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85471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40643.4
申请日:2023-05-1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功能材料领域,公开了一种近红外二区光响应的Cu/CuFe2O4复合光热转换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以氯化铁、氯化铜为原料,聚乙二醇为表面修饰剂,采用溶剂热法制备得到Cu/CuFe2O4复合光热转换剂。本发明在近红外二区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性能。相比纯CuFe2O4,Cu的复合使其光热转换效率提高了25.14%,有效解决了当前光热转换剂普遍存在的效率低问题,在癌症的光热治疗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6040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13025.5
申请日:2022-07-3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铈掺杂氧化钨纳米球光诊疗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方法为以氯化钨为钨源,六水合硝酸铈为铈源,正丙醇作为反应溶剂,调控Ce的掺杂量,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制备得到W18O49‑xCe纳米球。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晶度,单个纳米球尺寸在90‑110 nm,掺杂Ce离子的材料在近红外光下表现出优异的光动力性能,同时在模拟的肿瘤微环境下,与肿瘤富集区的H2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O2,使光动力性能显著提升,有效解决肿瘤部位的缺氧问题,提高疗效。此外具有CT成像功能,是一种在癌症的近红外光动力治疗中十分具有潜力的光诊疗剂。
-
公开(公告)号:CN115154600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718903.8
申请日:2022-06-23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功能纳米材料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钆掺杂氧化钨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其制备方法为溶剂热法,将氯化钨粉末加入到正丙醇溶液中并磁力至完全溶解,然后再加入六水硝酸钆粉末,搅拌至完全溶解后得到黄色透明溶液,将其转移至水热反应釜并放置在烘箱内反应,最后通过洗涤干燥处理得到非化学计量比W18O49‑Gd球形纳米材料。该方法合成工艺简单,无需表面活性剂(如聚乙二醇、聚乙烯吡咯烷酮、普朗尼克F127等)的修饰即可得到尺寸均匀的纳米球,所得到的纳米球平均尺寸在50 nm。材料在近红外光照射下表现出优异的光热性能,同时Gd离子的引入使以氧化钨为基体的纳米复合材料兼具MRI成像功能,有效解决纯氧化钨的单一CT成像对人体软组织分辨力较低的问题,在肿瘤的可视化光热治疗领域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405121A
公开(公告)日:2021-02-26
申请号:CN202011253043.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沟槽铣刀及其沟槽磨削方法,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柄和设置于刀柄一端的刀头,刀头上设有切削刃,切削刃的前刀面上设有沟槽,沟槽沿切削刃延伸方向设置,刀柄内部设有切削液通道,切削液通道向刀头一端延伸并与沟槽的始端连通,沟槽的末端朝向刀头的底部设置;采用砂轮在切削刃的前刀面上磨削沟槽,并对砂轮的磨削方向进行调整,使砂轮沿切削刃延伸方向进行磨削,并使磨削出的沟槽末端朝向刀头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带沟槽铣刀及其沟槽磨削方法,切削液与前刀面接触充分,冷却效果好,降低了刀具前刀面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0587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10907242.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C5/10
Abstract: 一种带二级导屑槽的变曲率渐开刃形可转位立铣刀,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在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时,传统的可转位球头立铣刀因不易设置导屑槽,易产生积屑瘤;且有效切削刃短,切削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立铣刀包括刀体及铣刀片,铣刀片包括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及前刀面;刀体和铣刀片中心均设有螺纹孔,刀体和铣刀片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铣刀片外表面上共设有四条相同的十字渐开线型刃,铣刀片的前刀面设有二级导屑槽,所述二级导屑槽由第一级为圆弧型导屑槽和第二级为直线型断屑槽组成,本发明用于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
