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568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0

    申请号:CN201610227508.4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涉及一种铸件晶粒组织的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目前晶粒组织数值预测中计算时间长、计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求解枝晶生长动力学KGT模型,获得枝晶尖端半径—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并对铸造系统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只计算能量守恒方程,获得温度场分布;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计算动量守恒方程,获得该计算网格中的金属液流动速度;然后判断计算网格(i,j)chan=0是否处于凝固前沿,如果是,计算该网格所对应的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和凝固前沿移动速度;直到凝固结束,输出铸件内晶粒生长形貌标识grain的分布。本发明适用于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

    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65684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227508.4

    申请日:2016-04-13

    Abstract: 一种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的方法,涉及一种铸件晶粒组织的预测方法。为了解决目前晶粒组织数值预测中计算时间长、计算量大的问题,本发明首先求解枝晶生长动力学KGT模型,获得枝晶尖端半径—枝晶尖端生长速度变化曲线,并对铸造系统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只计算能量守恒方程,获得温度场分布;针对计算网格(i,j)chan=0,计算动量守恒方程,获得该计算网格中的金属液流动速度;然后判断计算网格(i,j)chan=0是否处于凝固前沿,如果是,计算该网格所对应的凝固前沿温度梯度和凝固前沿移动速度;直到凝固结束,输出铸件内晶粒生长形貌标识grain的分布。本发明适用于铸件晶粒组织数值预测。

    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7642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82716.4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属于铸件晶粒组织形成模拟领域。现有的目前晶粒组织模拟中计算晶粒移动所导致的计算量大以及计算时间长的问题。一种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获得t时刻下铸件内等轴晶晶核密度的分布;获得温度T分布,直到t*时刻所有z=0的计算网格(j,k)char=0中最高温度小于液相线温度TL,并记录对应的等轴晶晶核密度采用CA法则进行晶粒组织模拟;进行晶粒生长速度的计算;设定t*时刻后,固相均停止运动,即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六,直至凝固结束,输出晶粒组织。本发明准确地预测了凝固晶粒组织形成,并缩降低预测过程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

    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057642B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510482716.4

    申请日:2015-08-03

    Abstract: 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属于铸件晶粒组织形成模拟领域。现有的目前晶粒组织模拟中计算晶粒移动所导致的计算量大以及计算时间长的问题。一种铸件晶粒组织形成相关数值的模拟方法,进行宏观尺度网格剖分;获得t时刻下铸件内等轴晶晶核密度的分布;获得温度T分布,直到t*时刻所有z=0的计算网格(j,k)char=0中最高温度小于液相线温度TL,并记录对应的等轴晶晶核密度 采用CA法则进行晶粒组织模拟;进行晶粒生长速度的计算;设定t*时刻后,固相均停止运动,即 重复步骤二、步骤三和步骤六,直至凝固结束,输出晶粒组织。本发明准确地预测了凝固晶粒组织形成,并缩降低预测过程计算量、缩短计算时间。

    实验测温时使用的一种热电偶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6410794U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621471028.4

    申请日:2016-12-29

    Inventor: 刘东戎 杨洋 王坦

    Abstract: 实验测温时使用的一种热电偶夹具,为解决金属合金铸造成型过程中因热电偶在铸件凝固收缩以及铸型(2‑1)受热膨胀耦合力共同作用下偏离设定位置而带来的温度测量数据失真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上金属板(1‑1)、下金属板(1‑2)和连接杆(1‑3)。连接杆(1‑3)为方形长杆,其上端穿过上金属板(1‑1)右端,下端固定在下金属板(1‑2)右端,且上金属板(1‑1)能在连接杆(1‑3)上自由移动并卸载。上金属板(1‑1)和下金属板(1‑2)表面上各设置7个测温孔,且上金属板(1‑1)与下金属板(1‑2)测温孔位置一一对应,热电偶(1‑5)能同时穿过上金属板(1‑1)测温孔与对应的下金属板(1‑2)测温孔进入铸型型腔(2‑2)。本实用新型用于测温时固定热电偶位置。

    一种热电偶测温时使用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205798364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548251.8

    申请日:2016-06-08

    Inventor: 刘东戎 杨洋 王坦

    Abstract: 一种热电偶测温时使用的夹具,为解决金属铸造成型过程中因热电偶(1-3)在铸件凝固收缩以及铸型(3)受热膨胀耦合力共同作用下偏离设定位置而带来的温度测量数据失真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左金属板(1-1)、右金属板(1-2)、下金属板(2)和连接杆(2-1)。下金属板(2)为夹具底座,其底部的四个顶角处设置了四个圆柱状支撑脚(2-2),连接杆(2-1)为圆柱状,穿过左金属板1-1)右端与右金属板(1-2)左端,并固定在下金属板(2)中心位置,且左金属板(1-1)和右金属板1-2)能在连接杆上自由移动并卸载。左金属板1-1)和右金属板(1-2)表面上各设置7个测温孔,热电偶(1-3)能穿过测温孔进入铸型型腔(3-1)。本实用新型用于测温时固定热电偶位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