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车辆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135B

    公开(公告)日:2021-11-09

    申请号:CN202011041599.5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非凡 黄强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车辆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内填充有待试验的模型;模型车辆,包括车辆承台、可拆卸安装于车辆承台底面的两个轮轴、分别设于车辆承台轴向两端的两个牵引钩和置于车辆承台上的重块,轮轴与车辆承台的轴向垂直,且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一个或多个轮胎;两个电机,分别通过安装支架设于模型箱两端,并通过牵引绳分别连接至模型车辆的两个牵引钩;控制模块,与两个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模型车辆可以模拟不同车重和不同的轮对数,以及两个电机从两边分别进行牵引,从而实现不同车辆状态包括加减速、制动等的模拟,从而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一种模拟深层隧道爆炸的试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801577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810923473.7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模拟深层隧道爆炸的试验装置,包括:外壳,其侧壁上设有舱门;还包括:承台,设于外壳内,用于固定隧道模型试样;第一液压加载装置,固定于外壳内壁上,位于隧道模型试样顶部,用于模拟重力荷载并施加至隧道模型试样;第二液压加载装置,共设有四个,均固定于外壳内壁上,并分别位于隧道模型试样的四周,用于模拟围岩荷载并施加至隧道模型试样;应变花,粘贴并分布于隧道模型试样的表面,用于测量应变数据并对外发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专门用于固定试样的承台,同时采用液压加载装置模拟真实地应力场荷载,通过应变花和PIV图像技术采集数据,从而提高试验测试精度。

    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珊瑚砂反滤式海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79267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25964.2

    申请日:2024-01-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珊瑚砂反滤式海堤结构,包括海堤地基系统、海堤护面系统和海堤堤心系统;海堤地基系统包括珊瑚砂吹填地基、土工模袋加筋碎石桩和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级配碎石垫层,土工模袋加筋碎石桩布设在珊瑚砂吹填地基中,土工合成材料加筋级配碎石垫层设置在珊瑚砂吹填地基顶部;海堤护面系统包括生态土工袋、混凝土块石路基面层和格宾笼;海堤堤心系统包括回填珊瑚砂、绞合金属网和灌砂袋,绞合金属网设置在回填珊瑚砂内并与格宾笼连接,回填珊瑚砂临海的一侧设有灌砂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风浪荷载以及地震荷载下海堤的稳定性,所采用的多层次反滤措施有效地解决了长期波浪荷载作用下海堤内部细颗粒易流失的问题。

    一种可变车辆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13135A

    公开(公告)日:2021-01-12

    申请号:CN202011041599.5

    申请日:2020-09-2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任非凡 黄强强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变车辆荷载模型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其中试验装置包括:模型箱,内填充有待试验的模型;模型车辆,包括车辆承台、可拆卸安装于车辆承台底面的两个轮轴、分别设于车辆承台轴向两端的两个牵引钩和置于车辆承台上的重块,轮轴与车辆承台的轴向垂直,且两端均设有可拆卸的一个或多个轮胎;两个电机,分别通过安装支架设于模型箱两端,并通过牵引绳分别连接至模型车辆的两个牵引钩;控制模块,与两个电机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计模型车辆可以模拟不同车重和不同的轮对数,以及两个电机从两边分别进行牵引,从而实现不同车辆状态包括加减速、制动等的模拟,从而提高模拟的准确性。

    一种获取平面型筋-土界面拉拔力学行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44725B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10218527.4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获取平面型筋‑土界面拉拔力学行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一定上覆压力下,对加筋土结构的筋‑土界面实施一次拉拔试验,获取荷载‑位移曲线数据;(2)在获得的荷载‑位移曲线中,取三个特征点,将这三个点的数值代入计算公式,以确定控制参数;(3)将控制参数代入模型计算公式,确定各阶段的荷载位移‑曲线、剪应力分布、内部位移分布等力学行为曲线,并得到完整的力学行为特征曲线;(4)其他上覆压力时,换算步骤(2)的控制参数,重新代入步骤(3),得到在其他上覆压力下的各力学行为特征曲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仅实施一次拉拔试验来确定所需要拉拔参数,可以很好地获取筋‑土界面拉拔力学行为。

