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10988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510288489.5
申请日:2025-03-12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8B13/191 , G08B13/196 , G08B13/22 , G08B21/18 , H04N23/23 , H04N17/00 , H04W4/021 , H04W4/80 , H04W12/06 , G06V10/771 , G06V10/77 , G06V10/8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8的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包括:RFID工牌识别模块,用于识别进入监测区域的人员所佩戴的RFID工牌,并根据工牌信息判断人员的身份及访问权限;摄像设备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监测区域内是否有正在使用的摄像设备,并标记异常区域;特征精密模块,集成于YOLOv8目标检测模型中,用于增强模型对摄像设备目标的检测精度;中央处理单元,用于接收RFID工牌识别模块和摄像设备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触发相应的响应机制,包括活动轨迹记录、报警及响应处理;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工作人员监管工作的准确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9089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035212.3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4W16/18 , G06N3/006 , G06F18/23213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基于多种模型优化的基站站址规划方法和系统,属于基站站址规划技术领域,包括根据基站覆盖范围类型及弱覆盖点分布特征,对规划区域进行划分,分别记为A、B、C,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0‑1规划模型,基于克隆思想的K‑means决策模型和DBSCAN聚类模型,求解出A、B、C区最优基站站址规划方案,综合A、B、C三个区内基站选址规划,得到整个区域最优基站选址规划方案。本申请可以解决现有单一模型基站选址精度不高、无法实现多场景应用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03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985478.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s和阶段式正则联合行人重识别的帧提取行人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扩展图像‑视频行人EIVP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2)构建基于YOLOv5s和阶段式正则联合行人重识别模型即YOLOv5s‑Re‑ID模型,并训练模型;(3)使用欧几里德距离计算YOLOv5s模块输出的图像与改进的Re‑ID模块输出的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本发明中改进后的行人重识别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泛化能力和分类性能,降低过拟合的风险,并减少遮挡带来的影响,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96280B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010299168.9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力触觉再现的板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上任何一点时,在给定的虚拟接触拉力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板弹簧虚拟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输出反馈为采用板弹簧虚拟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拉力作用下虚拟柔性体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的信号;用于力触觉再现的板弹簧虚拟模型中所有单板弹簧变形量之和的叠加对外等效为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变形,所有单板弹簧被拉伸时消耗的拉力之和等效为给定的虚拟接触拉力;该建模方法准确可靠、计算简便、实时性好、通用性强,能真实的将力触觉信息反馈给操作者,实时逼真地实现对虚拟柔性体的变形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896603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411464818.9
申请日:2024-10-2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30/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大气探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云凝结核数浓度反演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海洋型和陆地型气象站点数据,并进行预处理;基于预处理后的海洋型和陆地型气象站点数据进行模型选择、模型训练、模型集成和模型优化,得到海洋型和陆地型云凝结核数浓度预测模型;采用海洋型和陆地型云凝结核数浓度预测模型分别对海洋型和陆地型气象站点进行反演,并结合Shapley值进行可解释性分析;根据海洋型和陆地型云凝结核数浓度预测模型以及可解释性分析结果,得到海岸交界处云凝结核数浓度预测模型,实现不同地区云凝结核数浓度的预测。本发明能够实现海洋、陆地、海岸交界等不同地区云凝结核数浓度的可靠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039B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85478.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YOLOv5s和阶段式正则联合行人重识别的帧提取行人检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获取扩展图像‑视频行人EIVP数据集并进行预处理;(2)构建基于YOLOv5s和阶段式正则联合行人重识别模型即YOLOv5s‑Re‑ID模型,并训练模型;(3)使用欧几里德距离计算YOLOv5s模块输出的图像与改进的Re‑ID模块输出的图像之间的相似性;本发明中改进后的行人重识别模型能够有效提高泛化能力和分类性能,降低过拟合的风险,并减少遮挡带来的影响,提高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8587077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411044606.5
申请日:2024-08-01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基于频域图像信息隐藏可逆隐写方法、系统及电子设备,包括对JPEG原始图像预处理得到亮度分量块;对亮度分量块离散余弦变换使多个采样点的离散信号序列转换为多个余弦基函数的频域系数;将频域系数映射至离散数值集合,根据预设标准量化表对数值集合量化得到交流分量系数;获取待嵌入的秘密信息,对秘密信息进行矩阵编码,基于矩阵编码对区域秘密信息比对形成汉明校验矩阵;根据汉明校验矩阵逐位异或,确定并修改对应的交流分量系数得到隐写频域系数;对隐写频域系数依次反向离散余弦变换、反量化以及反置乱处理,得到隐藏信息图像,从而提高隐写后图像质量、隐蔽性及提取信息的正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88035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011464169.4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V40/10 , G06V10/774 , G06V10/764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75 , G06N3/084 , G06N3/094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跨域行人重识别方法。涉及循环一致性对抗网络、DCGAN、ResNet50和行人重识别等领域;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行人重识别分类器;(2)、目标数据集映射到带标签数据集;(3)、DCGAN优化映射网络;(4)、优化算法。本发明使得行人重识别技术能在更加真实的场景上得以应用,充分利用没有标签的数据集,缩小了目标(真实)数据集与原(带标签)数据集上样本的特征差距,能使召回率更加准确和有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418409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011464171.1
申请日:2020-12-14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N3/0464 , G06N3/0442 , G06N3/045 , G06N3/049 , G06N3/08 , G06N3/08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注意力机制改进的卷积长短期记忆网络时空序列预测方法。涉及计算机预测领域,具体步骤:(1)、非对称卷积块高维特征提取器提取空间特征;(2)、嵌入注意力模块的ConvLSTM编码器‑解码器架构预测外推特征;(3)、特征结果反向重构;(4)、L1、L2正则化优化算法;(5)、预测时空序列图像。本发明通过多层卷积神经网络可以很好的提取时空序列数据的高维特征,以此作为模型的输入不仅解决了高维不可计算的问题还强调了空间关键信息;改进后的ConvLSTM能够更好的学习到时空特征实现更精准的外推;本发明适用于所有的时序性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01964023A
公开(公告)日:2011-02-02
申请号:CN201010299187.1
申请日:2010-09-27
Applicant: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力触觉再现的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的建模方法,其特征是当检测到虚拟代理碰撞到虚拟柔性体表面上任何一点时,在给定虚拟接触拉力作用下,虚拟代理与虚拟柔性体交互的局部区域内部填充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在交互过程中,输出反馈为采用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计算出来的反应在拉力作用下柔性体实时变形仿真的力触觉信息的信号;非对称形板弹簧虚拟模型中每层的非对称形单板弹簧变形量之和的叠加对外等效为虚拟柔性体表面的变形;该建模方法不仅计算简单,而且能够保证变形计算具有较高精度,仿真实验表明其能够提供实时的力触觉反馈,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在变形仿真过程中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实时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