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9948027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943367.5
申请日:2019-06-21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信息通信分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安装通信天线的避雷塔,包括塔体,所述塔体的上端外表焊接有安装平台,所述安装平台的上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避雷针,所述塔体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爬梯,且塔体的前端设置有天线安装架,所述塔体下端设置有配重盒,所述天线安装架的内表面开设有连接槽,且天线安装架的下端外表现靠近一侧的位置设置有旋块,所述天线安装架的后端外表面靠近下端的位置开设有卡槽,所述天线安装架的前端设置有天线架,所述天线安装架的后端外表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的内部插接有限位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让该避雷塔具备了更多的功能,同时天线安装起来更加的方便,并且让该避雷塔的防倾倒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216277206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2179089.0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用于单管塔塔脚螺栓的加固结构,包括单管塔、外包混凝土和固定混凝土,外包混凝土的上方设置有上定位板,外包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下定位板,外包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纵向植筋,外包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固定混凝土,固定混凝土的上方设置有单管塔,单管塔的底部设置有塔底板,塔底板的外部焊接有法兰盘,塔底板通过若干固定植筋与固定混凝土固定连接,固定植筋位于固定混凝土的内部,固定混凝土的内部设置有稳定板,外包混凝土与固定混凝土通过横向植筋固定连接,外包混凝土与固定混凝土在浇筑时采用横向植筋进行加固,增加了单管塔与地面连接的稳定性,解决了单管塔现有安装使用过程中钢构件承载能力不足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1081680U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921716417.2
申请日:2019-10-14
Applicant: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可灵活拆卸爬钉的灯杆塔,包括灯杆塔,所述灯杆塔的圆弧侧面固定安装有若干个等距分布的固定件,所述灯杆塔的上端插接有用于攀爬的爬钉;所述爬钉包括爬钉踩杆,所述爬钉踩杆的圆弧侧面靠近一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向下的爬钉插件,所述爬钉踩杆的圆弧侧面靠近另一端的位置固定安装有向上的弯钩杆;所述爬钉踩杆包括内杆,所述内杆的一端套接有外杆,所述外杆的圆弧内壁开设有两个水平方向上的滑槽,所述外杆的圆弧内壁开设有三个等距分布的环槽;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的固定件能够将爬钉插入固定件的钉孔内,即可使用,灵活方便,通过设置的内杆与外杆能够调节爬钉踩杆的有效长度,方便不同脚型的工作人员攀爬灯杆塔。
-
公开(公告)号:CN210326129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687827.9
申请日:2019-10-10
Applicant: 安徽电信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适合于利旧已有美化天线站址的新型5G美化外罩;用于解决对于楼面已有的美化天线无法利旧,楼顶美化站面临站址资源浪费的窘境,这将进一步增加城市土地资源的需求以及美化外罩不方便不利于维修的问题;包括原有基础底座和扩展基础底座;所述原有基础底座的四周安装有四个扩展基础底座;原有基础底座与扩展基础底座的上端面放置有两个平行的第一连接钢板,两个第一连接钢板上安装有第二连接钢板,第一连接钢板、第二连接钢板、原有基础底座和扩展基础底座上均开设有若干个第一植筋孔,该美化外罩;利旧原有美化外罩的基础,建立新型5G美化外罩,方便打开,节约楼面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71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01654.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负荷互动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园区负荷优化调度方法及装置,包括:获取综合能源系统的电热负荷预测数据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数据;将所述电热负荷预测数据和分布式电源出力预测数据代入考虑碳排放的综合能源系统供需联合日前优化调度模型并求解,得到优化结果;基于所述优化结果,得到综合能源系统中园区柔性负荷优化调度方案;所述优化结果包括:园区中的综合能源系统中的可控单元功率、可平移负荷、可转移负荷、可削减电负荷。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综合考虑柔性电、热负荷的可平移、可转移、可削减特性,建立一种更为精细的调度模型,该模型能够显著提高综合能源系统的经济性,减小负荷峰谷差,从而优化能源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44356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345847.3
申请日:2024-09-25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50/06 , G06F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算法的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法,包括:以配电网每条线路的功率在各线路的容量为约束,以成本最小、损耗最小和电压偏差最小为目标函数,构建多优化目标函数;基于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求解多优化目标函数,获取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案;采用所述电网供需平衡调控方案对电网进行供需平衡调控。本发明将减少损耗、电压偏差和最小成本这三个目标作为优化的总目标,采用了改进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获得最优解,可以优化分布式发电机组的产能以及有效管理高峰时段用电量,从而实现电网的供需平衡,减少线路拥堵,提升电网稳定性和运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35837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206985.3
申请日:2024-08-30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北电力大学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442 , G06N3/084 , G06N3/006 , G06F18/2433 , G06F113/04
Abstract: 一种柔性负荷资源实时推演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获取当前时刻典型客户柔性负荷的电力响应数据;基于所述电力响应数据利用预先构建的预测模型进行计算,得到所述当前时刻的下一时刻电力响应数据的预测值;其中,所述预测模型是基于当前时刻典型客户柔性负荷的电力响应数据输入利用鱿鱼优化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后的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得到下一时刻电力响应数据的预测值构建的;本申请利用鱿鱼优化算法对门控循环单元神经网络进行参数寻优,可以减少模型陷入局部最优解的风险,提高了寻找全局最优解的概率,还提高了负荷预测精度更好的捕捉负荷数据动态性;利用预测模型进行电力响应数据预测,提高了资源分析推演的精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151567A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411057697.6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国网上海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IPC: G06Q30/0201 , G06Q30/0202 , H02J3/00 , G06Q40/04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备用市场的出清方法和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接收电力系统的备用需求信息、交易参数和价格修正系数;基于所述价格修正系数对所述交易参数进行修正;基于修正后的交易参数结合所述备用需求信息进行容量出清;基于修正后的交易参数、容量出清结果及实际运行期间的备用调用需求,进行电量调用。本发明能够充分发挥需求侧资源参与电力辅助服务的灵活调节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64599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14383.2
申请日:2024-06-04
IPC: H02J3/00 , H02J3/38 , G06N3/0442 , G06N3/006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力系统负荷预测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GRU神经网络的分布式资源出力预测方法,用于更快速有效地预测分布式资源出力,首先对分布式资源出力历史数据进行预处理,并将处理后的数据划分为训练集与测试集,将训练集数据作为GRU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经训练获得分布式资源出力预测值,计算预测误差,然后通过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GRU神经网络模型中的权重参数,得到最优GRU神经网络模型,以实现分布式资源出力的快速精确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5118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552741.5
申请日:2022-05-19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浙江大学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4L67/125 , H04L69/08 , H04L9/00 , H04L9/3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源互联网场景下安全交互协议设计方法及装置,能够有效地防范非授权用户解密信息、非授权用户获取敏感数据、字典攻击、重放攻击、抵赖等行为,同时保持了协议的高效运行。该方法包括:采用加法同态加密技术,解密者不需要知道加密者的信息的情况下可得到聚合结果,保护数据隐私,同时降低中间解密的负载;采用身份代理重加密机制,避免代理节点泄露数据,确保身份可认证、可追溯;采用多层次的哈希算法实现数据的完整性校验,并利用影子身份和跟踪序列号实现同步,避免了伪造攻击和重放攻击;采用基于属性的访问控制方法,实现了数据接收者的细粒度访问控制,避免了非授权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