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桡动脉入路内脏动脉的通用导管

    公开(公告)号:CN116271415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01174.3

    申请日:2023-03-0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经桡动脉入路内脏动脉的通用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所述导管为倒钩状;包括设于同一平面的自靠近操作者一端开始依次设有的第一直线段、第一弧线段、第二直线段、第二弧线段、第三直线段、第三弧线段和直线形头段,直线形头段朝向导管起始端;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专用导管增加了导管弯度,使插管至靶血管后导管的稳定性更佳;具有更好的扭矩传导能力,具有良好的操控性,更容易进入血管内的目标位置,缩短手术时间、增加手术的成功率。

    一种双腔引流管及引流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4699634A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10177031.9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腔引流管及引流组件,其中双腔引流管包括管组件,所述管组件包括主管,所述主管包括相接的主管头部段和主管尾部段;副管,所述副管包括相接的副管头部段和副管尾部段,所述主管尾部段和所述副管尾部段并排邻接,所述主管头部段以分离所述副管的方式盘曲,所述副管头部段以分离所述主管的方式弯曲,所述主管头部段和所述副管头部段分别开设有若干个侧孔。不仅起到胆道多部位阻梗同时引流的效果,为复杂梗阻提供良好的引流,还减少患者需要多根引流管置入的不适与操作难度,并且可为梗阻部位提供内放疗粒子置入,以及胆汁引入需求,实现近程放疗,还提高患者自身胆汁利用率。

    一种肺结节穿刺套件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259284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429667.X

    申请日:2021-1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肺结节穿刺套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硬质穿刺针、套管针、鞘芯和硅胶稳定器;中空的套管针内穿设有鞘芯,中空的鞘芯内穿设有硬质穿刺针;硅胶稳定器为一扁平状医用硅胶体,硅胶稳定器设有用于与患者皮肤粘贴的粘贴面,粘贴面上设有标记点一。通过本发明提供的一套肺结节穿刺套件,可用于肺癌病理取样;穿刺套件在CT或DSA引导下的穿刺,在达到精准定位取样的同时减少了穿刺损伤,提高了穿刺安全性。

    一种分体结构分叉型支架及输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15399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958884.6

    申请日:2022-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体结构分叉型支架及输送系统,包括:主体支架,主体支架穿设支撑在主干血管内,主干血管上连通有至少一个分支血管;连接缺口,开设在主体支架的一侧侧壁上,连接缺口的位置与分支血管的位置相对应;至少一个分支支架,分支支架与分支血管一一对应,每个分支支架的一端穿设支撑在分支血管内,分支支架的另一端从连接缺口处穿入到主体支架内;引导标识单元,设置在连接缺口上,引导标识单元用于根据标识使分支支架对齐分支血管的开口方向并进行植入。本发明能够使主干血管和相关联的分支血管同时被开通并进行介入治疗,其解决了临床工作中的难题,为患者提供了多一种的治疗方式。

    一种用于介入手术中限制呼吸的加压腹带

    公开(公告)号:CN114983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57111.7

    申请日:2022-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介入手术中限制呼吸的加压腹带,所述加压腹带包括带状本体和设于带状本体对应腹前位置的加压装置;所述带状本体包括连接件、背后支撑装置和带体,所述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带体本体两端,所述背后支撑装置与加压装置相对设置,所述带体将连接件、加压装置与背后支撑装置依次连接;所述加压装置包括气囊,与气囊连通的注排气管道和用于测量气囊压力的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提供的加压腹带能够减少患者因呼吸动度对成像及术中操作的影响,确保患者保持稳定屏气状态,避免呼吸运动带来的图像伪影、重影或扫描层次错误,减少因患者无法屏住呼吸而产生二次扫描,减少对患者产生的曝光辐射或减少肝肺等靶器官移动度,提高穿刺准确性。

    一种载药微球的配制方法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350298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59845.1

    申请日:2021-06-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载药微球的配制方法。本发明的配制方法包括:将高渗盐水、造影剂和抗肿瘤药物按比例混合后,再按比例与微球混合进行载药。本发明的配制方法舍弃传统生理盐水,代替采用10%高渗盐水+造影剂混合后载药,减少载药过程中溶液体系内水含量,以控制微球膨胀,造影剂的加入促进溶液中水分子与微球充分接触、促进药物溶解,从而实现微球载药后粒径可控性增大并且具有恒定的粒径范围分布;本发明的载药微球的配制方法能保证载药后微球粒径分布均匀,减少载药后微球出现聚集、融合及破损等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