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665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9-15
申请号:CN202010306912.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92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变循环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测试方法,采用时变循环工况进行电池的老化试验,并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池的全寿命仿真,分析电池在时变循环工况下的老化机理及性能衰减规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充放电循环工况,研究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过程,能够进行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规律研究,为电动汽车更好的使用电池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704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355957.0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压滞后效应的锂电池建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A:对锂电池进行某温度下的恒流恒压充电和不同温度、倍率下的脉冲充放电测试实验,获取锂电池充放电端电压与锂电池荷电状态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分析确定开路电压中的滞后电压响应;步骤B:建立锂电池综合模型,所述锂电池综合模型融合了具有由锂电池荷电状态获取的锂电池开路电压的二阶非线性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描述动态滞后电压的滞后模型;步骤C:分别对锂电池综合模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辨识;步骤D:将所获得的动态参数进行仿真验证。该建模方法为锂电池模型的精度与实时性提供保障,能够为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提供更精确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BMS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81252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907152.5
申请日:2020-09-02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87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变循环工况下锂离子电池老化热失控测试方法,采用时变循环工况进行电池的老化试验分析电池性能演化过程,并提取不同老化阶段的试验电池在绝热加速量热仪中进行电池的热失控试验,以获取不同老化阶段电池的热失控特征温度,基于热失控试验结果,研究电池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热失控特性的变化规律,热失控与老化机理的耦合关系,以及不同的老化工况对电池热失控特性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503A
公开(公告)日:2020-08-07
申请号:CN202010307835.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观机理的锂离子电池老化试验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极端环境温度下,首先对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然后在时变循环工况下进行电池的老化试验,根据测得的试验数据使用外特性分析法进行电池衰减机理的定量分析,同时,在电池达到预设老化阶段时,提取定量的样品,进行拆解分析,基于微观机理分析极端温度时变循环工况下,电池主要的老化路径,以及温度不一致性产生的内部老化行为差异。最后,建立电池在极端环境温度时变循环工况下的电化学-热-机械耦合老化机理模型,并依据老化试验数据,通过电池的全寿命仿真,研究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极端环境温度不同时变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57543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424839.9
申请日:2022-11-14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1/04 , H01M10/42 , G01R31/392
Abstract: 能够提高提高车载动力电池系统全寿命周期、全气候范围内的状态估计精度的变温度循环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测试方法。技术方案是:包括以下步骤:S1:提取特征温度信息,形成气候区域特征温度集;S2:以季度或月份为单位,构建气候区域对应的变温度循环测试工况集;S3:构建锂离子电池老化测试的充放电电流或功率测试工况;S4:确定占全年统计学意义上时间的日平均行驶里程和日平均行驶时间;S5:计算以季度或月份为单位的车上动力电池的使用时间;S6:选取测试用锂离子电池集合;S7:按照变温度循环工况的温度次序和选取的放电工况设置电池老化过程中的温度和充放电工况,开展变温循环下的电池老化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166545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010306912.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92 ,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时变循环工况下的锂离子电池老化测试方法,采用时变循环工况进行电池的老化试验,并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池的全寿命仿真,分析电池在时变循环工况下的老化机理及性能衰减规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充放电循环工况,研究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过程,能够进行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不同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规律研究,为电动汽车更好的使用电池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503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307835.7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观机理的锂离子电池老化试验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在极端环境温度下,首先对电池进行加热或冷却,然后在时变循环工况下进行电池的老化试验,根据测得的试验数据使用外特性分析法进行电池衰减机理的定量分析,同时,在电池达到预设老化阶段时,提取定量的样品,进行拆解分析,基于微观机理分析极端温度时变循环工况下,电池主要的老化路径,以及温度不一致性产生的内部老化行为差异。最后,建立电池在极端环境温度时变循环工况下的电化学‑热‑机械耦合老化机理模型,并依据老化试验数据,通过电池的全寿命仿真,研究同体系不同型号电池在极端环境温度不同时变循环工况下的老化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0416636A
公开(公告)日:2019-11-05
申请号:CN201910559873.9
申请日:2019-06-26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云端数据管理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是通过电池数据采集模块监测并记录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使用过程,获得电池的温度、电流、电压等工作状态数据,由电池管理系统采集数据并发送给车载TBOX,由车载TBOX通过wifi或移动数据网络远程发送至电池数据云端分析处理模块,在云端通过大数据分析处理手段为电池的梯次利用评价提供数据支持,通过电池状态判别模块预测和判别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的时间节点,节省电池复杂费时的检测过程,提高了回收利用效率,使电池产品的使用周期得到了延长,有效降低成本、节省时间,满足动力电池运营模式和使用场景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208704B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1910355957.0
申请日:2019-04-29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电压滞后效应的锂电池建模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步骤A:对锂电池进行某温度下的恒流恒压充电和不同温度、倍率下的脉冲充放电测试实验,获取锂电池充放电端电压与锂电池荷电状态之间的函数关系,进而分析确定开路电压中的滞后电压响应;步骤B:建立锂电池综合模型,所述锂电池综合模型融合了具有由锂电池荷电状态获取的锂电池开路电压的二阶非线性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描述动态滞后电压的滞后模型;步骤C:分别对锂电池综合模型中的动态参数进行辨识;步骤D:将所获得的动态参数进行仿真验证。该建模方法为锂电池模型的精度与实时性提供保障,能够为基于模型的SOC估计方法提供更精确的信息,进一步提高了BMS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15055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10306919.9
申请日:2020-04-17
Applicant: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IPC: G01R31/367 , G01R31/385 , G01R31/389 , G01R31/392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观机理的时变循环工况下锂离子电池老化试验方法,该方法包括通过对各试验用锂离子电池单体在时变循环工况下进行循环老化试验,得到试验数据,通过外特性分析法对该工况下电池衰减机理进行定量对比分析,并根据测试的试验用锂离子电池单体容量衰减比例对老化试验进行分段,在电池达到预设老化阶段时,提取定量的试验用锂离子电池,进行拆解分析,基于微观机理分析等效测试工况下,电池主要的老化行为和老化路径,最后建立电化学‑热‑机械耦合老化机理模型,并依据试验数据,进行电池的全寿命仿真,从电池内部的物理化学过程出发,直观研究电池内部各组件实际的老化机理。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