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38501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211635410.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弛豫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以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弛豫电压为核心方法,利用充电后短时间电池电压变化、温度、倍率等信息通过神经网络对弛豫电压进行预测,再结合弛豫电压和电池容量的相关性关系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结合弛豫电压预测与神经网络预测两种方法,实现短时间得到弛豫电压,进而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精确预测,具有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目前多种商用锂离子电池)、测试时间短、检测精度好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179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0825106.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基于粘结剂与导电剂耦合的高强度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以导电剂、高分子聚合物粘结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作用复合而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3%~5%:3%~5%:4%~10%:80%~90%。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系列三元材料、钴酸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镍钴铝系列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腈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电极的涂层机械性能稳定,极片载量高,同时组装成的电池具有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容量。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流程连贯,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690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625791.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3/04 , G01R31/385 , G01R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冷冻透射X射线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电池表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具、金属壳体、冷冻单元、隔热单元及支座;电池模具可拆卸安装固定在金属壳体的盖板背面,金属壳体的四周内壁设有双层保温层,位于金属壳体内壁四周的双层保温层内均设有凹槽,隔热单元填充至凹槽内,冷冻单元的液氮导流管与金属壳体底部连通,金属壳体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一,电池模具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二,冷冻单元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腔中;支座上端与金属壳体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测试前,将组装后的包含有射线穿过孔三的原位测试电池安装在电池模具上,并使三个射线穿过孔中心线重合,用于透射X射线。本发明用于对扣式固态电池电化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518690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410625791.0
申请日:2024-05-2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N23/04 , G01R31/385 , G01R1/04
Abstract: 一种基于冷冻透射X射线的原位测试装置及方法,属于电池表征技术领域。所述装置包括电池模具、金属壳体、冷冻单元、隔热单元及支座;电池模具可拆卸安装固定在金属壳体的盖板背面,金属壳体的四周内壁设有双层保温层,位于金属壳体内壁四周的双层保温层内均设有凹槽,隔热单元填充至凹槽内,冷冻单元的液氮导流管与金属壳体底部连通,金属壳体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一,电池模具中心设有射线穿过孔二,冷冻单元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金属壳体内腔中;支座上端与金属壳体底部可拆卸固定连接。测试前,将组装后的包含有射线穿过孔三的原位测试电池安装在电池模具上,并使三个射线穿过孔中心线重合,用于透射X射线。本发明用于对扣式固态电池电化学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29956.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74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电池自放电判定;步骤二: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搭建;步骤三:电池自放电检测工步设置及测试;步骤四:电池自放电电流结果输出。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电荷守恒公式,通过短时反向激励电流,在不影响电池安全状态的前提下快速充入少量容量,再利用自放电电流对其进行清除,从而实现对自放电电流的准确计算。本发明无需长时间的电流电压测试,同时结合能斯特方程的温度修正方案避免了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为进一步明晰电池内部的健康状态信息及助力下一代电池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88426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0929956.3
申请日:2024-07-11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85 , G01R31/374 , G01R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反向动态电流激励的电池自放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电池自放电判定;步骤二:电池自放电检测装置搭建;步骤三:电池自放电检测工步设置及测试;步骤四:电池自放电电流结果输出。该方法的主要原理是电荷守恒公式,通过短时反向激励电流,在不影响电池安全状态的前提下快速充入少量容量,再利用自放电电流对其进行清除,从而实现对自放电电流的准确计算。本发明无需长时间的电流电压测试,同时结合能斯特方程的温度修正方案避免了环境变化导致的测量精度下降,为进一步明晰电池内部的健康状态信息及助力下一代电池开发提供了有效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6845179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25106.4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4/131 , H01M4/136 , H01M4/62 , H01M4/1391 , H01M4/1397 , H01M10/052 , H01M10/0525
Abstract: 一种基于粘结剂与导电剂耦合的高强度自支撑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极以导电剂、高分子聚合物粘结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为主要原料通过化学作用复合而成,所述高分子聚合物、导电剂、硅烷偶联剂、正极活性物质的质量百分比为3%~5%:3%~5%:4%~10%:80%~90%。所述正极活性物质为镍钴锰系列三元材料、钴酸锂材料、磷酸铁锂材料、镍钴铝系列三元材料中的一种;所述高分子聚合物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二醇)二丙烯酸酯、腈基丙烯酸乙酯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电极的涂层机械性能稳定,极片载量高,同时组装成的电池具有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容量。此外本发明方法简单,流程连贯,成本较低。
-
公开(公告)号:CN11633850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211635410.4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G01R31/3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网络预测弛豫电压的锂离子电池健康检测方法,所述方法以利用神经网络预测弛豫电压为核心方法,利用充电后短时间电池电压变化、温度、倍率等信息通过神经网络对弛豫电压进行预测,再结合弛豫电压和电池容量的相关性关系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评估。本发明结合弛豫电压预测与神经网络预测两种方法,实现短时间得到弛豫电压,进而对电池健康状态进行精确预测,具有应用范围广(适用于目前多种商用锂离子电池)、测试时间短、检测精度好的特点。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