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36331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410159123.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异性结合PSMA胞外段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3个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3‑5所示,重链可变区的3个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6‑8所示。该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靶向结合PSMA胞外段,并被成功地应用于纳米复合示踪剂的制备。此外,该单克隆抗体还能用于制备表达PSMA蛋白的阳性肿瘤的检测试剂、抗体芯片、抗体探针或流式细胞仪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736331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159123.3
申请日:2024-02-04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特异性结合PSMA胞外段的单克隆抗体及其应用。该单克隆抗体的轻链可变区的3个互补决定区CDR‑L1、CDR‑L2和CDR‑L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3‑5所示,重链可变区的3个互补决定区CDR‑H1、CDR‑H2和CDR‑H3的氨基酸序列依次如SEQ ID No.6‑8所示。该单克隆抗体可特异性靶向结合PSMA胞外段,并被成功地应用于纳米复合示踪剂的制备。此外,该单克隆抗体还能用于制备表达PSMA蛋白的阳性肿瘤的检测试剂、抗体芯片、抗体探针或流式细胞仪等。
-
公开(公告)号:CN218900401U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22025116.3
申请日:2022-08-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IPC: A61M3/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膀胱冲洗机,其中移动平台上装有水泵、真空泵、储水瓶和集液瓶,水泵正压端连通于储水瓶入口,真空泵负压端连通于集液瓶入口,储水瓶、集液瓶出口分别连通于三通管的两个入口,三通管出口连通于冲洗管,冲洗管头端设有与冲洗管管身同向的开口,储水瓶与三通管之间的管路串联设有注水阀门,集液瓶与三通管之间的管路并联设有调节管,调节管为弹性材料制成的空心直管,其一端管口置空。利用集液瓶及冲洗管正向开口、弹性调节管结构,令真空负压可通过捏挤管壁的力度来进行实时调节,稳定冲洗压力且灵活控制抽吸过程,使血块更易被击碎和吸出,有效地缩短操作的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和不必要的手术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7510554U
公开(公告)日:2022-09-30
申请号:CN202222275481.X
申请日:2022-08-29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测量输尿管管径的取石钳,包括钳杆,所述钳杆的一端设有钳头、另一端设有用于控制所述钳头开合的钳柄,所述钳柄包括转动式连接的第一钳臂和第二钳臂;所述第一钳臂上设有刻度盘,所述第二钳臂上设有与所述刻度盘上的刻度线相对应的刻度指针。通过第二钳臂的转动角度反映钳头的开合大小,结合刻度指针所指示的刻度线,可在手术过程中较准确的测量出输尿管内径的大小,为临床医生选择合适的输尿管导引鞘提供数据参考,减少患者不必要的手术风险,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缺乏有效测量输尿管径大小的工具,导致无法根据不同患者选择合适的导尿管鞘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8413753U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22144231.2
申请日:2022-08-15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输尿管镜训练器,其中底座上尿道模具的上开口连于膀胱模具下开口,膀胱模具两侧开口各通过一个输尿管模具连于一个肾脏模具,两个肾脏模具均固定在横杆上,横杆安装于滑槽上形成滑动装配,电机机身固定于底座上,电机输出轴连于轮片,轮片边缘铰接设有连杆,连杆另一端与横杆铰接。通过两个肾脏模具经横杆、连杆连接于电机上的转轮,从而利用电机带动连杆机构使横杆连通肾脏进行直线往复运动,通过肾脏模具的来回摆动真实地模拟了手术过程中肾脏随呼吸的上下运动,在此状态下进行输尿管镜训练,可有效帮助医生提高输尿管镜手术的操作经验,降低手术的风险并确保输尿管镜手术在局麻下安全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217611267U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222328126.4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主动弯曲的导引鞘,包括鞘体,鞘体的一端贯穿至另一端形成有用于软镜进出的通道,鞘体包括本体部、活动连接部及尖端部,尖端部通过活动连接部连接本体部的一端;本体部远离尖端部的一端设有调节组件,调节组件包括第一牵引丝、第二牵引丝及调控结构,第一牵引丝和第二牵引丝分别设于本体部的相对两侧,第一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尖端部的上侧壁、另一端连接调控结构,第二牵引丝的一端连接尖端部的下侧壁、另一端连接调控结构。通过操作调控结构拉动第一牵引丝或第二牵引丝,实现尖端部的主动向上或向下弯曲,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导引鞘无法主动弯曲,使得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反复调整其角度,导致增加了患者的麻醉风险的技术问题。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