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选择高效预测菊花花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4407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0372815.1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基因组选择预测菊花花期模型的筛选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了由所述方法筛选的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在预测菊花花期、筛选菊花品种、菊花花期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还公开了基于全基因组选择高效预测菊花花期的方法。本发明发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获得的显著关联位点以及SVM模型可以快速、高效、精准预测菊花动态花期,准确度可达0.90~0.95。本发明可实现菊花现蕾期、显色期、初开期、盛花期、衰败期以及开花早晚的早期预测,无需进行繁琐的田间全生育期观测,既避免了环境因子以及人为主观因素对花期表型鉴定的影响又大大缩短了育种周期,对于菊花花期改良和周年生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甘菊4号同源染色体区分/鉴定用BAC克隆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143966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05682.8

    申请日:2023-08-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甘菊4号同源染色体区分/鉴定用BAC克隆及其应用,属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首先利用甘菊HindⅢ酶切位点BAC文库随机筛选BAC克隆提取质粒,然后利用缺刻平移法将BAC质粒标记成荧光BAC探针制成杂交液,接着预处理甘菊根尖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样品,将BAC探针和甘菊染色体样品进行杂交,经过显微镜观察和图像分析,最终发现一个特异BAC克隆能够将甘菊1对同源染色体进行区分和鉴定,比对序列发现特异信号定位在甘菊4号同源染色体上。本发明所提供的探针和方法能够高效、准确地区分甘菊4号同源染色体,操作简便,与传统方法相比显著提高了甘菊4号同源染色体的鉴定速度和鉴定准确性。

    一种基于菊花近缘种属植物参考基因组的核糖体DNA寡核苷酸混合探针套及开发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57166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700190.3

    申请日:2020-07-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菊花近缘种属植物参考基因组的核糖体DNA(rDNA)寡核苷酸混合探针套,并公开了一种基于菊花近缘种属植物参考基因组的核糖体DNA(rDNA)寡核苷酸混合探针套的开发方法。具体为:利用已下载的拟南芥rDNA数据,对已有的菊花脑、甘野菊、黄蒿和向日葵进行本地Blast比对,获得5S rDNA和45S rDNA(5.8S、18S和28S)共有序列;再利用该数据在Oligo7软件开发5S rDNA和45S rDNA探针;合成的5S rDNA和45SrDNA寡核苷酸探针套分别包含2条和10条寡核苷酸探针。本发明开发的寡核苷酸探针开发方法和探针套,可有效的用于菊属植物染色体分析核型图谱的构建,通过组配好的寡核苷酸探针套通过FISH分析进行检测,避免克隆重组、标记探针的繁琐程序和异源片段,大大简化了FISH分析的程序,提高了实验效率。

    一种太行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80794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880788.9

    申请日:2023-07-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太行菊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属于日化生产技术领域,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对太行菊进行蒸馏,获得太行菊低刺激性蒸馏物后,使用高剪切‑超声乳化法制备成纳米脂质微粒,并进行抗菌性测试,获得的太行菊低刺激性蒸馏物对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本发明还涉及了太行菊提取物在低刺激性漱口水中的应用,相较于目前酒精类产品普遍刺激性较强的特点,本专利研发的以天然植物提取物为添加成分的漱口水使用感温和不刺激,是此类产品的一个较大提升,且植物添加剂原料来源便利,在产品中的添加量较低,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

    一种标准化青蒿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8991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911132312.7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准化青蒿酒的制作工艺,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包括从青蒿材料中提取青蒿精油,并向食用酒精中添加一定量的青蒿精油、纯露、甘油等其他添加剂,制成青蒿酒。应用此方法调配的青蒿酒在香气、风味等方面的表现与传统青蒿酒的特点基本一致;并且此技术的生产周期短、生产效率高、品质优良均一,可用于青蒿酒的市场化生产,实用性较强。

    与菊花耐涝性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446596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610562438.8

    申请日:2016-07-15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与菊花耐涝性显著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鉴定方法和应用,包括a.连续两年的耐涝性鉴定;b.菊花品种群体结构及亲缘关系分析;c.关联模型的比较和选择;d.与菊花耐涝性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的确定;e.优异等位变异挖掘及亲本选拔。本发明采用盆栽模拟淹水法对100个菊花品种进行连续两年的耐涝性鉴定,采用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检测与耐涝性紧密关联的分子标记位点并进行了优异等位变异的挖掘。本发明检测到4个标记位点与菊花耐涝性显著关联,挖掘了2个优异等位变异并筛选了6份优异菊花品种,这不仅为菊花耐涝性杂交育种工作提供了优异亲本材料也为分子标记辅助育种(MAS)选择提供了一定参考。

    一种通过转CmTCP20基因调控菊花花瓣生长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1056B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610134871.1

    申请日:2016-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和转基因育种领域,涉及一种通过转CmTCP20基因调控菊花花瓣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切花大菊‘神马’中克隆CmTCP20基因;构建CmTCP20基因植物表达载体;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其转入菊花中,进行培养初步获得抗性植株。对转化植株进行PCR、定量RT‑PCR检测证实CmTCP20内源基因已经整合到转基因植株的基因组DNA中并发生转录。对转基因植株进行表型观察与统计分析,发现与未转基因植株相比,转基因植株的花瓣生长量明显变大。本发明通过转化内源CmTCP20转录因子并正常转录表达,从而调控了切花菊花瓣的生长,为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提高切花菊观赏品质提供新颖而实用的方法,将有效推动菊花生物技术育种进程。

    一种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筛选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313155B

    公开(公告)日:2017-09-26

    申请号:CN201410581350.1

    申请日:2014-1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托桂型菊花花器特性QTL分子标记筛选方法,该种方法可用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优良基因的定位和克隆及托桂型菊花新品种的培育。包括:1、试验材料及其表型数据的获得;2、菊花连锁图谱构建;3、结合表型数据和分子遗传图谱,进行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的QTL分析;4、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的确定。本发明以托桂型秋菊品种‘QX‑053’为母本和非托桂型秋菊品种‘南农惊艳’为父本杂交获得的160株F1分离群体为试材,获得了多个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显著关联的分子标记。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关联分子标记的获得,可用于托桂型菊花花器性状的优良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克隆,大大提高选择效率,从而加快托桂型菊花育种进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