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58248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510016918.3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下目标辐射噪声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下目标辐射噪声测量的稀疏组合阵列测量系统、方法、程序及存储介质。本发明设计了具有稀疏结构的声压螺旋双锥体积阵和声压矢量嵌套垂直线阵形成的稀疏组合阵列,采用高频体积阵和低频垂直线阵的组合阵分频段测试方案,利用声压水听器和矢量水听器的组合测量方法,延拓测量频带,实现对水下目标全频带辐射噪声的有效测量。通过稀疏化布阵结构和改进的恒束宽波束形成方法,在减少阵元数、降低阵列复杂度的同时获得二维稳健恒束宽波束,并可根据被测目标和测量距离调整合适的主瓣宽度和较低的旁瓣级。本发明降低了测量阵列阵元冗余度,可灵活适用于水下辐射噪声测量的多种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563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110993035.X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68 , G10K11/16 , B63G8/34 , B63C11/52 , B32B25/20 , B32B15/18 , B32B15/06 , B32B7/12 , B32B3/26 , B32B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有参数呈梯度变化圆柱形散射体的低频吸声覆盖层,包括封口层、吸声层和基层。吸声层由数个相同的长方体单元周期排列而成,吸声层的前表面贴有封口层来保证水密性,基层贴在吸声层下表面来模拟水下结构体的外壳。吸声层的每个单元中,由上至下有三个圆柱形散射体。每个圆柱形散射体由圆柱空腔侧面包裹两层厚度相同但模量不同的弹性橡胶构成。封口层和吸声层均采用PDMS聚二甲基硅氧烷硅橡胶制作,基层采用钢材料制作。本发明克服了采用单一材料带来的低频吸声性能欠佳问题,采用圆柱形散射体中包覆层的模量和厚度呈梯度变化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吸声频带的频率范围,并提升吸声系数。本发明可设计性强,适用于低频减振降噪方面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12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072965.5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178 , H04R3/00
Abstract: 一种多线谱水声参量阵时空域联合声发射系统及方法,属于有源噪声控制领域,包括:利用水听器在远场控制点处以接收采样频率采集一定时间的多线谱噪声数据,并对多线谱噪声数据使用快速傅里叶变换进行频率估计得到目标线谱的数量和频率;根据多线谱噪声数据,利用多通道自适应陷波滤波器构建目标信号;使用参量阵作为次级源,利用周期补偿积分器对目标信号进行波形预处理,获取原波包络;对原波包络使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升采样得到待调制包络;将待调制包络乘以载波得到系统待发射的信号;将待发射信号输入参量阵小数时延相控系统得到系统输出。本发明对多线谱噪声的控制效果良好,且处理速度快、结构复杂度低,实用能力强,可偏转任意角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577928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576842.0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天文光纤焦比退化性质测量的可调焦比光纤光源,涉及光纤光源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光源、第一夹具、中空容器、第二夹具、可控压力器、光纤、法兰盘、平直滑轨和电控系统,所述底座滑动连接于平直滑轨的内部,所述光源和第一夹具分别固定于平直滑轨上,所述第二夹具固定于平直滑轨的上方,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可共同将光纤进行固定,所述中空容器位于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之间,所述中空容器设置于平直滑轨上,所述法兰盘设置于平直滑轨远离底座一端的顶部。本发明输入焦比参数后,电控系统可自动调节对光纤的微弯与施压程度来获得对应焦比的出射光,方便操作,通过法兰盘进行光纤间耦合,几乎隔绝了环境光的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6047414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197534.7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1S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非均匀采样的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方法,涉及近场声全息技术领域,克服了现有均匀采样的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方法误差大,成本高,精度低的问题。包括:步骤一:对全息面非均匀采样;步骤二:在所述步骤一采样的基础上进行波数域非均匀采样;步骤三:在所述步骤二采样的基础上配合L曲线法选取正则化参数,实现基于非均匀采样的统计最优近场声全息方法。通过非均匀的采样方式设置全息面采样点及波数域的分布,与均匀采样的情况相比能够提高重建精度并减少测量的成本和时间,保证重建精度的同时有效减少测量点数目和矩阵维度,且采样方法简单易于设置,因此其更适用于实际工程的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2861970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179265.2
