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混凝过程智能监测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3006C

    公开(公告)日:2007-03-07

    申请号:CN200510009831.6

    申请日:2005-03-17

    Inventor: 白桦 马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水处理中对混凝投药过程智能监测、混凝剂投加的实时优化控制的方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混凝过程智能监测与控制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利用浊度、PH值、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分别获取代表水质参数的相应信号I1、I2、I3、I4和I5;把I1、I2、I3、I4和I5输入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时空融合系统,其输出值α输入到比较器;单因子混凝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运算,把混凝剂的投加量输出到混凝剂投加泵,单因子检测仪把当前混凝反应程度反馈值β反馈到比较器;通过对原水水质参数及其变化量的全面、准确、可靠的智能监测,实现对混凝过程全面、高质量的控制。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混凝过程智能监测与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83254A

    公开(公告)日:2005-10-19

    申请号:CN200510009831.6

    申请日:2005-03-17

    Inventor: 白桦 马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水处理中对混凝投药过程智能监测、混凝剂投加的实时优化控制的方法。基于多源信息融合技术的混凝过程智能监测与控制方法由以下步骤组成:利用浊度、pH值、电导率、温度和流量传感器分别获取代表水质参数的相应信号I1、I2、I3、I4和I5;把I1、I2、I3、I4和I5输入运用模糊神经网络算法的时空融合系统,其输出值α输入到比较器;单因子混凝智能控制系统的控制器进行相应的运算,把混凝剂的投加量输出到混凝剂投加泵,单因子检测仪把当前混凝反应程度反馈值β反馈到比较器;通过对原水水质参数及其变化量的全面、准确、可靠的智能监测,实现对混凝过程全面、高质量的控制。

    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混凝过程絮体检测及优化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538177A

    公开(公告)日:2004-10-20

    申请号:CN03138048.4

    申请日:2003-05-30

    Inventor: 马军 白桦

    Abstract: 一种能够实现水处理过程中对混凝反应后絮体的在线实时检测、评价,并可根据评价结果实现对混凝剂投加的优化控制的混凝絮体的图象检测方法及混凝过程的优化控制系统。它是采用水下摄像方法,利用视觉传感器CCD,通过图像传感技术,获取原水发生混凝反应后的反应絮体二维图片;利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反应絮体性征的特性、几何参数;通过模糊聚类分析的方法,利用已建立的絮体样本库,实现对反应后絮体的自动分类、评价,从而以计算机的方式模仿有经验的操作人员对反应絮体的观察、模糊推理、评判、决策的过程,实现水处理过程混凝剂的实时优化投加。

    管道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2577B

    公开(公告)日:2013-01-16

    申请号:CN201010607380.7

    申请日:2010-12-27

    Inventor: 白桦 高立新 陈冰

    Abstract: 管道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它为解决现有管内检测装置对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缺陷的检测敏感度各不相同,测量数据间相互独立,很难准确判断管道损伤程度的问题而提出。检测组件的超声检测数据信号输出输入端、图像检测数据信号输出输入端和位置信息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控制组件的超声检测数据信号输入输出端、图像检测数据信号输入输出端和位置信息数据输入端,一、获取管道损伤表面的图像数据并计算出管道缺陷表面区域及损伤特征参数;二、对限定区域内的厚度信息的检测;三、进行缺陷表面及损伤区域完整性三维实体建模;四: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结果。它可准确地判断管道损伤程度并适用于需要对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的场合。

    管道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62577A

    公开(公告)日:2011-08-24

    申请号:CN201010607380.7

    申请日:2010-12-27

    Inventor: 白桦 高立新 陈冰

    Abstract: 管道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它为解决现有管内检测装置对不同材质、不同类型缺陷的检测敏感度各不相同,测量数据间相互独立,很难准确判断管道损伤程度的问题而提出。检测组件的超声检测数据信号输出输入端、图像检测数据信号输出输入端和位置信息数据输出端分别连控制组件的超声检测数据信号输入输出端、图像检测数据信号输入输出端和位置信息数据输入端,一、获取管道损伤表面的图像数据并计算出管道缺陷表面区域及损伤特征参数;二、对限定区域内的厚度信息的检测;三、进行缺陷表面及损伤区域完整性三维实体建模;四、运用有限元分析方法得到结果。它可准确地判断管道损伤程度并适用于需要对缺陷表面完整性检测的场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