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2118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6
申请号:CN202211623060.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17 , A61K31/70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增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增效剂及其应用,本研究基于酚妥拉明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抑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有更高效地抑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131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3064.8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17 , A61K31/70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增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酚妥拉明增强红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活性的应用,本研究基于单独使用酚妥拉明和红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抑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抑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有更高效地抑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可以作为红霉素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抗菌增效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743708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719030.1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7024 , A61K31/047 , A61K9/14 , A61P1/00 , A61P2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药、兽药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pH响应性的无载体纳米药物组合物,有效活性成分包括单宁酸和叶黄素。其中,单宁酸和叶黄素的摩尔比为1~20:20~1。本发明将单宁酸与叶黄素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了二元无载体纳米颗粒,氢键的产生使其获得pH响应性,能在酸性条件下保持稳定,碱性条件下缓慢释放,即能绕过胃酸环境保持稳定。本发明提供的具有pH响应的无载体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以及抗氧化、抗炎活性,降低药量的同时能明显改善DS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症状;本发明为开发无载体药物递送体系和炎症性肠病的临床治疗提供技术支持,在临床上具有巨大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85163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256002.0
申请日:2024-03-0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C12N9/90 , A61K31/496 , A61K31/7052 , A61K31/165 , A61K31/4178 , A61K31/702 , A61P31/04 , C12Q1/689 , C12N15/11 , C12R1/4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公开了鼠伤寒沙门菌谷氨酸‑1‑半醛‑氨基转移酶突变位点及其应用;本发明首先获得妥布霉素耐药株TOB‑R,通过对TOB‑R和ATCC 14028进行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性测试,发现TOB‑R相比ATCC 14028,对多数抗生素变得更耐药,而对少数抗生素变得敏感,其中对呋喃妥因敏感性最大;通过敲除回补实验验证了hemL的突变是导致妥布耐药,呋喃妥因敏感的主要原因,SCV是临床中持续感染中的一个重要原因,本研究表明,外源性的添加ALA能够使SCV往WT恢复趋势;妥布霉素诱导耐药后,对呋喃妥因变敏感,体内体外证实了呋喃妥因的更好杀菌效果,这种药物转换为治疗耐药菌感染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132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211623414.0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17 , A61K31/49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增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酚妥拉明作为利福平抗菌增效剂的应用,本研究基于酚妥拉明和利福平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抑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有更高效地抑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9318904A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411493224.0
申请日:2024-10-2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B01F33/05 , A23N17/00 , B01F10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饲料加药系统,包括:料仓,用于收容饲料;第一管体,其一端与料仓的输出口连接;混合器,其第一输入口与第一管体的另一端连接;药仓,用于收容药物;第二管体,其一端与药仓的输出口连接,另一端与混合器的第二输入口连接;第一电荷发生器,用于将流经第一管体内的饲料带电荷;第二电荷发生器,用于将流经第二管体内的饲料带电荷;其中,当需要对饲料进行添加药物时,第一电荷发生器所产生的电荷和第二电荷发生器所产生的电荷相反。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通过为饲料和药物添加极性相反的电荷,使得所添加的药物与饲料进行充分的混合,搅料混料效果更加,不容易出现部分饲料没有添加到药物的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898694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0991568.8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疾病治疗技术领域,公开了莽草酸作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内增效剂中的应用。本发明偶然性的发现莽草酸与万古霉素在体外没有联用增效作用,但是在体内却可以显著降低赘生物中的载菌量,且显著减少大鼠心脏瓣膜上炎性渗出物(赘生物)的生成,由此将莽草酸作为万古霉素治疗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体内增效剂,从而在提高万古霉素的抗菌活性的同时,也提高治疗效果并减少治疗所需的万古霉素剂量,降低万古霉素的毒副作用。本研究的结果将为MRSA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132B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1623414.0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17 , A61K31/496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增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酚妥拉明作为利福平抗菌增效剂的应用,本研究基于酚妥拉明和利福平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抑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有更高效地抑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211852B
公开(公告)日:2024-01-19
申请号:CN202211623060.X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417 , A61K31/7048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生素增效剂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增效剂及其应用,本研究基于酚妥拉明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微弱(单独作用时杀菌量在0.5log‑1.5log),将其进行联合作用后具有明显的协同抑菌效果。本发明相较于传统的抗生素,有更高效地抑菌作用并且能够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4129547B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111301846.5
申请日:2021-11-04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1/05 , A61K45/06 , A61P31/04 , A61K31/431 , A61K31/546 , A61K31/4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抗菌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香芹酚在提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性方面的应用,本发明研究发现香芹酚与β‑内酰胺类药物(苯唑西林、头孢噻肟、氨苄西林)在体外有很好的协同效果,体外联合杀菌曲线证明,两者连用比单药相比杀菌效果至少降低了2Log/cfu;通过构建小鼠菌血症模型,香芹酚静脉注射给药,与β‑内酰胺类药物联合使用,我们发现,两者在体内有很好的协同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