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兼具除磷去异味的生物滞留池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28542.6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除磷去异味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主体和进气系统,所述滞留池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滞留淹没层、绿植种植层、土壤固定层、除臭填料层、除磷填料层和支撑层,除臭填料层包括微型反应器、活性污泥和沸石;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鼓风机的进气口相连,鼓风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气体导管与除臭填料层和支撑层相连通;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导水管。该滞留池结构具有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渗流路径,除臭填料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大量附着位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微生物可以与径流中污染物充分的接触,促使微生物滞留污染物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提高对除磷和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和维护成本低。

    一种高效除磷的生物滞留池

    公开(公告)号:CN110759481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71657.6

    申请日:2019-11-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除磷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主体,所述滞留池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淹没层、挺水植物层、土壤附着层、填料区和砾石层,所述填料区从上到下设有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和第三填料层,所述各填料层之间以透水土工布相分隔,所述砾石层内设有穿孔管,所述穿孔管与排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滞留池外,用于将滞留池处理过的水排出。该生物滞留池能够提供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渗流路径,提高了雨水与植物根系、微生物和填料的接触时间,保证了初期雨水的高效去除,且雨水渗流路径增大,可以使雨水与填料更充分的接触,大大提高了对磷的吸附作用。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和维护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兼具除磷去异味的生物滞留池

    公开(公告)号:CN110745951B

    公开(公告)日:2020-12-01

    申请号:CN201911128542.6

    申请日:2019-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除磷去异味的生物滞留池,包括滞留池主体和进气系统,所述滞留池主体从上到下依次包括滞留淹没层、绿植种植层、土壤固定层、除臭填料层、除磷填料层和支撑层,除臭填料层包括微型反应器、活性污泥和沸石;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进气管与鼓风机的进气口相连,鼓风机的排气口分别通过气体导管与除臭填料层和支撑层相连通;所述支撑层内设置有导水管。该滞留池结构具有更长的水力停留时间和渗流路径,除臭填料区为微生物提供生长大量附着位点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使得微生物可以与径流中污染物充分的接触,促使微生物滞留污染物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有效提高对除磷和黑臭水体的处理效果,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和维护成本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