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56009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96140.X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医学材料领域,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具体涉及石墨相氮化碳负载金属单原子纳米酶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抗肿瘤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g‑C3N4基底:取双氰胺和碘化钾,经球磨、煅烧、研磨制得g‑C3N4基底;S2:制备单原子纳米酶:取金属化合物和g‑C3N4基底研磨混合,经烘干、煅烧制得粗品;粗品经超声粉碎、洗涤、烘干制得单原子纳米酶。本发明提供的单原子纳米酶能够将金属活性位点最大程度地暴露出来,提高芬顿或类芬顿催化活性,降低了单原子纳米酶的合成成本;本发明采用g‑C3N4氮碳化合物为载体,提高孤立原子的稳定性,减少团聚现象。

    一种聚多巴胺全氟己烷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0289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110677233.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多巴胺全氟己烷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纳米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制备:1)先将全氟己烷在超纯水中超声乳化分散成均匀纳米乳液;2)将纳米乳液与氨水和乙醇溶液共混,加入盐酸多巴胺溶液,搅拌,离心、清洗;3)将乳酸亚铁加入全氟己烷‑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溶液,搅拌,离心、清洗;4)将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溶于二氯甲烷,用旋转蒸发仪合成脂质体薄膜,超声分散脂质体膜溶液;5)向步骤3)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脂质体膜溶液超声分散自组装,离心、清洗,即得。改善全氟己烷不溶于水的不足,纳米粒子尺寸小,能通过高渗透长滞留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细胞,改善肿瘤微环境缺氧,触发肿瘤细胞铁死亡。

    一种聚吡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0402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110552622.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吡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将四甲基氢氧化铵和3wt%过氧化氢的混合水溶液加入四水合二氯化锰溶液中,形成深棕色溶液,搅拌反应;离心获得沉淀物,用超纯水和甲醇分别洗涤多次,干燥得块状二氧化锰,采用超声机械剥离法得到单层结构的二氧化锰纳米片;在冰水浴条件下,将吡咯水溶液加入到二氧化锰纳米片水溶液中,搅拌反应后得混合溶液;加入盐酸,至反应液颜色变为透明灰黑色,离心纯化得到聚吡咯纳米片。所述聚吡咯纳米片可作为光热纳米材料,可在近红外二区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药物中应用。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无需加入额外的氧化剂;二氧化锰无需去除步骤;制备时间短。纳米片尺寸均匀,性能好。

    一种聚多巴胺全氟己烷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35028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677233.5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多巴胺全氟己烷纳米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纳米材料和生物医用材料。制备:1)先将全氟己烷在超纯水中超声乳化分散成均匀纳米乳液;2)将纳米乳液与氨水和乙醇溶液共混,加入盐酸多巴胺溶液,搅拌,离心、清洗;3)将乳酸亚铁加入全氟己烷‑聚多巴胺纳米粒子溶液,搅拌,离心、清洗;4)将大豆卵磷脂、胆固醇和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溶于二氯甲烷,用旋转蒸发仪合成脂质体薄膜,超声分散脂质体膜溶液;5)向步骤3)纳米粒子溶液中加入脂质体膜溶液超声分散自组装,离心、清洗,即得。改善全氟己烷不溶于水的不足,纳米粒子尺寸小,能通过高渗透长滞留效应被动靶向到肿瘤细胞,改善肿瘤微环境缺氧,触发肿瘤细胞铁死亡。

    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0547A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11217287.9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硫酸铵溶解于去离子水或酸性溶液中,得到过硫酸铵溶液;(2)将多巴胺加入到酸性溶液中,后逐滴加入苯胺单体并搅拌,得到混合酸性溶液;(3)将步骤(1)所得的过硫酸铵溶液按1∶1的体积比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在空气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4)将步骤(3)所得的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进行离心洗涤,然后烘干得到所述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将在生物医用材料及电极材料表面修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20152A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410168591.3

