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68628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834496.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段连续档导线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基于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计算出关联杆塔两侧导线在垂直平面内的水平应力,获得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获取风偏角参数,计算出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获取绝缘子串所承受的拉力值和倾斜角,结合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计算出导线覆冰后的单位长度荷载;计算单位长度荷载与导线单位长度自重荷载的差值,得到导线单位长度的覆冰荷载,计算出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本发明能够计算出与直线塔连接的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拓展了称重法监测导线覆冰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213232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010874633.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天气置信度的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数值天气预报获取整个输电线路短期的环境气象信息,包括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日照强度的预测数据以及相应预测结果的置信度,将其输入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模型获得线路预测载流量信息,并分析载流量预测结果的整体置信度,根据整体置信度随时间对预测载流量进行滚动修正,从而提高输电线路载流量预测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132325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874633.0
申请日:2020-08-27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天气置信度的输电线路载流量限额评估方法及装置,该方法通过数值天气预报获取整个输电线路短期的环境气象信息,包括风速、环境温度以及日照强度的预测数据以及相应预测结果的置信度,将其输入输电线路动态增容模型获得线路预测载流量信息,并分析载流量预测结果的整体置信度,根据整体置信度随时间对预测载流量进行滚动修正,从而提高输电线路载流量预测的可信度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286B
公开(公告)日:2024-07-16
申请号:CN202110834496.2
申请日:2021-07-23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耐张段连续档导线覆冰监测方法、装置及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基于关联杆塔两侧导线的长度,计算出关联杆塔两侧导线在垂直平面内的水平应力,获得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获取风偏角参数,计算出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获取绝缘子串所承受的拉力值和倾斜角,结合关联杆塔的垂直档距在风偏平面内对应的导线长度,计算出导线覆冰后的单位长度荷载;计算单位长度荷载与导线单位长度自重荷载的差值,得到导线单位长度的覆冰荷载,计算出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本发明能够计算出与直线塔连接的导线等值覆冰厚度,拓展了称重法监测导线覆冰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807240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311588874.9
申请日:2023-11-24
Applicant: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电线路故障知识库构建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获取输电线路故障文本和故障查询问句文本,并分别进行分词匹配获取相应的关键信息;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实体、事件、属性以及关系;对所述输电线路故障文本和故障查询问句文本的关键信息进行实体对齐;采用隐马尔可夫模型对所述关键信息中实体进行抽取;采用依存句法分析对输电线路故障文本和运维措施文本进行抽取;采用事件框架对所述关键信息中事件进行抽取;基于隐马尔可夫模型、依存句法分析、事件框架的抽取结果构建输电线路故障知识库;本发明能够为运维人员快速定位故障、开展检修提供辅助决策,提高了输电线路故障巡检、运维的效率,保障了输电线路运行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722030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84560.0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精细化管理的电力业务图像视频库构建方法,包括:构建数据传输链路;利用图像脱敏算法、图像质量评估算法对接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治理后的数据,将不合格信息导出并发送给变电运维人员;运用自动智能标注工具对治理后的数据进行图像标注;随后进行集约化管理,对各类样本快速检索组合,同时进行权限与版本管理。本发明终端采集的样本数据直接汇聚到省级平台侧,样本归集效率相比传统方式提高了300%以上,为人工智能算法的训练和优化提供了丰富而高效的数据支持;通过质量评估算法、自动标注与审核的三重保障,形成了规范统一的样本库,确保了人工智能算法训练所用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升了算法的性能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049924A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311688054.7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及系统,属于输电线路覆冰测量技术领域。所述输电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包括获取两组待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目标点的图像,其中,所述图像包括左图像以及右图像;根据两组所述图像获取所述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对两组所述图像进行校正处理。本发明通过对输电线路上覆冰的左图像和右图像进行获取,先对两组图像中目标点的三维坐标,再对两组图像进行校正,并获取视差图,最后根据该视差图获取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采用左图像和右图像结合获取视差图的方式,能够精确地获取到输电线路的覆冰厚度,提高检测精度以及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8107B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1910139596.6
申请日:2019-02-26
Applicant: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铜陵供电公司 ,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色度畸变与相位竞争编码的保护压板状态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对目标图像进行提取获得压板关键区域作为目标区域;对目标区域中的压板状态进行检测识别。本发明依托于电力系统中集中式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结合图像实现压板状态的快速识别;首先结合色度畸变完成压板关键区域提取,以避免复杂背景的干扰;同时以相位竞争编码对提取的关键区域进行处理,获取压板对应的角度。根据其角度,设定大于20°时为退出,小于5°时为投入状态。实现基于图像与相位特征可应用于压板状态的快速识别。
-
公开(公告)号:CN115937833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80543.6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V20/60 , G06V10/46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V10/36 , G06V10/30 , G06V10/762 , G06V10/75 , G06N3/0464 , G06N3/08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输电设备表面缺陷检测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采集输电设备图像,对输电设备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预处理后的输电设备图像的所有SURF特征点,对所有SURF特征点进行聚类,确定输电设备图像各SURF特征点概率值及缺陷种类,建立训练集;建立神经网络模型并利用所述训练集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得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待测输电设备图像进行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待测输电设备图像输入所述训练好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输电设备表面缺陷识别。以此方式,使得对输电设备表面缺陷识别更快、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904248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162957.6
申请日:2024-08-23
Applicant: 安徽南瑞继远电网技术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IPC: F16M11/12 , F16M11/18 , H04N23/695 , H04N23/9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输电线路监测的双目视觉系统用监测探头控制臂,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中央竖直设置有支柱,支柱的上端设置有线缆固定结构,所述支撑板的上表面和支柱的表面之间对称设置有两个加强筋板,支撑板的下表面左右对称设置有两个悬臂监控结构;悬臂监控结构包括吊板座、转座、第一转臂、第二转臂和摄像头,所述吊板座通过螺栓安装在支撑板的下表面,所述转座转动安装在吊板座的下表面。本发明通过转座、第一转臂和第二转臂的转动,摄像头能够在三个彼此垂直的平面上转动,两个摄像头能够同时处于不同的观察角度拍摄同一位置的冰雪和冰层覆盖情况,拍摄到的画面更加真实,具有明显的深度感,位置和精度更加准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