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4764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1111826.0
申请日:2023-08-31
Applicant: 空间液态金属科技发展(江苏)有限公司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空间站通风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间站舱内标准实验机柜通风散热系统,包括负压风机、气液换热器、回风风道、调节阀安装结构和载荷抽屉,载荷抽屉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安装在标准实验机柜内,载荷抽屉相对的两个表面设置有进风口以及面向调节阀安装结构的表面设置有回风口;在调节阀安装结构的内部对应于每个载荷抽屉的位置设置有安装空间,在每个安装空间内分别安装有风量调节阀,在调节阀安装结构上还设置有出风口;标准实验机柜的后背板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安装固定,使后背板与调节阀安装结构形成回风风道;气液换热器的一侧正对出风口,另一侧正对负压风机。本发明能够为科学实验载荷提供标准的、调节性强的、满足空间站约束的散热方式。
-
公开(公告)号:CN119389460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171.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电制冷的双风道回热式除湿装置,包括:A向处理组件、B向处理组件、冷凝翅片、通风组件、第一回热器和第二回热器;两相对设置的冷凝翅片之间形成冷凝腔体,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双向流道,双向流道包括:A向流道和B向流道;A向流道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B向处理组件和A向处理组件;B向流道的输出端和输入端分别连通A向处理组件和B向处理组件;第一回热器设置在A向处理组件的内部;第二回热器设置在B向处理组件的内部。本发明具有显著提高热电制冷除湿效率的优点,并且可适用于微重力下使用,在除湿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1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79016.4
申请日:2024-03-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热控管路流固耦合试验装置及方法,所述的试验装置包括试验管路系统、冲击试验台系统和测量采集系统;试验管路系统为完整环形回路,用于模拟真实的航天器热控液体管路系统;冲击试验台系统包括刚性的管路安放台,管路安放台两侧分别设置安全保护装置和冲击装置,试验管路系统固定在管路安放台上,冲击装置用于冲击管路安放台以模拟瞬时冲击载荷,冲击频段和峰值可调节;安全保护装置固定设置,用于为管路安放台提供缓冲防止刚性损伤;测量采集系统用于获取管路流固耦合特性分析所需数据。本发明能够模拟航天器在不同工作条件下的热控液体管路流固耦合情况,提供对管路优化有意义的、更贴近实际应用环境的试验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67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110135.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F16K11/044 , F16K27/02 , F16K31/06 , F16K37/00
Abstract: 一种空间流体回路用两位四通阀,具有主路通和旁路通两种阀位状态,包括主入口、主出口、旁入口和旁出口四个液路接口,以及阀盖、阀芯组件、阀体、以及与阀芯连接的驱动机构等,在阀芯上设置限流凸台,保证主路通和旁路通两种阀位状态下流阻大小一致,保证系统工作压力、流量稳定;具有反向泄压功能,保证旁路压力安全。
-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097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210838670.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击压力峰值的传感器用引压腔结构,包括:密封圈、迷宫塞、密封垫和侧盖;所述迷宫塞一端与敏感元件赋形,另一端通过侧盖压紧,且迷宫塞与侧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密封圈、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形成引压腔;其中,迷宫塞与密封垫对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迷宫型流道,该迷宫型流道通过迷宫塞中设置的引流孔与引压腔连通。
-
公开(公告)号:CN119393918A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1439170.X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一种基于液冷的回热式热电制冷除湿装置,包括:两相对设置的冷凝组件之间形成冷凝腔体,冷凝腔体内设置有双向流道,制冷片组件的冷端贴靠冷凝组件的外侧,制冷片组件的热端贴靠冷板组件;冷板组件用于给制冷片组件散热;外部环境中的潮湿空气,经预冷降温处理后吹入冷凝腔体内,由冷凝腔体进行除湿处理获得冷凝水和除湿处理后的空气;将冷凝水吸附排出,同时将除湿处理后的的空气进行升温处理后,排入外部环境。本发明可显著提升热电制冷除湿的效率,并且可适用于微重力下使用,在空气除湿领域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538481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210838619.4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IPC: B64G1/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流体回路舱间耦合结构,基于两个以上航天器的舱间耦合,包括:舱间耦合软管和两个以上航天器的流体回路;每个航天器的流体回路上均设置有舱间耦合接口,每个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与其他航天器的舱间耦合接口均通过舱间耦合软管进行连接,从而实现航天器之间流体回路的舱间耦合。本发明解决了多个航天器在轨通过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后,各航天器流体回路之间不能相互支持进而实现功能扩展或故障支持的问题,既可以提高参与流体回路耦合的航天器的热控能力,也可以提供航天器的系统可靠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38909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838670.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抑制水击压力峰值的传感器用引压腔结构,包括:密封圈、迷宫塞、密封垫和侧盖;所述迷宫塞一端与敏感元件赋形,另一端通过侧盖压紧,且迷宫塞与侧盖之间通过密封垫密封,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从而密封圈、迷宫塞与敏感元件之间形成引压腔;其中,迷宫塞与密封垫对接的一端的端面上设有迷宫型流道,该迷宫型流道通过迷宫塞中设置的引流孔与引压腔连通。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