功能标记,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资源,丰富了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资源库,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8913698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0825032.3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11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与小麦穗发芽抗性/感性相关的CAPS标记及其应用,涉及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小麦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的候选基因,所述候选基因被命名为TaGASR-7B,所述TaGASR-7B的核苷酸序列具体为SEQ ID NO.1,同时根据该候选基因开发了一个CAPS标记,该CAPS标记的序列表为SEQ ID NO.4,一种利用该CAPS标记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或感性的方法,利用引物对对所述CAPS标记扩增后酶切,若酶切产物为两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R,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抗穗发芽;若酶切产物为一条主带,则该产物对应的基因序列被命名为GS7B1-S,其对应的小麦品种表现为感穗发芽;本发明可以为小麦抗穗发芽育种提供基因资源和功能标记,拓宽其抗性遗传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056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0924.7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麦种子休眠持续性显著相关的SNP标记及其CAPS标记和应用,所述SNP位于小麦2AL染色体且在遗传图谱中与SSR标记Xwmc658紧密连锁,为一种新的与种子休眠持续性主效位点。在此基础上开发的CAPS标记为小麦抗穗发芽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为培育抗穗发芽持续性较强的小麦品种奠定了基础,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在收获后没有连续进行种子休眠/穗发芽抗性鉴定的空白,有助于小麦抗穗发芽多基因聚合育种。
-
公开(公告)号:CN106048055A
公开(公告)日:2016-10-26
申请号:CN201610640921.3
申请日:2016-08-05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 C12Q2600/13 , C12Q2600/15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aMKK3‑A基因的dCAPS分子标记及其检测小麦穗发芽抗性的方法,该方法是基于小麦4AL染色体休眠性候选基因TaMKK3‑A基因的功能性SNP开发了一个dCAPS标记MKKAC,具体为,在CAPS标记基础上通过在扩增引物中引入错配碱基,从而在TaMKK3‑A基因的与小麦穗发芽抗性关联的功能性SNP标记处引入一个HpyCH4IV酶切位点,使得抗穗发芽的小麦材料扩增出来的谱带中多一个HpyCH4IV酶切位点,而感穗发芽的小麦材料中无该酶切位点。将标记用于小麦穗发芽抗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可以有效区分穗发芽抗性不同的材料,简化了SNP的检测技术,降低了检测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9286832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527558.5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胞嘧啶脱氨酶突变体及其碱基编辑系统和应用,涉及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所述胞嘧啶脱氨酶突变体为AncY16H、AncI50A、AncG149D、AncHA、AncHD或AncAD,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9所示,所述胞嘧啶碱基编辑系统包括如上述任一所述的胞嘧啶脱氨酶突变体、Cas9缺口酶以及尿嘧啶‑DNA糖基化酶抑制子UGI。本发明公开了高效无碱基偏好的胞嘧啶脱氨酶新变体,并以此建立了新的精准高效胞嘧啶碱基编辑系统,在植物基因组适应性改造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064B
公开(公告)日:2021-11-26
申请号:CN201810485671.X
申请日:2018-05-2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Q1/6895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作物遗传育种领域,提供一种小麦休眠持续期候选基因TaCNGC‑2A,利用该候选基因获得小麦植株穗发芽抗性持续期判断功能标记,CAPS标记CNG2A,位于TaCNGC‑2A基因启动子‑313位置具有A/T碱基变异,其标记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根据标记序列设计相应标记引物,扩增产物长度为813bp。扩增产物经FokI限制性内切酶(GGATGN9/)于37℃酶切3h后可直接在1.5%琼脂糖凝胶电泳中进行检测。其中CNG2A‑a等位变异不能被酶切,而CNG2A‑b等位变异为可被酶切类型,酶切产物分别为584bp和229bp,且携带CNG2A‑b等位变异类型的植株比携带CNG2A‑a类型具有更长的穗发芽抗性持续期,本发明提供的标记可直接应用于分子标记辅助小麦抗穗发芽育种选择,也有助于加快抗穗发芽品种的培育进程。
-
公开(公告)号:CN106636372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1086699.3
申请日:2016-12-01
Applicant: 安徽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TAMFT‑3A基因的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标记及其方法,所述TAMFT‑3A基因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所述分子标记为位于如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的第320、321位之间的33bp长度的插入/缺失序列,该分子标记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该分子标记与小麦穗发芽抗性紧密相关,可用以开发一种新的鉴定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功能标记,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途径,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育种提供了新的资源,丰富了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资源库,为小麦穗发芽抗性的遗传育种奠定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