申请日:2021-02-0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80 , G06V10/44 , G06V10/42 , G06V10/25 , G06V10/26 , G06V10/82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视觉中的图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特征融合的细粒度图像分类方法。本发明实现了细粒度图像在分类任务上对局部细节特征的提取,并精准定位在关注的目标区域,解决了细粒度图像在分类任务上类内差异小的难点,利用改进的非极大值抑制soft‑NMS优化区域建议网络RPN来获取目标对象,避免背景信息的干扰。本发明通过注意力模块SCA改进双线性卷积神经网络B‑CNNs用于细粒度分类任务,以获取不同维度的注意力特征。较现有的分类方法,本发明定位在区分的关键部分,具有更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1667809B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010475315.7
申请日:2020-05-29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调控水下声波反射角的声学超表面,它包括:均匀介质(1)、均匀介质(2)、均匀介质(3)、均匀介质(4)、隔板(5)以及底板(6),均匀介质(1)、均匀介质(2)、均匀介质(3)、均匀介质(4)呈周期性排列,每两种介质之间用隔板(5)隔开,均匀介质(1)、均匀介质(2)、均匀介质(3)、均匀介质(4)以及隔板(5)的底部附有底板(6)。本发明所提供的声学超表面能够对水下反射声波的反射角进行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4511739A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210089412.1
申请日:2022-01-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K9/62 , G06N3/04 , G06N3/08 , G06N2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元迁移学习的任务自适应的小样本图像分类方法。本发明通过结合元迁移学习,弥补MAML模型采用4Conv浅层网络提取特征不充分的问题;增加可训练的参数来学习平衡元知识在每个任务中的使用,解决现实场景下小样本学习的任务不平衡,类别不平衡,分布不平衡问题。本发明挑选每个任务中准确率低的样本,并重新组合它们的数据,使其成为更困难的任务,使元学习器在学习更加困难的任务的过程中提高模型的准确率。本发明提出的困难任务挖掘算法在线的收集分类效果差的样本组成困难任务,让学习器在困难任务中学习得更快、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3808568A
公开(公告)日:2021-12-17
申请号:CN202110993057.6
申请日:2021-08-27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10K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可调控水下声波折射角的多频率声超表面,它是由多个均匀介质单元按周期性排列组成的二维阵列平面。本发明较传统周期性超表面结构,能够在更小尺寸的周期性结构下实现多频率水下声波折射声波调控。它包括:均匀介质单元(1)、均匀介质单元(2)、均匀介质单元(3)、均匀介质单元(4)、均匀介质单元(5)、均匀介质单元(6)、均匀介质单元(7)、均匀介质单元(8)以及隔板(9),均匀介质单元(1)、均匀介质单元(2)、均匀介质单元(3)、均匀介质单元(4)、均匀介质单元(5)、均匀介质单元(6)、均匀介质单元(7)、均匀介质单元(8)在水平面上呈周期排列,每两种均匀介质单元间用隔板(9)隔开。
-
公开(公告)号:CN113536554A
公开(公告)日:2021-10-22
申请号:CN202110743967.9
申请日:2021-07-01
Applicant: 哈尔滨工程大学
IPC: G06F30/20 , G01H17/00 , G01H7/00 , G06F111/04 , G06F11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压缩等效源法的封闭空间内声场预测方法,步骤1:采用布放在舱室空间内部的传声器监测封闭空间噪声,获得内声场测试数据为P;步骤2:在舱室结构外部与激励设备内部选取等效源面,在选取的等效源面上配置等效源点,针对舱室结构与舱室内部激励设备进行联合建模建立舱室内声场预测的等效源模型;步骤3:采用压缩等效源模型计算等效源到声场测点之间的传递函数,计算获得等效源源强;步骤4:计算等效源点到声场预测面之间的传递函数,获得舱室内壁面附近声场的声压分布。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遗漏内部声场信息且测试过程复杂繁琐、精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在有效降低了等效源法中的监测点数量的同时保证了声场预测精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