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771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4-08
申请号:CN202510172595.7
申请日:2025-02-1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35/45 , B01J37/04 , B01J37/08 , B01J37/18 , B01J35/30 , B01J35/61 , B01J35/63 , C07D307/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剂领域,公开了一种Pd/NiCoOx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催化加氢呋喃醛醇类化合物的方法,Pd/NiCoOx催化剂中,所述NiCoOx表示的是Ni氧化物和Co氧化物的复合载体,Pd负载在所述复合载体上;所述的催化剂可以通过抗坏血酸(VC)助固相研磨‑空气氛围煅烧工艺制备获得;其中所述催化加氢呋喃醛醇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呋喃醛醇类化合物、水和Pd/NiCoOx催化剂加入反应容器中,将反应容器密封并充入纯氢气加氢反应获得加氢产物。借助于本发明的催化剂,能构建一个更简单的催化加氢呋喃醛醇类化合物的加氢反应体系,相比现有的工艺所需要的醇类溶剂和高温的复杂反应条件,本发明涉及的反应体系更环保和温和,且催化效率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041150B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211664849.X
申请日:2022-1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转化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分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含水量为60%‑65%的低碳混合醇‑水混合物经预热后泵入除水塔的塔底,从该除水塔的塔顶得到混合蒸汽;将该混合蒸汽经冷凝、回流,得到低碳醇混合溶液;(2)将步骤(1)得到的低碳醇混合溶液经预热后泵入脱甲醇塔的塔中,从该脱甲醇塔的塔顶得到精馏蒸汽。本发明提供的双塔低碳混合醇的精准分离方法,可以精准调控塔内气液平衡,实现目标组分的可控分离,使得最终分离出来的甲醇和低碳混合醇(C2+醇)的纯度分别达到98%以上和95%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7244593A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210670992.3
申请日:2022-06-1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厦门大学
IPC: B01J31/22 , B01J35/10 , C07D307/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配体溶液与金属盐溶液混合,室温搅拌,分离,得到的固体经洗涤、干燥,得所述固体酸催化剂;其中,所述有机配体溶液和所述金属盐溶液的溶剂为水和/或醇;所述有机配体选自亚甲基膦酸类化合物、咪唑类化合物、吡啶二甲酸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提供的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过程简单,条件温和,易于控制,且所得催化剂具有高效催化生物质糖脱水制备5‑羟甲基糠醛的性能和良好的重复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2877323B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110258865.8
申请日:2021-03-0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诱变筛选高产纤维素酶丝状真菌的方法及获得的突变菌株,具体涉及非洲哈茨木霉(Trichoderma afroharzianum)的突变。具体步骤包括:制备野生型非洲哈茨木霉孢子悬浮液;对野生型非洲哈茨木霉进行3轮诱变;诱变菌株的筛选;优良突变株酶活稳定性的测定。通过3轮自适应诱变对菌株进行诱变处理,诱变目的性强、实用性高。本发明方法最终诱变筛选获得一株纤维素酶活显著提升(FPA提升3.17倍、CMCase提升4.77倍、pNPCase提升3.86倍、pNPGase提升2.97倍)且遗传性状稳定的突变株MEA‑12,在工业纤维素酶制剂生产中具有重要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3149937B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110309620.3
申请日:2021-03-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52 , B01J27/185 , B01J27/187
Abstract: 一种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制备方法,涉及化合物制备。提供一种通过一锅两步法催化5‑羟甲基糠醛制备2,5‑二(氨基甲基)呋喃的方法。以5‑羟甲基糠醛为反应底物,第一步通过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甲胺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氧化‑胺化5‑羟甲基糠醛为中间产物;第二步通过负载型催化剂,在氨的甲醇或乙醇溶液中催化转化第一步中得到的中间产物为2,5‑二(氨基甲基)呋喃,两步反应在一锅中分步进行。该方法采用的反应原料来源广泛,具有可再生性,反应过程简单高效,反应条件温和,产物分离纯化简单、催化剂制备简单、催化剂可回收重复利用。经过分离和重结晶提纯后的产品纯度高超过99.9%,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061123B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110329933.5
申请日:2021-03-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58 , C07C51/31 , C07C51/285 , B01J23/28 , B01J23/72 , B01J23/881 , B01J23/882 , B01J23/885 , B01J27/055 , B01J27/122 , B01J27/25
-
公开(公告)号:CN1141059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111298723.0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C07D307/42 , B01J23/8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5‑氯甲基糠醛制备2,5‑呋喃二甲醇的方法,5‑氯甲基糠醛在催化剂、连二亚硫酸钠、碱中和剂、去离子水和H2的作用下,经一步反应可得到2,5‑呋喃二甲醇。在本发明中所用5‑氯甲基糠醛可直接由生物质原料高产率制备而得,产物选择性高且反应条件温和,因此提供了一条利用可再生资源制备2,5‑呋喃二甲醇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508538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866188.2
申请日:2022-07-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风/光‑碳耦合的储能系统。该系统包括:风电场与风电转换器相连接,光伏电站与光伏转换器相连接;风电转换器以及光伏转换器均与碳化学反应装置相连接;风电场以及光伏电站产生的不稳定电能分别经过风电转换器以及光伏转换器,输送至碳化学反应装置中,将不稳定电能与碳化学反应装置中的碳物质进行耦合,发生强吸热化学反应;碳化学反应装置用于将不稳定电能作为强吸热化学反应所需热量以及物料升温所需物理焓的驱动,将不稳定电能封装至CO气体的化学能中,存储CO气体;当用电高峰时,将CO气体作为燃料,提供电能。本发明能够将风、光电以高效率转化为其他能量形式并储存在载体中以供需要时高效重新释放。
-
公开(公告)号:CN11502132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10834992.2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碳化学储能的核电站调峰系统,涉及碳化学储能技术领域,包括:依次连接的控制调度中心、核电站、核碳耦合装置、碳化学储能系统和水煤气发电设备,控制调度中心、核电站和水煤气发电设备均与电网连接。在电网用电低谷时,核电站在对电网进行供电的同时,将过剩电能和蒸汽通过核碳耦合装置和碳化学储能系统,实现电能到化学能的转化和存储;在电网用到高峰时,将存储的化学能通过水煤气发电系统转换为电力返回电网。和基于压缩空气储能的核电厂调峰系统相比,本发明无需找寻地下洞穴,降低了地理条件的依赖,设置方式更加灵活。
-
公开(公告)号:CN114736249A
公开(公告)日:2022-07-12
申请号:CN202210440213.0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竹粉制备功能性低聚木糖的方法。以竹粉为原料,通过低浓度无机酸催化条件下抽提获得粗糖液,后对其纯化,最后喷雾干燥得到低聚木糖粉。抽提获得的粗糖液时所产生的残渣可以经过蒸煮制浆或压缩成型技术用于造纸、燃料等领域。粗糖液纯化过程中产生磷酸钙等副产品,可回收利用从而减少成本投入。上述反应条件为温度100~140℃。时间70~120min,搅拌速度500r/min。该生产工艺简单,实用性强,不仅提高了产品的经济价值,也更好的解决了农林废弃物竹粉利用的难题,且该生产工艺不会产生废水仅有低浓度盐水,避免废水处理造成额外能量输入和经济,整个生产工艺较为清洁环保。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