    一种边际回填土加筋挡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9111B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210579903.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际回填土加筋挡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面板(1)、筋材(2)、填土主体(3)和改良填土层(4);所述的面板(1)设置在填土主体(3)外侧,筋材(2)分层铺设在填土主体(3)内,在筋材(2)外侧设有改良填土层(4);所述的改良填土层(4)由添加有黄原胶和酪蛋白的改良边际回填土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可以加固土壤,改善筋土界面强度,还可以降低因产生的生物聚合物凝胶堵塞土壤孔隙而使渗透性降低的影响。

    一种边际回填土加筋挡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59111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579903.4

    申请日:2022-05-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边际回填土加筋挡墙及其制备方法,包括面板(1)、筋材(2)、填土主体(3)和改良填土层(4);所述的面板(1)设置在填土主体(3)外侧,筋材(2)分层铺设在填土主体(3)内,在筋材(2)外侧设有改良填土层(4);所述的改良填土层(4)由添加有黄原胶和酪蛋白的改良边际回填土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既可以加固土壤,改善筋土界面强度,还可以降低因产生的生物聚合物凝胶堵塞土壤孔隙而使渗透性降低的影响。

    结合TDR技术的静力触探探头、检测系统和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15035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588304.0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合TDR技术的静力触探探头、检测系统和测量方法,其中探头包括锥头、探杆和探头控制单元,以及TDR探针、用于检测锥尖阻力的第一检测机构、用于检测侧摩阻力的第二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孔隙水压力的第三检测机构,锥头包括圆锥段和圆柱段,TDR探针共设有多个,锥头的外侧壁上设有与TDR探针数量一致的卡槽,各卡槽环绕锥头表面等角度布置,各TDR探针分别嵌于各卡槽中,且TDR探针的方向与锥头轴向平行,TDR探针与锥头的接触面上设有绝缘层,TDR探针的端部成锥形,延伸至锥头的圆锥段处,并与圆锥段的锥面平滑过渡,TDR探针、和各检测机构均与探头控制单元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测量准确性且能能够连续测量土体多个参数等优点。

    一种往复流梯度比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6712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81649.X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往复流梯度比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装置包括:渗透室,所述渗透室内设有刚性多孔承压顶板和刚性多孔承压底板,刚性多孔承压顶板与刚性多孔承压底板之间装填土样,土样底部设置土工织物,渗透室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上进‑出水阀和下进‑出水阀;往复流水头控制组件,与上进‑出水阀和下进‑出水阀相连通,用于提供试验所需的往复流水头;数据测量与采集组件,包括用于测量与采集土样不同位置处水压的水头测量与采集模块;竖向加压组件,用于对土样施加竖向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模拟实际工程中土工织物受到的往复水流作用。

    一种用于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抗错断复合柔性管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1285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04

    申请号:CN202410317983.5

    申请日:2024-03-2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穿越活动断裂带的隧道抗错断复合柔性管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施工方法,复合柔性管片包括橡胶颗粒‑砂混合体、加筋水泥外壳、土工袋;加筋水泥外壳设置在橡胶颗粒‑砂混合体外侧,土工袋设置在加筋水泥外壳外侧。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管片模具中铺设土工袋;在土工袋内安置钢筋笼;将以橡胶颗粒、砂、水泥和水为原料制得的柔性模块放置在钢筋笼中并紧密排列;封闭土工袋并闭合管片模具;将水泥砂浆注入模具。施工方法为在隧道围岩与初衬之间或者初衬与二衬之间布设所述隧道抗错断复合柔性管片,进而形成环状的柔性垫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有效地解决传统柔性垫层材料效果欠佳、耐久性差、施工难度大以及成本高等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