-
公开(公告)号:CN112405121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253043.2
申请日:2020-11-11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沟槽铣刀及其沟槽磨削方法,涉及切削刀具技术领域,包括刀柄和设置于刀柄一端的刀头,刀头上设有切削刃,切削刃的前刀面上设有沟槽,沟槽沿切削刃延伸方向设置,刀柄内部设有切削液通道,切削液通道向刀头一端延伸并与沟槽的始端连通,沟槽的末端朝向刀头的底部设置;采用砂轮在切削刃的前刀面上磨削沟槽,并对砂轮的磨削方向进行调整,使砂轮沿切削刃延伸方向进行磨削,并使磨削出的沟槽末端朝向刀头的底部。本发明提供的带沟槽铣刀及其沟槽磨削方法,切削液与前刀面接触充分,冷却效果好,降低了刀具前刀面的磨损。
-
公开(公告)号:CN110497005A
公开(公告)日:2019-11-26
申请号:CN201910806324.7
申请日:2019-08-29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孔刀具及倾角制孔方法,属于碳纤维复合材料机械加工领域,刀具包括依次连接的刀杆、补铣切削刃、复合切削部、底部切削部。倾角制孔方法主要包括:计算参数;刀具平行于孔径轴线并自转沿轴向向下进给,逐层分流式加工,使得孔径误差最终保持IT7-IT8;若孔径误差不满足IT8-IT9,调整刀具与孔径轴线倾角,进行预铣孔,零空程补铣终孔,调整刀具轴线平行于孔径轴线及偏心距,去除孔径余量;若不满足IT7-IT8,保持刀具与孔径轴线倾角,预铣孔及补铣终孔,制孔结束刀具回到初始零点,进行质量检测。本发明的碳纤维复合材料高效制孔刀具及倾角制孔方法可避免复合材料出现毛刺、分层等加工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0919041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213113.4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和MD5加密的串行通信系统,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提高UART自适应波特率的接收通讯硬件电路的安全性。所述系统包括:波特率自适应识别接收模块,自动接收主机发送的UART数据并识别其波特率;MD5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波特率自适应识别接收模块接收的UART数据,对UART数据进行移位操作后,如果不满足512位数据则进行补位和补数据位操作,使UART数据的大小为512位,最终输出符合MD5加密算法要求的512位数据;MD5加密运算模块,接收512位数据进行MD5加密运算操作,最终输出4路32位的加密变量。本发明提高了运算效率,提高加密算法的执行速度。
-
公开(公告)号:CN110587005B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1910907242.1
申请日:2019-09-24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B23C5/10
Abstract: 一种带二级导屑槽的变曲率渐开刃形可转位立铣刀,属于切削刀具技术领域。以解决目前在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时,传统的可转位球头立铣刀因不易设置导屑槽,易产生积屑瘤;且有效切削刃短,切削效率低、加工精度低的问题。本发明的立铣刀包括刀体及铣刀片,铣刀片包括第一后刀面、第二后刀面及前刀面;刀体和铣刀片中心均设有螺纹孔,刀体和铣刀片通过与螺纹孔螺纹连接的紧固螺钉进行固定连接;铣刀片外表面上共设有四条相同的十字渐开线型刃,铣刀片的前刀面设有二级导屑槽,所述二级导屑槽由第一级为圆弧型导屑槽和第二级为直线型断屑槽组成,本发明用于加工深腔型面的钛合金工件。
-
公开(公告)号:CN109697408A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811404452.0
申请日:2018-11-2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FPGA的人脸识别系统,属于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图像识别系统存在时实性差、识别速度慢的问题。将解码模块解码后的图像数据传输到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中,同步动态随机存储器通过FPGA的数据选择器进行解交织并将解交织后的结果传递给YUV转化模块,经RGB转化模块处理得到RGB格式的图像数据分别输出给VGA控制器模块、窗口裁剪模块,VGA控制器模块通过视频DAC芯片将采集到的人脸图像在显示器中显示;窗口裁剪模块用于提取待识别区域内的图像数据并依次传递给卷积模块、池化模块、激活函数模块和全连接层模块,通过数码管显示识别结果。本发明主要用于人脸识别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