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铣削颤振稳定性的预测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8305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902229.4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铣削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铣削颤振稳定性的预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建立包含再生效应的铣削过程动力学微分方程;第二步,将铣削系统的时滞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状态空间方程;第三步,通过三阶埃尔米特插值多项式逼近状态项,二阶牛顿插值多项式逼近时滞项进行求解;第四步,根据状态空间方程的解构建Floquet过渡矩阵,判断铣削系统的稳定性。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全离散法的稳定性叶瓣图绘制方法。该方法不仅显著提高了计算精度,还有效提升了计算效率,能够更好地满足实际应用中的需求。

    一种四滑块静压导轨静刚度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38451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698935.1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械设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四滑块静压导轨静刚度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静压滑块等效为并联的弹簧元件,四滑块静压导轨简化为空间单自由度系统,并对四滑块静压导轨基本参数和油腔参数进行测量;计算静压滑块矩形平面油垫流量Q;计算小孔液阻Rc、封油面液阻Rh;计算初始液阻比λ0、初始油腔压力p0;计算油膜厚度变化时平面矩形油垫压力p;计算油垫承载力Fi与静刚度Si;计算四滑块油膜压缩量矩阵ΔZ;建立四滑块静压导轨静刚度计算模型。本发明分析偏载对系统变形和刚度的影响,提供更精确的四滑块静压导轨静刚度计算方案,弥补了传统静压导轨刚度计算方法中缺少基于偏载开展建模的缺陷。

    一种复合材料机床含介质结合面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0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8509.7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机床结合面等效弹性模量计算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复合材料机床含介质结合面等效弹性模量的计算方法,包括:采用分形接触理论,考虑表面粗糙度的微观结构,计算结合面间固体接触刚度;引入弹性模量温度系数概念来量化材料弹性模量随温度变化的关系;分析不同介质对结合面等效刚度的影响;构建结合面的等效弹性模量计算模型,并分析固体及介质接触刚度的关系,计算含介质结合面的等效弹性模量;通过虚拟材料法量化分析结合面间介质种类、结合面预载荷条件及温度变化对结合面弹性模量的影响。本发明弥补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为机床设计和性能优化提供了更为精确的理论依据,有助于优化机床设计,提升其在多变工作环境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一种数控加工零件过程能力指数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5887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903194.6

    申请日:2024-12-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控加工领域,具体是一种数控加工零件过程能力指数的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位置‑尺度分布的偏正态过程能力指数的构建;第二步:使用标准化分布的分位点代替任一分位点;第三步:计算偏正态分布的过程能力指数;第四步:过程能力指数评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稳健的非正态过程能力指数。这一新指数具有合理的构建原理和简单的结构,能对偏度变化保持稳健,并且计算简便、量纲统一,能够有效评价生产过程能力。该指数不仅涵盖了现有的主流过程能力指数形式,而且还适用于所有位置‑尺度族分布,或者能够转化为该分布族的分布类型。

    一种基于多层证据推理的数控机床性能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624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710180.2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控机床性能评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层证据推理的数控机床性能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数控机床数据;建立数控机床整机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包括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构建多层证据推理模型,并设定模型初始参数;利用构建的多层证据推理模型实现二级指标的评估,将评估结果做为上一层证据推理模型的输入,最终评估出数控机床整机的性能状态;输出数控机床整机的性能状态评估值,按照时间序列连成曲线。本发明构建了基于多层证据推理的数控机床性能评估模型,能够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多维度数据,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考量数控机床的性能状况,实现全面地对数控机床的整体性能进行评价,提供了一个更为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案。

    一种龙门机床油液介质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578108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788123.6

    申请日:2024-12-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龙门机床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龙门机床油液介质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的计算方法,包括:获取结合面的实际接触比重拓片并进行离散化处理;利用MATLAB软件以灰度值矩阵保存并进行逆向处理;之后分解为内接触矩阵和外接触矩阵;推导考虑接触权重的结合面固体离散接触面积;对外接触单元面积进行一次和二次修正,得到龙门机床油液介质结合面固体离散接触面积比;推导不考虑接触权重的结合面固体离散接触面积比以及油液介质离散接触面积比;结合MTALAB软件,将计算流程输入,输出龙门机床油液介质结合面实际接触面积比。该方法不仅适用于油液介质下的龙门机床,还可推广至其他类型机械结合面的实际接触面积比计算研究。

    一种具有扰流结构的电主轴冷却水套

    公开(公告)号:CN119566352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510008515.4

    申请日:2025-01-0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数控机床电主轴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具有扰流结构的电主轴冷却水套,所述冷却水套上开设有螺旋型流道,螺旋型流道由连续交替排列的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组成,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内分别设置有扰流结构一和扰流结构二,扰流结构一和扰流结构二均由扰流柱和扰流肋组成,扰流柱位于两侧扰流肋的后方中部。本发明在不改变冷却液流量和温度的情况下,通过优化扰流结构,实现了换热效率的提升,避免了能耗的增加。通过螺旋型流道和扰流结构的设计,加强了高温区域的换热,有效降低了冷却水套的最高温度和对应区域的温度,而且与双螺旋冷却水套相比,本发明的综合换热指标有所提高。同时,冷却水套整体结构的改动较小,降低了制造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