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600752B
公开(公告)日:2022-01-14
申请号:CN201811433091.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W12/128 , H04M3/22 , G06K9/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度聚类的诈骗通话检测方法,包括:对所有话单数据进行深度聚类形成多个簇,将所述多个簇与诈骗簇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将与所述指标值匹配度最高的簇作为诈骗簇;获取所述诈骗簇中的主叫号码呼叫过的各被叫号码,根据话单数据确定呼叫过所述各被叫号码的所有主叫号码,利用所述各被叫号码和所述所有主叫号码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在建模的复杂网络中,进行社区发现,并根据各社区包含所述诈骗簇中主叫号码的比例,确定诈骗高风险社区;对所述诈骗高风险社区中的各次通话进行语音识别,根据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诈骗电话的判决和分类。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的发现诈骗通话。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182B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1811219800.7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G06F16/35 , H04M3/22 , H04W12/128 , G10L15/26 , G06F16/33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诈骗通话的检测方法,包括:将所有通话语音转换为文本,组成文本集;将文本集中的每个文本转换为关键词权重向量;对所有关键词权重向量通过文本聚类形成多个簇,并根据诈骗关键词集确定各个簇是否为诈骗簇;对于诈骗簇内的所有关键词权重向量对应的通话,确定为诈骗通话;利用所有通话和所述关键词构建文本社交网络,在所述文本社交网络中将诈骗通话对应的节点标记为诈骗通话,并通过标签传播确定其他标记为诈骗通话的节点;将所有标记为诈骗通话的节点对应的通话确定为诈骗通话。应用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各种诈骗类型,同时不需要获取用户敏感数据,可操作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9600752A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811433091.2
申请日:2018-11-28
Applicant: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深度聚类的诈骗通话检测方法,包括:对所有话单数据进行深度聚类形成多个簇,将所述多个簇与诈骗簇的指标值进行比较,将与所述指标值匹配度最高的簇作为诈骗簇;获取所述诈骗簇中的主叫号码呼叫过的各被叫号码,根据话单数据确定呼叫过所述各被叫号码的所有主叫号码,利用所述各被叫号码和所述所有主叫号码进行复杂网络建模;在建模的复杂网络中,进行社区发现,并根据各社区包含所述诈骗簇中主叫号码的比例,确定诈骗高风险社区;对所述诈骗高风险社区中的各次通话进行语音识别,根据语音识别结果进行诈骗电话的判决和分类。应用本申请,能够在保证实时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准确的发现诈骗通话。
-
公开(公告)号:CN109451182A
公开(公告)日:2019-03-08
申请号:CN201811219800.7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 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
IPC: H04M3/22 , H04W12/12 , G10L15/26 , G06F16/332 , G06F16/35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诈骗通话的检测方法,包括:将所有通话语音转换为文本,组成文本集;将文本集中的每个文本转换为关键词权重向量;对所有关键词权重向量通过文本聚类形成多个簇,并根据诈骗关键词集确定各个簇是否为诈骗簇;对于诈骗簇内的所有关键词权重向量对应的通话,确定为诈骗通话;利用所有通话和所述关键词构建文本社交网络,在所述文本社交网络中将诈骗通话对应的节点标记为诈骗通话,并通过标签传播确定其他标记为诈骗通话的节点;将所有标记为诈骗通话的节点对应的通话确定为诈骗通话。应用本申请,能够适用于各种诈骗类型,同时不需要获取用户敏感数据,可操作性更强。
-
公开(公告)号:CN104133722B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1410312432.6
申请日:2014-07-02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方法,创建全局BPMN模型,并对所述全局BPMN模型中的任务节点进行角色标注;根据所标注的角色将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为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并对每个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进行协作信息标注;将所述本地BPMN模型转换为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部署并执行所述本地BPEL流程。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14645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2010194559.8
申请日:2020-03-19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H04L29/06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适用于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数据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其中,数据检测包括:获取网络流量数据;从所述网络流量数据中提取第一规则值;将所述第一规则值在设定规则库中进行匹配,确定是否得到匹配结果;所述设定的规则库中存储的第二规则值表征对应的网络流量数据正常或异常;在所述第一规则值在设定规则库中未得到匹配结果的情况下,将所述网络流量数据输入设定的检测模型,得到所述设定的检测模型输出的检测结果以及关于所述检测结果的可信度;所述检测模型用于检测所述网络流量数据正常或异常;在所述可信度大于设定阈值的情况下,将所述检测结果确定为关于所述网络流量数据的检测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2811210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110149978.0
申请日:2011-06-03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WS协议的信息卡认证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登录依赖方(Relying Party),Relying Party向身份选择器客户端(Identity SelectorClient)请求令牌并确定策略;用户使用Identity Selector Client通过身份选择器服务器(Identity Selector Server)验证身份后登录Identity Selector Client;IdentitySelector Client将信息卡提交给标识提供方(Identity Provider)进行认证并接收令牌,将令牌返回给Relying Party。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WS协议的信息卡认证系统,解决了信息传输过程中出现的机密性、完整性、身份鉴别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2510413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210001176.X
申请日:2012-01-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Lightweight DirectoryAccess Protocol)的配置管理方法,包括:配置编辑器建立并验证配置模型,将配置模型发送到数据适配模块;该数据适配模块接收并将配置模型转换为LDAP目录格式的配置并存储。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一种基于LDAP的配置管理系统,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提供对配置的定制以及对配置的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2426519B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110248661.2
申请日:2011-08-26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IPC: G06F9/4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关联数据的BPEL模板和服务的复用方法及其系统,包括:模型层,用于提供整个系统图形化和各项功能所需要的模型;控制层,用于对整个系统中的可视化过程进行控制操作,以及实现BPEL脚本解析、模板抽取和封装、服务组合和新业务导出的功能;用户界面UI层,主要用于实现调色板、编辑窗口、属性视图、大纲视图和向导视图的功能;服务资产库,具体为领域本体、模板本体和服务本体。采用本发明可实现多粒度服务资产复用,包括BPEL子流程作为模板复用,原子Web服务复用,能通过预先设计的流程模板或者用户自定义复用模板,提高服务组合的开发效率,缩短开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3458033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7448.7
申请日:2013-09-04
Applicant: 北京邮电大学
Abstract: 一种事件驱动、面向服务的物联网服务提供系统及其工作方法,该系统由物联网业务系统、接入代理、基于发布/订阅机制的统一消息分发网络、复杂事件处理引擎、资源描述模型库和传感器系统多个部件所组成。本发明解决了目前物联网服务提供系统不能对大规模感知信息进行分布式处理,以及无法针对物理世界的事件,使得不同的企业业务流程实现跨业务域、跨组织的有效协调等难题,该系统在一个开放、分布式计算环境中有效分发感知信息,便捷地支持各种感知信息在不同的物联网异构服务系统之间按需分发,实现事件驱动的跨业务域、跨组织的服务动态协同,从而实现时间、空间和控制流解耦合的网络服务提供,灵活、动态、实时地对物理世界的变化做出快速响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