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微生物监测系统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0586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10853240.5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化微生物监测系统,包括多级AO系统,还包括与多级AO系统依次连接的图像识别系统、总控系统;其中,图像识别系统包括图像获取模块、第一目标识别模型和第二目标识别模型,图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图像;第一目标识别模型用于对待检测图像中污泥的形态进行识别得到第一识别结果,第二目标识别模型用于对待检测图像中微生物的类别进行识别得到第二识别结果;总控系统用于根据第一识别结果和第二识别结果得到用于指示污泥质量和处理效果的微生物检测结果,并根据微生物检测结果控制多级AO系统中污泥的流向。此监测系统能够及时判断多级AO系统中微生物的活性,从而及时调整多级AO工艺的步骤,使污水处理高效运行。

    一株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8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2110122938.0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环境保护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对苯并[a]蒽有降解效果的菌株MZ‑5(Microbacterium xylanilyticum)的筛选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MZ‑5。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20668,保藏日期:2020年9月18日。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20mg/L苯并[a]蒽,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5.0、温度为30℃时,该菌株对苯并[a]蒽的降解效率最高,72h之内可达67%。另外,该菌株在底泥中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且表现出较好的多底物降解能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理提供技术支撑。

    一种同步去除污泥发酵过程中产生氮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5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0

    申请号:CN201711261467.1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去除污泥发酵过程中产生氮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污泥发酵过程中采用NaOH和Ca(OH)2混合碱调节污泥pH值;S2、在污泥中投加沸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NaOH和Ca(OH)2混合碱处理初沉污泥,可以解决单一碱处理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污泥产酸量,还可以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PO43--P;(2)在污泥中投加沸石,可在污泥发酵过程中控制NH4+-N的产生,并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省略了传统后续氮磷去除的步骤,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为污泥厌氧发酵氮磷的去除提出新方法。

    一种同步去除污泥发酵过程中产生氮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35333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711261467.1

    申请日:2017-1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去除污泥发酵过程中产生氮磷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污泥发酵过程中采用NaOH和Ca(OH)2混合碱调节污泥pH值;S2、在污泥中投加沸石。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NaOH和Ca(OH)2混合碱处理初沉污泥,可以解决单一碱处理所带来的问题,不仅可以提高污泥产酸量,还可以去除发酵过程中产生的PO43‑‑P;(2)在污泥中投加沸石,可在污泥发酵过程中控制NH4+‑N的产生,并进一步改善污泥的脱水性能,省略了传统后续氮磷去除的步骤,节省了人力和物力,为污泥厌氧发酵氮磷的去除提出新方法。

    一体化同步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7719B

    公开(公告)日:2019-05-03

    申请号:CN201610948719.7

    申请日:2016-10-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同步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一体化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包括滤池主体,所述滤池主体的下部设有多孔承托层,所述多孔承托层的上方设有折板滤料层,所述折板滤料层的上方设有悬浮填料层,所述悬浮填料层上方设有悬空层,所述滤池主体在多孔承托层设有进水口、进风管道、化学除磷加药入口;所述折板滤料层包括多块倾斜向下的折板,所述折板悬挂纤维填料,所述折板从滤池主体的两侧依次交叉设置;所述滤池主体在多孔承托层的下方设有碳源补充入口;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设有反洗水出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集化学除磷和反硝化脱氮于一体,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高;而且占地小,节约水资源。

    一种黑臭底泥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9197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07642.1

    申请日:2021-01-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理/化学联合原位黑臭底泥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黑臭河道底泥修复剂为颗粒剂,主要有三部分组成:①修复剂和稳定剂;②辅料(物理吸附材料);③包埋剂。修复剂和稳定剂分别为过氧化钙(CaO2)和纳米羟基磷灰石(Ca10(OH)2(PO4)6),辅料为沸石粉,包埋剂为质量浓度为5%的聚乙烯(PVA)溶液。本发明针对黑臭底泥,可以在不排水条件下,投加颗粒剂,修复污染底泥,达到同时去除AVS,稳定磷和多种重金属,控制底泥氨氮释放的效果,且具有操作简单、环境友好、价格低廉等优点。该发明可以避免异位修复引发二次污染风险,同时减少原位修复的工程量,提高底泥治理效率。对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化同步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77719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48719.7

    申请日:2016-10-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C02F3/28 C02F1/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一体化同步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及处理系统及其处理方法,所述一体化除磷反硝化深床滤池包括滤池主体,所述滤池主体的下部设有多孔承托层,所述多孔承托层的上方设有折板滤料层,所述折板滤料层的上方设有悬浮填料层,所述悬浮填料层上方设有悬空层,所述滤池主体在多孔承托层设有进水口、进风管道、化学除磷加药入口;所述折板滤料层包括多块倾斜向下的折板,所述折板悬挂纤维填料,所述折板从滤池主体的两侧依次交叉设置;所述滤池主体在多孔承托层的下方设有碳源补充入口;所述滤池主体的底部设有反洗水出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集化学除磷和反硝化脱氮于一体,同步脱氮除磷效率高;而且占地小,节约水资源。

    一株黑臭底泥中苯并[a]蒽降解菌的筛选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85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110122938.0

    申请日:2021-01-29

    Abstract: 力。通过对该菌株生物学特性和降解特性研究,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降解技术和环境保护领 可为底泥中苯并[a]蒽等难降解有机物的生物处域,具体涉及一株对苯并[a]蒽有降解效果的菌 理提供技术支撑。株的筛选及其应用。所述菌株命名为MZ‑5。该菌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3号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号:CGMCC No.20668,保藏日期:2020年9月18日。该菌株筛选自深圳市茅洲河黑臭底泥,筛选条件:培养液pH7.0左右,20mg/L苯并[a]蒽,140r/min,30℃恒温培养。在纯培养的条件下,当pH=5.0、温度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