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211814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1911380641.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供电机构的运动机构及通讯网络,属于运动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供电机构的运动机构及通讯网络。解决了现有运动机构上的用电负载供电形式复杂、可靠性差的的问题。它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自供电机构、第一电力变换机构和用电负载,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内部或者外部,自供电机构与第一电力变换机构相连,第一电力变换机构与用电负载相连,自供电机构包括发电绕组和磁场发生机构,发电绕组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磁场发生机构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磁场发生机构设置在发电绕组的外侧或者内侧,并与磁场发生机构产生的磁场发生相对运动。它主要用于对运动机构上的用电负载进行自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6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310540277.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P21/05 , H02P21/00 , H02P21/18 , H02P25/022
Abstract: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转子分步斜极方法,未注意斜极角优化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忽略了对总径向力的削弱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基于总径向力和总弯矩的解析模型,确定了不同斜极方式对振动的影响,并确定了每种斜极方式的电机模型,在这些电机模型中选定平均电磁转矩损失和振动加速度幅值均较小的模型作为最优电机模型,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
-
公开(公告)号:CN111211814A
公开(公告)日:2020-05-29
申请号:CN201911380641.3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自供电机构的运动机构及通讯网络,属于运动机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自供电机构的运动机构及通讯网络。解决了现有运动机构上的用电负载供电形式复杂、可靠性差的的问题。它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自供电机构、第一电力变换机构和用电负载,第二本体设置在第一本体的内部或者外部,自供电机构与第一电力变换机构相连,第一电力变换机构与用电负载相连,自供电机构包括发电绕组和磁场发生机构,发电绕组设置在第二本体上,磁场发生机构设置在第一本体上,磁场发生机构设置在发电绕组的外侧或者内侧,并与磁场发生机构产生的磁场发生相对运动。它主要用于对运动机构上的用电负载进行自供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5662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310540277.2
申请日:2023-05-12
Applicant: 哈尔滨理工大学
IPC: H02P21/05 , H02P21/00 , H02P21/18 , H02P25/022
Abstract: 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涉及电机领域。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转子分步斜极方法,未注意斜极角优化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以及忽略了对总径向力的削弱的问题。本发明所述的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方法,基于总径向力和总弯矩的解析模型,确定了不同斜极方式对振动的影响,并确定了每种斜极方式的电机模型,在这些电机模型中选定平均电磁转矩损失和振动加速度幅值均较小的模型作为最优电机模型,实现内置式永磁同步电机转子分步斜极减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