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注射型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81300B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1910119678.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PMMA模板,制成PDMS芯片;(2)以硅油作为连续相,以海藻酸与明胶的混合溶液为第一分散相,以氯化钙水溶液为第二分散相,分别注入上述连续相输入口、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调整连续相、第一分散相和第二分散相的流速,使得连续相在第一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一分散相形成第一液滴,在第二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二分散相形成第二液滴,且使第一液滴在腔室的前段追上第二液滴发生融合并反应生成海藻酸钙,接着在腔室的后段固化,得到短棒状微纤维;(3)收集短棒状微纤维,洗去表面残留的硅油,接着以交联剂溶液进行交联,即得所述可注射型微纤维。

    一种基于多孔微球体外构建疾病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2300979A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11079051.X

    申请日:2020-10-1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孔微球体外构建疾病模型的方法及其应用,首先,使用微流体技术,自组装同轴喷嘴制造了聚乳酸‑羟基乙酸的大多孔微球(PLGA PMs)。然后,以肝癌疾病模型为例,使用动态培养方法,通过在PLGA PMs中填充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形成3D的肝癌肿瘤微组织模型。此外,该肿瘤组织被用于评估各种化学治疗抗癌药,包括对于阿霉素(DOX)和顺铂(CIS)的细胞反应。另外,以关节炎疾病模型为例,通过以软骨细胞(C518)、前成骨细胞(MC3T3)加以动态培养的方式进行疾病微组织体外培养。本发明疾病模型能够用于药物的筛选。

    一种可注射型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9881300A

    公开(公告)日:2019-06-14

    申请号:CN201910119678.4

    申请日:2019-02-1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注射型微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设计PMMA模板,制成PDMS芯片;(2)以硅油作为连续相,以海藻酸与明胶的混合溶液为第一分散相,以氯化钙水溶液为第二分散相,分别注入上述连续相输入口、第一输入口和第二输入口,调整连续相、第一分散相和第二分散相的流速,使得连续相在第一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一分散相形成第一液滴,在第二分散相流道与主流道的相接处切断第二分散相形成第二液滴,且使第一液滴在腔室的前段追上第二液滴发生融合并反应生成海藻酸钙,接着在腔室的后段固化,得到短棒状微纤维;(3)收集短棒状微纤维,洗去表面残留的硅油,接着以交联剂溶液进行交联,即得所述可注射型微纤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