    申请日:2014-04-25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药剂。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包括载体、水溶性药物层和聚多巴胺膜,水溶性药物层包裹在载体表面,聚多巴胺膜包裹在水溶性药物层表面,载体为多壁碳纳米管。将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溶解在超纯水中,超声分散,得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将水溶性药物溶解在超纯水中得药物溶液;将药物溶液加入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分散液中得混合液;在混合液中加入多巴胺盐酸盐,反应后得反应液;在反应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离心,得沉淀物,将沉淀物再离心洗涤,干燥后即得基于多壁碳纳米管的药剂。稳定性好、生物相容性佳且载药量高,通过改变药物的浓度,可制得具有不同药物装载量的载药材料。

    一种聚吡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230402A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2110552622.5

    申请日:2021-05-20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聚吡咯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生物医学纳米材料。将四甲基氢氧化铵和3wt%过氧化氢的混合水溶液加入四水合二氯化锰溶液中,形成深棕色溶液,搅拌反应;离心获得沉淀物,用超纯水和甲醇分别洗涤多次,干燥得块状二氧化锰,采用超声机械剥离法得到单层结构的二氧化锰纳米片;在冰水浴条件下,将吡咯水溶液加入到二氧化锰纳米片水溶液中,搅拌反应后得混合溶液;加入盐酸,至反应液颜色变为透明灰黑色,离心纯化得到聚吡咯纳米片。所述聚吡咯纳米片可作为光热纳米材料,可在近红外二区光声成像和光热治疗药物中应用。制备过程简单易行,无需加入额外的氧化剂;二氧化锰无需去除步骤;制备时间短。纳米片尺寸均匀,性能好。

    超小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07970A

    公开(公告)日:2021-08-27

    申请号:CN202110585282.6

    申请日:2021-05-27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超小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涉及纳米材料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通过在氢氧化钠体系中,利用多巴胺、多巴胺与半胱氨酸在碱性条件下自氧化的方式,用一锅法成功制备出粒径为10nm左右的聚多巴胺、聚多巴胺半胱氨酸纳米颗粒。超小纳米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其表面暴露更多的官能团,这不仅大大提高其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抗氧化性和其作为药物载体的负载能力,还能提高其作为脑部治疗药物跨越血脑屏障的能力。利用聚多巴胺与真黑素,聚多巴胺半胱氨酸与褐黑素结构的相似性,这两种纳米材料为通过跨越血脑屏障实现脑部给药来探究帕金森疾病中黑质神经元的退化机理提供十分便利的平台。

    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700547B

    公开(公告)日:2018-09-11

    申请号:CN201611217287.9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过硫酸铵溶解于去离子水或酸性溶液中,得到过硫酸铵溶液;(2)将多巴胺加入到酸性溶液中,后逐滴加入苯胺单体并搅拌,得到混合酸性溶液;(3)将步骤(1)所得的过硫酸铵溶液按1∶1的体积比加入到步骤(2)所得的混合酸性溶液中,在空气条件下搅拌反应,反应完成后得到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4)将步骤(3)所得的聚苯胺‑聚多巴胺混合溶液进行离心洗涤,然后烘干得到所述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得到的聚苯胺‑聚多巴胺复合材料将在生物医用材料及电极材料表面修饰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一种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92563A

    公开(公告)日:2010-08-04

    申请号:CN201010116021.1

    申请日:2010-02-23

    Applicant: 厦门大学

    Abstract: 一种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共混膜。提供一种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及其制备方法。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由聚乙烯醇和精氨酸组成,按质量比,聚乙烯醇和精氨酸为1∶0.2~1。将聚乙烯醇浸泡于蒸馏水中加热溶解,静置脱泡,冷却后得溶液A;将精氨酸溶于蒸馏水中得溶液B;将溶液A和B混合得混合液C;将混合液C倒入培养皿中,晾干,即得医用聚乙烯醇精氨酸共混膜。将精氨酸与聚乙烯醇共混制膜的方法,这两种高聚物分子链间存在着静电引力、氢键等强烈的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此共混膜可作为一种潜在生物医用材料,在伤口包扎,止血材料及组织工程化皮肤支架材料中得到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