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16797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269070.7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灭杀或驱避红火蚁的药剂,所述药剂以异丁香酚甲醚作为活性成分。所述红火蚁为膜翅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红火蚁。本发明实施例试验证明:异丁香酚甲醚对红火蚁具有强烈的驱避作用,异丁香酚甲醚常作为香料食用,对人畜无毒,可以作为环境友好型驱避剂使用。绿色环保,成分简单,挥发性弱,持续时间长,成本低,能够批量生产,有助于大面积驱避红火蚁。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293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325591.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丁香酚甲醚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害虫(红火蚁)防治技术领域,解决了异丁香酚甲醚纯品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如光、热和氧的影响,大幅缩短持效时间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有机复合酸的配置和预处理、机械纳米原纤化处理、制备异丁香酚甲醚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乳液。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异丁香酚甲醚的缓释、抗氧化、抗光降解和耐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8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10292.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野螟聚集幼虫的施药装置,包括:箱体、喷枪、长管及喷头;所述箱体内部为药液存放腔;所述喷枪的进药口与药液存放腔连通,所述喷枪具有吸所述药液存放腔内的药液并排至所述出药口的拨动杆;所述长管一端与所述出药口固定连通;所述喷头活动连接在所述长管的另一端。本发明设计的黄野螟聚集幼虫的施药装置,可定点将防治药剂喷施于有高度聚集的黄野螟幼虫的枝叶上,避免在没有黄野螟幼虫聚集的树冠区域大面积喷洒,解决环境污染和沉香产品农药残留的问题,同时具有省时省力的优点,可显著提高黄野螟防治的效率和精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65293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410325591.3
申请日:2024-03-21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丁香酚甲醚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乳液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害虫(红火蚁)防治技术领域,解决了异丁香酚甲醚纯品在使用过程中,易受到环境因素如光、热和氧的影响,大幅缩短持效时间的问题。制备方法包括:有机复合酸的配置和预处理、机械纳米原纤化处理、制备异丁香酚甲醚木质纤维素纳米纤维乳液。本发明有效地提高了异丁香酚甲醚的缓释、抗氧化、抗光降解和耐热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68013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040401.9
申请日:2023-01-11
Applicant: 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 ,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提取物制备技术领域的小花山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S1.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制备,S1‑1:称取500g小花山柰根状茎,将其粉碎后放入1000ml玻璃容器内;S1‑2:向玻璃容器内加入800ml甲醇,在室温下冷浸提取7d后过滤,重复提取3‑5次浓缩得到小花山柰根状茎甲醇提取物;S1‑3:向浓缩后的甲醇提取物内加入500ml水,将提取物与水混匀,混匀后用等体积的石油醚、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分别萃取3‑5次,分别浓缩萃取液得石油醚层、乙酸乙酯层和正丁醇层提取物;S2.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抗细菌活性的测定;S3.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抗真菌活性的测定;S4.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细胞毒活性测定;S5.小花山柰根状茎提取物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8661694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982512.6
申请日:2024-07-2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K67/03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蚂蚁嗅觉检测仪,属于害虫防治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支撑架、至少两个漏斗、透明的观察箱、气泵及至少两个风扇,至少两个漏斗均固定在支撑架上且其小面积开口端内均固定有封闭板,至少两个封闭板上均设有注气孔;观察箱置于至少两个漏斗的顶端且其底面设有至少两个通气孔;气泵上的至少两个分别与至少两个注气孔连通的出气口;至少两个风扇对应置于至少两个排气孔的上方且均固定在支撑架上。本发明通过将透明的观察箱置于至少两个漏斗的顶端,由于观察箱的内部固定有透气网,既可以支撑蚂蚁在观察箱内活动,又可以利用透气网的网孔与多个漏斗连通,从而在观察箱内形成多个分别对应多个漏斗对应的气流区,便于对蚂蚁进行嗅觉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2640865A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2011301779.2
申请日:2020-11-19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监测红火蚁发生的方法及装置,属于害虫监测防治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火腿肠薄片置于具有粘性表面的过塑坐标纸中心;S2、将过塑坐标纸水平放置在红火蚁的监测区域内;S3、1~30h后观察过塑坐标纸上是否有红火蚁取食及土壤颗粒,判断该监测区域红火蚁的分布。本发明的方法快速准确、操作方便,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监测红火蚁发生中耗时长、操作过程繁琐和准确性低等问题,有助于红火蚁的进一步研究,同时有利于监测和防治红火蚁。
-
公开(公告)号:CN216874707U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220072683.1
申请日:2022-01-12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17/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安全的红火蚁巢施药装置,包括导药管、张合固定机构、锁止机构和覆盖布;导药管设有进药口和喷药口,进药口与喷药口相互导通;张合固定机构包围于导药管的周侧外,张合固定机构为张合可控的活动结构;锁止机构用于维持张开机构的张开状态和闭合状态;覆盖布包裹于张合固定机构的外表面上,喷药口设于覆盖布张开状态包围的空间内。此方案的优势在于通过覆盖布能保证施药人员和过往人员的安全,且施药量可控,装置可快速收起便于携带和存放。
-
公开(公告)号:CN222148767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20883717.4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华南农业大学
IPC: A01M3/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黄野螟幼虫的人工防治装置,包括:盒体、盖体、铡刀、支撑管及驱动电机;盒体上端敞口,盖体与盒体敞口端一侧铰接,其内腔成型为抓捕腔;铡刀分别固定在盖体及盒体的敞口端以在二者扣合时剪切枝叶;支撑杆一端与盒体对应其与盖体铰接侧的外壁转动连接;驱动电机为两个且其的输出端分别与盒体及盖体固定。本实用新型设计的黄野螟幼虫的人工防治装置,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精准移除聚集为害的低龄黄野螟幼虫,提高黄野螟的防治效果,且可避免农药的使用,绿色健康,对土沉香树以及周围生态系统无负面影响,解决沉香产品农药残留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