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148669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436132.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细胞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反应效率高,同时微生物细胞易培养,干菌粉易于储存,制备过程绿色环保的一种双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在双金属前驱体溶液先加入菌粉,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得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为2.5~10.0mM,最后加入AA,使得溶液中AA的摩尔浓度为0.25~2.0mM,然后水浴加热,振荡,反应,反应溶液底部得到紧密堆积双金属纳米线和微生物体的复合沉淀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CTAB或CTAC;直接倾倒出上清液,或离心分离,获得含微生物体和双金属纳米线的复合材料,在乙醇溶液中超声破碎菌体,清洗后即得双金属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086891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58116.6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增塑剂制备方法。将苯甲酸和二甘醇加热至苯甲酸溶解后,再加入催化剂回流反应,开启真空泵,升温至200~220℃时减压保温反应,待无水分蒸出后停止反应,得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粗品;将得到的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粗品冷却后用Na2CO3水溶液中和除去过量的苯甲酸,洗涤后分出酯层,再减压蒸馏脱水,得到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即为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产品。工艺简单,不使用带水剂,在负压下反应将水不断蒸出,打破了酯化反应化学平衡,缩短了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苯甲酸转化率,酯化率达98%以上,催化剂选择性好,副反应少,产品色泽浅,无需用活性炭脱色,既能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063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52292.9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63
Abstract: 一种钯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钯催化剂。提供一种可不用添加任何化学保护剂,常温合成的钯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植物生物质干粉加入水中,振荡后过滤,取滤液;将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固体,焙烧,获得载体CeO2;将载体CeO2加入Pd(NO3)2水溶液中,得混合物;将获得的滤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中,保证所得混合溶液中Pd的总浓度为0.5mmol/L,搅拌后抽滤,再洗涤,干燥后焙烧,即得钯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086891B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310058116.6
申请日:2013-02-2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增塑剂制备方法。将苯甲酸和二甘醇加热至苯甲酸溶解后,再加入催化剂回流反应,开启真空泵,升温至200~220℃时减压保温反应,待无水分蒸出后停止反应,得到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粗品;将得到的二甘醇二苯甲酸酯粗品冷却后用Na2CO3水溶液中和除去过量的苯甲酸,洗涤后分出酯层,再减压蒸馏脱水,得到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即为增塑剂二甘醇二苯甲酸酯产品。工艺简单,不使用带水剂,在负压下反应将水不断蒸出,打破了酯化反应化学平衡,缩短了反应时间,大大提高了苯甲酸转化率,酯化率达98%以上,催化剂选择性好,副反应少,产品色泽浅,无需用活性炭脱色,既能适应工业化生产要求又环保。
-
公开(公告)号:CN102744063B
公开(公告)日:2014-05-07
申请号:CN201210252292.9
申请日:2012-07-1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63
Abstract: 一种钯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钯催化剂。提供一种可不用添加任何化学保护剂,常温合成的钯催化剂的生物还原制备方法。将植物生物质干粉加入水中,振荡后过滤,取滤液;将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固体,焙烧,获得载体CeO2;将载体CeO2加入Pd(NO3)2水溶液中,得混合物;将获得的滤液加入到所得的混合物中,保证所得混合溶液中Pd的总浓度为0.5mmol/L,搅拌后抽滤,再洗涤,干燥后焙烧,即得钯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060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310610382.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8
Abstract: 一种从水溶液中回收金离子的方法,涉及一种回收金离子的方法。提供利用微生物细胞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作用的一种从水溶液中回收金离子的方法。1)将菌泥干燥,研磨制成菌粉备用;2)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菌粉,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最后加入抗坏血酸维生素c,水浴加热,振荡,反应后,反应溶液底部得到含微生物体和金纳米材料的复合沉淀物,直接倾倒出上清液,或离心分离,获得含微生物体和金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高温灼烧后得单质金,所得单质金纯度较高。回收效率高,同时微生物细胞用量低,后续焙烧能耗低,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353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112358.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63
Abstract: 一种经还原处理的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钯催化剂。提供一种经还原处理的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以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制备不同形貌的CeO2载体备用;2)将侧柏叶晒干后粉碎,将侧柏叶干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振荡后,过滤得植物浸出液;3)将CeO2载体加入Pd(NO3)2水溶液中混合得混合物;4)将步骤2)获得的植物浸出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所得混合溶液抽滤,洗涤,将所得固体干燥后,焙烧,得催化剂Pd/nanoCeO2;5)将步骤4)所得催化剂Pd/nanoCeO2在H2气氛下进行还原。可获得活性更高更稳定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4148669B
公开(公告)日:2016-11-02
申请号:CN201410436132.9
申请日:2014-08-29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提供一种利用微生物细胞与表面活性剂协同作用,反应效率高,同时微生物细胞易培养,干菌粉易于储存,制备过程绿色环保的一种双金属纳米线的制备方法。在双金属前驱体溶液先加入菌粉,再加入表面活性剂,使得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摩尔浓度为2.5~10.0mM,最后加入AA,使得溶液中AA的摩尔浓度为0.25~2.0mM,然后水浴加热,振荡,反应,反应溶液底部得到紧密堆积双金属纳米线和微生物体的复合沉淀物,所述表面活性剂为CTAB或CTAC;直接倾倒出上清液,或离心分离,获得含微生物体和双金属纳米线的复合材料,在乙醇溶液中超声破碎菌体,清洗后即得双金属纳米线。
-
公开(公告)号:CN103572060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310610382.5
申请日:2013-11-26
Applicant: 厦门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 Y02P10/238
Abstract: 一种从水溶液中回收金离子的方法,涉及一种回收金离子的方法。提供利用微生物细胞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协同作用的一种从水溶液中回收金离子的方法。1)将菌泥干燥,研磨制成菌粉备用;2)在氯金酸溶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菌粉,再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最后加入抗坏血酸维生素c,水浴加热,振荡,反应后,反应溶液底部得到含微生物体和金纳米材料的复合沉淀物,直接倾倒出上清液,或离心分离,获得含微生物体和金纳米材料的复合材料,高温灼烧后得单质金,所得单质金纯度较高。回收效率高,同时微生物细胞用量低,后续焙烧能耗低,也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03143353B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310112358.9
申请日:2013-04-02
Applicant: 厦门大学
IPC: B01J23/63
Abstract: 一种经还原处理的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涉及一种钯催化剂。提供一种经还原处理的钯催化剂的制备方法。1)以六水硝酸铈(Ce(NO3)3·6H2O)为原料制备不同形貌的CeO2载体备用;2)将侧柏叶晒干后粉碎,将侧柏叶干粉加入去离子水中,振荡后,过滤得植物浸出液;3)将CeO2载体加入Pd(NO3)2水溶液中混合得混合物;4)将步骤2)获得的植物浸出液加入到步骤3)所得混合物中,所得混合溶液抽滤,洗涤,将所得固体干燥后,焙烧,得催化剂Pd/nanoCeO2;5)将步骤4)所得催化剂Pd/nanoCeO2在H2气氛下进行还原。可获得活性更高更稳定的催化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