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蒸煮器以及蒸汽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946970A

    公开(公告)日:2007-04-11

    申请号:CN200580013000.4

    申请日:2005-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284 A21B3/04 A47J27/04 A47J36/38 F22B37/78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升温装置,使来自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升温;加热室,用来以上述蒸汽升温装置供给的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41)、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以及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蒸发釜(41)的细长的矩形的短边一侧。并且,以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对加热器(42)从蒸发釜(41)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热烹饪设备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902445B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0480040096.9

    申请日:2004-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006 F24C15/02 F24C15/025 F24C15/327

    Abstract: 一种热烹饪设备包括空气吹送装置(100),该装置在蒸气供应到加热腔室(20)以便加热烹饪之前或加热烹饪时进行预先操作之后并在门(11)开启时将冷却空气吹送到加热腔室(20)的开口部分(20a)。更特别是,在蒸气供应到加热腔室(20)之后并在门(11)开启时空气吹送装置(100)驱动现有的冷却风扇(101)以便从设备外部抽吸冷却空气并且在加热腔室(20)的开口部分(20a)的方向上通过装饰盒(102)偏转冷却空气,以便吹送冷却空气通过开口部分(20a)。由于冷却空气在门(11)开启之后马上混合在向前溢流的热蒸气中,降低蒸气的温度,可以可靠地避免使用者由于蒸气吹送而受伤。因此,即使在加热介质供应到加热腔室(20)之后,也可以实现门(11)开启,同时确保使用者安全,而不使用特殊排放装置。

    蒸汽蒸煮器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49532C

    公开(公告)日:2009-10-14

    申请号:CN200580013000.4

    申请日:2005-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2B1/284 A21B3/04 A47J27/04 A47J36/38 F22B37/78

    Abstract: 本发明的蒸汽蒸煮器具有产生蒸汽的蒸汽发生装置;蒸汽升温装置,使来自上述蒸汽发生装置的蒸汽升温;加热室,用来以上述蒸汽升温装置供给的蒸汽对被加热物进行加热。上述蒸汽发生装置具有向其供给水的蒸发釜(41)、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加热器(42)以及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设置在蒸发釜(41)内的彼此相向的侧面上,并且是在蒸发釜(41)的细长的矩形的短边一侧。并且,以上述水位传感器(43)和温度传感器(48)对加热器(42)从蒸发釜(41)内的水中露出的状态进行判定。

    热烹饪设备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902445A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80040096.9

    申请日:2004-1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C15/006 F24C15/02 F24C15/025 F24C15/327

    Abstract: 一种热烹饪设备包括空气吹送装置(100),该装置在蒸气供应到加热腔室(20)以便加热烹饪之前或加热烹饪时进行预先操作之后并在门(11)开启时将冷却空气吹送到加热腔室(20)的开口部分(20a)。更特别是,在蒸气供应到加热腔室(20)之后并在门(11)开启时空气吹送装置(100)驱动现有的冷却风扇(101)以便从设备外部抽吸冷却空气并且在加热腔室(20)的开口部分(20a)的方向上通过装饰盒(102)偏转冷却空气,以便吹送冷却空气通过开口部分(20a)。由于冷却空气在门(11)开启之后马上混合在向前溢流的热蒸气中,降低蒸气的温度,可以可靠地避免使用者由于蒸气吹送而受伤。因此,即使在加热介质供应到加热腔室(20)之后,也可以实现门(11)开启,同时确保使用者安全,而不使用特殊排放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