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料质量与温度的测量系统以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9163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1183086.1

    申请日:2023-09-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物料质量与温度的测量系统以及方法,其物料质量与温度的测量系统包括配气装置、加热装置、反应装置、测重装置、测温装置、收集装置,测温装置包括热电偶丝;加热装置的一端与配气装置连接,另一端与反应装置的一端连接;反应装置的另一端与收集装置连接;热电偶丝插入并支撑待热解的物料,在垂直方向与测重装置抵接;物料置于反应装置的容纳腔之中。基于本申请方案,可以在热解气化过程中同时测量物料质量与温度。

    一种降低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元素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0221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33952.8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低垃圾焚烧飞灰中氯元素的方法,属于危险固体废物处理领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垃圾热处理得到飞灰和底渣,对飞灰进行干燥处理,得到干燥飞灰;(2)将干燥飞灰与底渣配伍得到混合物,经造粒得到混合物颗粒;(3)将混合物颗粒置于等离子体反应器中,利用高温等离子体电弧将飞灰与底渣共融,得到低氯含量的熔渣。本发明通过在飞灰中添加底渣,显著降低了飞灰中氯元素的含量,从而使飞灰建材资源化,同时实现了危险废弃物垃圾热处理飞灰和固体废物底渣协同处置,达到“以废治废”的效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有热流组织的废物燃烧炉

    公开(公告)号:CN110440265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88254.7

    申请日:2019-08-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热流组织的废物燃烧炉,由废物热解腔道、热解挥发份输送通道和燃烧腔、热解炭的输送通道和燃烧腔、二燃室组成。所述的热解挥发份的输送通道与热解炭的输送通道是分开的;而所述热解挥发份燃烧腔和热解炭的燃烧腔位于同一腔体内,二者分别供氧燃烧,炭的燃烧是前位、挥发份的燃烧是后位;或者所述的热解挥发份的输送通道与热解炭的输送通道是一体的,在二者的燃烧腔,二者分别供氧燃烧,炭的燃烧是后位、挥发份的燃烧是前位的。本发明所提供有热流组织的废物燃烧炉,通过将废物分成挥发份和热解炭两股热流并通过调整燃烧所需的空气,实现挥发份及热解炭两股热流的错位燃烧和互相弥补,以应对废物水分和组分的波动,并且防治NOx的生成。

    基于铁盐添加剂热解污泥包裹飞灰稳定重金属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17914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510612456.8

    申请日:2015-09-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4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铁盐添加剂热解污泥包裹飞灰稳定重金属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脱水污泥与飞灰以质量比为1:1-5加入到拌合器中,混合均匀;(2)加入添加剂铁盐,充分搅拌均匀,转移至干燥器中,干燥,得到混合干物料;(3)将混合干物料送入热解器中,进行热解处理直至无热解气体产生,得到热解炭,冷却后,将热解炭送至卫生填埋场进行填埋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铁盐作为稳定剂,在将污泥、飞灰进行混合热解处理的同时,能实现污泥和飞灰中重金属的稳定,进而有效消除了污泥和飞灰中重金属不稳定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残渣烧结多孔砖及其制备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253554B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310256109.0

    申请日:2023-03-1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孔砖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垃圾热解气化残渣烧结多孔砖及其制备与应用。本发明首先将黏土、煤矸石和预处理后的垃圾热解气化残渣混匀,得到混合物;然后将得到的混合物后处理后挤压成型,得到砖坯;最后将得到的砖坯后处理后焙烧得到垃圾热解气化残渣烧结多孔砖。本发明能够合理利用垃圾热解气化残渣和煤矸石,变废为宝,而且制备得到的垃圾热解气化残渣烧结多孔砖具有抗压强度高、抗风化性能好、无重金属浸出毒性危害的优点,符合建筑行业对多孔砖的性能要求。

    一种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337771B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211037691.3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煤耦合污泥焚烧发电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污泥脱水的干化机后增加烘焙机,将从干化机出口的污泥加热,生成烘焙污泥与烘焙产气,烘焙污泥送入煤粉炉中焚烧,烘焙产气与部分来自干化机的蒸汽混合后冷却,获得液相和不凝气体,液相为氨和碳酸铵的混合溶液,实时监测混合溶液中的氨氮浓度,并反馈至干化机出口的蒸汽三通阀门,调整阀门开度,液相采用氨水泵增压,从煤粉炉炉膛上部喷入,还原烘焙污泥焚烧产生的NOX,不凝气体送入煤粉炉内焚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在无需加入还原剂的情况下,使炉内NOX浓度降低至50mg/Nm3以下,达到采用催化剂的SCR脱硝方法时才能达到的脱硝效果,大大降低运行成本。

    大型生物质及废物热解炉

    公开(公告)号:CN10838456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93861.4

    申请日:2018-03-0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大型生物质及废物热解炉,包括热解炉腔体、水蒸汽导出区、挥发分导出区和热气流管道;具有紧凑性和自热的特点:所述热解炉腔体由立式布置的加热腔构成,自上而下分为预热段喷嘴区和热解区,加热腔两侧均为加热面,预热段喷嘴区位于进料端,喷嘴喷出热气流直接接触加热生物质或废料,并通过气流导引形成自热;与加热腔两侧的加热面一起实现生物质或废料的热解,而蒸发出的水分和挥发分从垂直于加热面的竖直方向两侧的水蒸汽导出区、挥发分导出区导引引出。本发明中,加热面之间的间距可以灵活布置,例如预热区的加热面之间的间距和热解区的加热面之间的间距可以不同,以适应不同的性质和形状的物料热解需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