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8947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365826.8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本发明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未能给出位移设计谱这一不足,通过增加控制点周期TD和峰值地面位移PGD两个参数,给出了一种具有明确数学表达式的位移设计谱;以大量实际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并基于谱匹配的地震动选取方法给出了位移设计谱的参数取值;位移设计谱与加速度设计谱可互相转化;当周期小于5Tg(规范设计谱特征周期)时,本发明加速度设计谱与规范加速度设计谱一致,本发明可用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位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5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011402931.6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箱体(1)、右箱体(2)、待测模型(3)、多个压板(4)、多个与压板(4)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5)和三轴驱动组件,右箱体(2)与左箱体(1)相连通并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待测模型(3)根据应用场景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压板(4)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的表面,第一驱动装置(5)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三轴驱动组件能驱动左箱体(1)和右箱体(2)在三维方向相对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样化测试、精准度更高的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68356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402931.6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左箱体(1)、右箱体(2)、待测模型(3)、多个压板(4)、多个与压板(4)一一对应的第一驱动装置(5)和三轴驱动组件,右箱体(2)与左箱体(1)相连通并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待测模型(3)根据应用场景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压板(4)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的表面,第一驱动装置(5)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三轴驱动组件能驱动左箱体(1)和右箱体(2)在三维方向相对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样化测试、精准度更高的地震断层模拟实验平台。
-
公开(公告)号:CN112435527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402933.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断层运动的配合式箱体结构,包括有右侧具有开口的左箱体(1)以及左侧具有开口的右箱体(2),其特征在于:左箱体(1)包括有第一侧边箱体(11)以及左侧缘与第一侧边箱体(11)的右侧缘拆卸式连接的第一中间箱体(12),右箱体(2)包括有第二侧边箱体(21)以及右侧缘与第二侧边箱体(21)的左侧缘拆卸式连接的第二中间箱体(22),第一中间箱体(12)的右侧缘设有第一环形凸沿(121),第二中间箱体(22)的左侧缘设有能相对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移动并始终紧贴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的第二环形凸沿(221)。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98398.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待测模型(3),试验箱的内部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待测模型(3)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其特征在于:试验箱的顶部设有安装板(102);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还包括有多个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表面的压板(4)以及多个相互独立的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的第一驱动装置(5),每一第一驱动装置(5)与压板(4)一一对应,且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能精确模拟不同地形和不同受力环境导致的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顶部受力非均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557171B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011398398.0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层顶部加压装置,包括有试验箱以及待测模型(3),试验箱的内部形成有供土层(101)容置的容置腔(10),待测模型(3)局部或全部埋设在土层(101)中;其特征在于:试验箱的顶部设有安装板(102);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还包括有多个呈矩阵状布置在土层(101)表面的压板(4)以及多个相互独立的相对于安装板(102)固定的第一驱动装置(5),每一第一驱动装置(5)与压板(4)一一对应,且能驱动对应的压板(4)上下移动,用以对不同位置的土层(101)施加不同的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土层顶部加压装置能精确模拟不同地形和不同受力环境导致的土木工程结构和基础设施顶部受力非均匀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12989475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365826.8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本发明适用于中国抗震设计规范的位移设计谱方法,其目的是为了解决我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未能给出位移设计谱这一不足,通过增加控制点周期TD和峰值地面位移PGD两个参数,给出了一种具有明确数学表达式的位移设计谱;以大量实际地震动为数据基础,并基于谱匹配的地震动选取方法给出了位移设计谱的参数取值;位移设计谱与加速度设计谱可互相转化;当周期小于5Tg(规范设计谱特征周期)时,本发明加速度设计谱与规范加速度设计谱一致,本发明可用于基于位移的抗震设计方法中确定建筑结构的地震位移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435527B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011402933.5
申请日:2020-12-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9B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断层运动的配合式箱体结构,包括有右侧具有开口的左箱体(1)以及左侧具有开口的右箱体(2),其特征在于:左箱体(1)包括有第一侧边箱体(11)以及左侧缘与第一侧边箱体(11)的右侧缘拆卸式连接的第一中间箱体(12),右箱体(2)包括有第二侧边箱体(21)以及右侧缘与第二侧边箱体(21)的左侧缘拆卸式连接的第二中间箱体(22),第一中间箱体(12)的右侧缘设有第一环形凸沿(121),第二中间箱体(22)的左侧缘设有能相对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移动并始终紧贴于第一环形凸沿(121)的第二环形凸沿(221)。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709B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810009670.8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保险丝式框架填充墙板及设计方法,其包括:框架梁、框架柱、填充墙、上保险丝、侧保险丝、柔性填充材料、弹性材料及其连接件,其中,框架梁、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分别设置水平间隙、竖向间隙,均填充柔性填充材料;框架梁、框架柱分别通过上保险丝、侧保险丝与填充墙连接。框架梁、框架柱及填充墙可按现行规范先行设计,之后,设计水平间隙、竖向间隙、上保险丝、侧保险丝及相应连接。通过保险丝的设置,实现各部件间的协调工作,设计合理、传力明确,既可有效消除填充墙对框架的刚度效应和约束作用,又使其成为抵御房屋倒塌的最后一道防线;且基本不改变传统框架的设计、建造方式,设计简单,易于施工、维护,从而降低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8360709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009670.8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丝式框架填充墙板及设计方法,其包括:框架梁、框架柱、填充墙、上保险丝、侧保险丝、柔性填充材料、弹性材料及其连接件,其中,框架梁、框架柱与填充墙之间分别设置水平间隙、竖向间隙,均填充柔性填充材料;框架梁、框架柱分别通过上保险丝、侧保险丝与填充墙连接。框架梁、框架柱及填充墙可按现行规范先行设计,之后,设计水平间隙、竖向间隙、上保险丝、侧保险丝及相应连接。通过保险丝的设置,实现各部件间的协调工作,设计合力、传力明确,既可有效消除填充墙对框架的刚度效应和约束作用,又使其成为抵御房屋倒塌的最后一道防线;且基本不改变传统框架的设计、建造方式,设计简单,易于施工、维护,从而降低成本。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