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807655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468471.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热电转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热电转换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由纳米结构体形式的光热材料形成的光热单元;绝缘材料形成的衬底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衬底层之间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热电单元电性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794B
公开(公告)日:2019-05-07
申请号:CN201810122047.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热电转换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热电转换组件包括绝缘材料形成的衬底层、光热单元和电极;以及在光热单元和所述衬底层之间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电极与热电单元电性接触;该光热单元具有导电性。该制造光热电转换组件的方法包括在具有导电性的光热单元和绝缘衬底层之间形成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该热电单元与电极电性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807655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468471.3
申请日:2018-05-1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热电转换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热电转换器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第一电极表面由纳米结构体形式的光热材料形成的光热单元;绝缘材料形成的衬底层;以及在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衬底层之间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所述第二电极与所述热电单元电性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506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810631873.0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设置成圆周排列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和柔性摩擦层,所述柔性摩擦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成夹角;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具有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具有第二摩擦面;所述柔性摩擦层在风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或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感应电流。该系统中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设置成圆周排列,具有较佳的迎风面,因此提升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并且节省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空间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8843506A
公开(公告)日:2018-11-20
申请号:CN201810631873.0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风力发电系统,具有设置成圆周排列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所述风力发电装置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和柔性摩擦层,所述柔性摩擦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成夹角;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具有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具有第二摩擦面;所述柔性摩擦层在风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或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感应电流。该系统中的多个风力发电装置设置成圆周排列,具有较佳的迎风面,因此提升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并且节省了风力发电系统的空间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880914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3
申请号:CN201810632185.6
申请日:2018-06-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H02N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N1/04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风力发电装置和发电方法,包括第一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和柔性摩擦层,所述柔性摩擦层位于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之间,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和所述第二导电元件设置成夹角;所述第一导电元件具有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导电元件具有第二摩擦面;所述柔性摩擦层在风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第一摩擦面和/或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和分离以产生感应电流,并且通过第一导电元件和第二导电元件向外输出感应电流。本发明实施例提升了风能的利用效率,并且节省了风力发电装置的空间尺寸。
-
公开(公告)号:CN108365794A
公开(公告)日:2018-08-03
申请号:CN201810122047.3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光热电转换组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光热电转换组件包括绝缘材料形成的衬底层、光热单元和电极;以及在光热单元和所述衬底层之间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电极与热电单元电性接触;该光热单元具有导电性。该制造光热电转换组件的方法包括在具有导电性的光热单元和绝缘衬底层之间形成由热电材料形成的热电单元;该热电单元与电极电性接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