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材料或器件表面功能性梯度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08723C

    公开(公告)日:2008-08-06

    申请号:CN200510095235.4

    申请日:2005-11-04

    Inventor: 曾燕伟 田长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于复杂形状陶瓷器件或材料制备过程中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功能性梯度薄膜的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陶瓷粉体或可提供陶瓷组分的有机前体与作为助剂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中引入低分子量的有机成膜组分,通过成型、热时效和烧结等工艺过程,在制备得到的陶瓷器件或材料表面实现具有梯度结构功能性薄膜。该方法制备的薄膜致密,厚度可调节于几十到几百纳米,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的梯度结构,其化学成分可按表面功能设计要求进行裁剪,尤其适用于具有复杂形状的陶瓷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表面功能化的发展需求,也可用于陶瓷颗粒、微珠、纤维、微管等材料表面的改性与功能化或陶瓷衬底薄膜材料的制备。

    一种准立方形貌钛酸铋镧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3049B

    公开(公告)日:2013-02-06

    申请号:CN201010599801.6

    申请日:2010-12-22

    Inventor: 曾燕伟 杨晓伟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准立方形貌的钛酸铋镧铁电纳米单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对铁电纳米有序阵列结构的自组装具有重要应用价值。该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以分析纯Bi2O3、La2O3和C16H36O4Ti为原料,以环己烷为油相、Triton X-100为表面活性剂、正丁醇为助表面活性剂,通过反相微乳过程形成具有Bi4-xLaxTi3O12(x=0.5~1.0)化学组成的胶粒,并经450~750℃热处理合成BLT纳米粗晶。进而,将得到的BLT纳米粗晶放在碳酸钠/碳酸锂混合熔盐中,经过熔解-成核-长大过程得到尺寸均匀、具有准立方形貌的BLT纳米晶,其微结构特征迄今在国际上尚无公开报道。

    一种微波辅助溶胶-凝胶自燃烧法一步合成六角铁酸钡纳米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559982B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0910027319.2

    申请日:200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过微波辅助溶胶-凝胶自燃烧过程一步合成六角铁酸钡(BaFe12O19)纳米晶的制备方法。其技术方案包括:1)以硝酸盐Ba(NO3)2和Fe(NO3)3为原料,根据铁酸钡化学计量配制一定浓度水溶液,采用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尿素、葡萄糖、以及乙二醇等有机试剂或它们的混合物作为金属离子络合剂和凝胶自燃烧所需碳氢燃料,外加硝酸铵和氢氧化铵调节体系氧化剂含量和pH值,通过络合形成均匀溶胶;2)采用液氮速冻溶胶和真空冷凝干燥过程制备残余水分合适的干凝胶;3)将干凝胶压制成块体,置于具有微波吸收性能的石英反应腔中,在微波场中诱发干凝胶自燃烧,一步合成得到具有组成精确、颗粒尺寸均匀的单相铁酸钡纳米晶,可用于制备准单晶织构毫米波旋磁铁氧体。

    一种陶瓷材料或器件表面功能性梯度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3049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095235.4

    申请日:2005-11-04

    Inventor: 曾燕伟 田长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于复杂形状陶瓷器件或材料制备过程中在其表面原位生长功能性梯度薄膜的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在陶瓷粉体或可提供陶瓷组分的有机前体与作为助剂的高分子聚合物的混合物中引入低分子量的有机成膜组分,通过成型、热时效和烧结等工艺过程,在制备得到的陶瓷器件或材料表面实现具有梯度结构功能性薄膜。该方法制备的薄膜致密,厚度可调节于几十到几百纳米,具有与基体结合良好的梯度结构,其化学成分可按表面功能设计要求进行裁剪,尤其适用于具有复杂形状的陶瓷微机电系统(MEMS)器件表面功能化的发展需求,也可用于陶瓷颗粒、微珠、纤维、微管等材料表面的改性与功能化或陶瓷衬底薄膜材料的制备。

