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封Bi2S3纳米粒的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78384B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1810468687.X

    申请日:2018-05-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封Bi2S3纳米粒的海藻酸盐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采用液滴型微流控技术,以含有可溶性含硫化合物的海藻酸钠水溶液为分散相,以含有表面活性剂的油相为连续相,在微流控芯片中形成液滴,所述液滴随连续相一起导入含有Bi3+的水溶液中,放置至反应完全即得。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基于液滴型微流控技术,分散相中的含硫化合物提供硫源,当在微通道中遇到连续相时,分散相被剪切成均匀的液滴,液滴再导入含Bi3+的接收液中,一步得到包封原位形成的Bi2S3纳米粒的海藻酸盐微球,工艺简单,微球粒径可控,得到的微球作为介入材料使用,兼具热疗、栓塞、CT成像和增敏化疗的作用。

    一种杂化超分子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94846B

    公开(公告)日:2019-07-05

    申请号:CN201610180307.3

    申请日:2016-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杂化超分子室温磷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这种材料通过将四羰基苯基钯卟啉(Pd‑TCPP)加入到双子表面活性剂杂化的1,3:2,4‑二苄叉山梨醇(DBS)超分子凝胶中制备而成。这种材料不但可获得高强度的室温磷光,最为重要的是,在制备此材料的过程中无需另外增加除氧及添加重金属,以简单方便的方法即获得了室温磷光材料;与不加入双子表面活性剂的非杂化的超分子凝胶相比,此材料适应发光的pH范围更宽,可达pH2‑7。此材料可望用于传感器及防伪材料领域。

    一种高衍射效率低驱动电压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07603642A

    公开(公告)日:2018-01-19

    申请号:CN201710764099.6

    申请日:2017-08-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功能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衍射效率、低驱动电压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电光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包括25~78.8份的可光聚合单体、0.2~5份的光引发剂、20~70份的液晶以及0.05~2份的热阻聚剂,其中可光聚合单体包括硫醇单体和烯烃单体,硫醇单体和烯烃单体中至少有一个为硅基单体,通过在制备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的配方中引入巯基或双键硅基单体,硅基单体的引入会显著降低液晶微滴的尺寸,减小光散射,且含硅聚合物表面能低,对液晶的锚定力降低,导致器件驱动电压降低,从而获得一种高衍射效率、低驱动电压的全息聚合物分散液晶。

    一种环氧树脂/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756256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310740239.8

    申请日:2013-12-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环氧树脂/银纳米线,包括银纳米线、无机绝缘材料和环氧树脂,所述无机绝缘材料包覆在银纳米线表面,表面包覆有无机绝缘材料的银纳米线,分散于环氧树脂中,其添加比例为体积比0.1%至5%。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包覆有无机绝缘材料的银纳米线;(2)将包覆有无机绝缘材料的银纳米线均匀分散于环氧树脂中;(3)将步骤(2)中得到的环氧树脂固化。本发明提供的环氧树脂/银纳米线复合材料,导热填料用量少,用于电子封装材料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好,同时不影响环氧树脂力学性能及加工性能,制备方法步骤简单,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大规模生产。

    一种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66323B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210550116.3

    申请日:2012-12-17

    Abstract: 针对现有锂离子电池聚合物电解质主体聚合物结晶度高、锂离子电导率低的特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乙氧基的离子型化合物接枝的无机纳米粒子改性的聚合物电解质及其制备方法。首先对纳米颗粒进行活化处理,随后与一端为季铵盐的硅烷偶联剂反应,再与含有乙氧基链的磺酸盐进行离子交换,即得到离子型化合物修饰的纳米颗粒。最后将得到的纳米颗粒加入到聚合物电解质中,离子型化合物修饰的纳米颗粒一方面可以抑制聚合物的结晶,同时接枝的含乙氧基的化合物又可以作为离子传导新通道,提高离子电导率。所制备的聚合物电解质可应用于高性能固态锂离子聚合物电池的制备。

    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1622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88835.9

    申请日:2014-08-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的纤维素共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共混材料包括纤维素、离子液体和可生物降解聚合物,聚合物含量为10~90wt%,离子液体含量为2~63wt%,余量为纤维素;离子液体作为增塑剂,破坏纤维素分子间氢键和增加自由体积,在热机械作用下赋予纤维素分子链充分的运动能力。方法是将离子液体与纤维素充分混合后进行混炼,得到离子液体-纤维素基料,再将其与聚合物进行熔融共混。本发明不仅具有可反复成型加工的特点,而且共混组分的选择和配比具有较大可调性。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优点,更适合工业化生产,改善了以往纤维素材料加工手段与产品形式单一的缺陷,拓宽了纤维素材料的应用领域。

    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液晶-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09444A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310733544.4

    申请日:2013-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二氧化钛-液晶-丙烯酸酯分散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丙烯酸酯单体与液晶均匀混合,制得液晶-丙烯酸酯溶液;加入去离子水,调节pH值在1至2之间;然后加入表面活性剂,均匀混合后形成乳浊液;(2)向其中添加二氧化钛前驱体,通过水解缩合反应,生成纳米二氧化钛颗粒,均匀分散于混合液中;(3)向其中加入硅烷偶联剂,进行硅烷偶联改性,制得含表面改性纳米二氧化钛的液晶-丙烯酸酯混合单体分散液;(4)将分散液,静置分层,取上层液体。本发明提供的纳米二氧化钛-液晶-丙烯酸酯分散液制备方法,纳米二氧化钛粒子分散均匀,能制备高折射率切比度的光学复合材料,不需要后处理,污染小。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