    一种纺锤形磷灰石结构硅酸镧介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85894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301745.1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锤形磷灰石结构硅酸镧介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对织构化硅酸镧电解质材料的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以分析纯氧化镧、正硅酸四乙酯为原料,以乙醇和去离子水的混合液为溶剂,以氨水调节反应液的pH值,通过溶剂热过程合成具有La9.33+xSi6O26+1.5x(x=0~0.67)化学组成的介晶,其微结构特征:1)介晶形貌为纺锤形,长度方向平均尺寸在550~1150nm之间,直径方向平均尺寸在50~150nm之间;2)介晶由短棒状的硅酸镧纳米晶沿c-轴方向有序取向排列构成,硅酸镧纳米晶的长度方向平均尺寸在20~35nm之间,直径方向平均尺寸在5~14nm之间。具有这种微结构特征的磷灰石型硅酸镧介晶颗粒迄今在国际上尚无公开报道。

    一种利用纳米晶自组装过程制备纳米结构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11190B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010599770.4

    申请日:2010-12-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纳米晶自组装过程制备钛酸锶钡铁电薄膜的方法。其技术方案是,将具有准立方形貌的钛酸锶钡纳米晶醇热(Glycothermal)条件下进行油酸分子表面修饰,然后分散在含有环己烷、正己烷和正辛烷的混合试剂中形成高稳定性的纳米晶分散液。通过微升注射器将纳米晶分散液定量转移在经化学抛光的单晶Si片或Pt/Ti/SiO2/Si片衬底表面上,通过控制有机溶剂挥发速度来调节纳米晶分散液在衬底表面的铺展速度,借助钛酸锶钡纳米晶颗粒间相互作用力,在衬底表面上自组装成紧密排列的具有纳米结构特征的铁电薄膜。本发明对超高密度铁电存储器平面纳米有序阵列结构的制备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一种制备单分散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3914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910234001.1

    申请日:2009-11-19

    Inventor: 曾燕伟 胡振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单分散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稳定聚合初期均相成核生成的初级粒子,并引入适量极性溶剂以提高表面活性剂在分散介质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和增加单体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等创新性措施,通过低含量表面活性剂与适量极性溶剂的组合作用,有效地增加了聚合初期均相成核生成的初级粒子的稳定性、缩短聚合时间,最终制备获得粒径<100nm、尺寸分布高度均一的聚合物微球。本发明方法区别于无皂乳液聚合与传统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微球单分散性优良,各批次产品重复性好,容易实现产业化。

    钛酸锶钡铁电纳米单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5519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4002.6

    申请日:2009-11-19

    Inventor: 曾燕伟 杨晓伟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酸锶钡铁电纳米单晶颗粒及其制备方法。采用分析纯硝酸锶Sr(NO3)2、氢氧化钡Ba(OH)2·8H2O和四氯化钛TiCl4为原料,去离子水和1,4-丁二醇作为反应介质、油酸作为表面活性剂,在无矿化剂的条件下,于高压反应釜中通过醇热作用控制成核-长大过程,合成得到钛酸锶钡纳米单晶颗粒。本发明制备的钛酸锶钡铁电纳米单晶颗粒具有化学组分准确、规则的立方体形貌、近单一尺寸和分散稳定性好等特点。该铁电纳米晶材料可用于面向超高密度铁电存储器平面纳米有序阵列结构的自组装,具有的微结构特征迄今在国际上尚无公开报道。

    一种制备单分散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3914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34001.1

    申请日:2009-11-19

    Inventor: 曾燕伟 胡振兴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高单分散性聚合物纳米微球的方法。该方法采用在聚合反应体系中加入低于临界胶束浓度的表面活性剂,稳定聚合初期均相成核生成的初级粒子,并引入适量极性溶剂以提高表面活性剂在分散介质中的临界胶束浓度和增加单体在分散介质中的溶解度等创新性措施,通过低含量表面活性剂与适量极性溶剂的组合作用,有效地增加了聚合初期均相成核生成的初级粒子的稳定性、缩短聚合时间,最终制备获得粒径<100nm、尺寸分布高度均一的聚合物微球。本发明方法区别于无皂乳液聚合与传统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易于控制,得到的聚合物纳米微球单分散性优良,各批次产品重复性好,容易实现产业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