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943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107598.8
申请日:2024-01-25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23/00 , B01J37/10 , B01J37/34 , B01J37/03 , B01J35/61 , B01J35/40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污染物催化氧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掺杂ε‑MnO2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增强柠檬酸水热法结合微波辅助超声技术制备ε‑MnO2催化剂载体;然后通过沉淀‑沉积法制备过渡金属(铜、钴、铁、镍)掺杂的ε‑MnO2催化剂。与传统合成方法要求苛刻,本发明制备的ε‑MnO2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重复性好,产出比高,节约成本;通过沉积‑沉淀掺杂过渡金属元素,能够制备出大量氧空位的同时又具有更高的迁移率进而促进电子转移。制备的催化剂形貌呈现颗粒状,大小均匀,具比表面积大,可宏观制备、环境友好、易回收;并且能够高效去除废气中的CO且去除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9993291A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510086548.0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固液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是提供了一种滤饼特性参数计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滤布阻力计算公式得到滤布阻力;通过中间孔堵塞模型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滤饼压降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使用遗传算法优化滤饼特性参数模型,通过最小化均方误差,进行全局搜索并优化滤饼压缩性、初始渗透系数、标准化压强和初始固含量参数,以使计算值与测量值平均相关系数;基于优化后的滤饼特性参数,计算真空抽滤设备在特定操作条件下的滤液体积、滤饼厚度及滤饼渗透率,该方法基于实验数据和模型优化,不仅精准描述了滤饼特性,提高了过滤效率,降低了能量消耗,还能为稀土资源回收等领域的固液分离过程提供更加精准的过程控制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211B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410837212.9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碘捕获的耐热Bi/Mg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铋盐和镁盐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在搅拌下,将柠檬酸加入所述混合液A中,加入乙二醇,得到均匀的混合液B;将混合液B于70~80℃下搅拌预热,而后于120~140℃下进行水热反应;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煅烧后即得Bi/Mg氧化物。所得Bi/Mg氧化物提高了高温(600~800℃)下的热稳定性,这种耐热性能使所述Bi/Mg氧化物材料在200℃下10h后具有367.72‑528.87mg/g的高碘捕获性能,在200℃下26h后碘捕获能力达到584.8mg/g。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134B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111870.X
申请日:2024-01-26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吸附分离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反应体系1和反应体系2在低温环境聚合后利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水将结晶状态的有机溶剂置换,然后再对吸附位点进行改性,最后获得三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基质可经过简单的修饰与转化实现铀酰离子吸附位点。使用盐酸羟胺反应将“C≡N”转化成偕胺肟吸附位点。本发明海水提铀吸附剂的上层为疏水层,在阳光的作用下易发生光热,疏水作用下有助于水蒸气的蒸发,开孔的三维网络结构有助于水分自下向上的快速补给,从而连续穿过孔道结构并吸附铀。
-
公开(公告)号:CN11792015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14431.4
申请日:2024-01-25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偕胺肟基冷冻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通过冷冻聚合工艺制得全互穿结构的PAM/CMC三维连续超大孔水凝胶;然后通过接枝法引入二腈二胺得到DCD‑PAM/CMC水凝胶,再进行偕胺肟化来获得超大联通孔电荷平衡水凝胶AO‑PAM/CMC。所述冷冻聚合工艺形成的超大联通孔能够提高吸附剂中海水通量,结合羧甲基纤维素优异的亲水性能,显著增强了铀酰离子的可及性;将偕胺肟化腈基胍引入水凝胶中,在赋予吸附材料抗菌功能的同时,能够与去质子化的偕胺肟基团实现电荷平衡,构建模拟电场,从而加速U(VI)的吸附;此外,所述冷冻凝胶具有优异的循环性,提升了所述凝胶在海水提铀领域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6835721A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578888.6
申请日:2023-05-22
Applicant: 北京理工大学
IPC: C02F1/461 , C02F101/00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化学提取废水中铀的工作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化学处理废水技术领域。所述工作电极以偕胺肟基,或偕胺肟基和戊二酰亚胺二肟基为功能基团,以亲水性碳材料为导电介质,以三聚氰胺海绵为电极骨架;所述工作电极为具有超大孔、介孔和/或大孔二级连续孔道结构的三维多孔结构的材料;所述功能基团分布在工作电极中的聚偕胺肟分子链上;导电介质分布在三维孔道壁内,聚合物和导电介质的复合物填充在所述电极骨架中;所述亲水性碳材料为羟基化的碳纳米管或羧基化的碳纳米管;所述工作电极通过冷冻铸造法制备。所述工作电极为具有高电化学性、良好亲水性和抗菌性等特征的三维多孔工作电极。
-
公开(公告)号:CN117943044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410107598.8
申请日:2024-01-25
IPC: B01J23/889 , B01D53/86 , B01D53/62 , B01J23/00 , B01J37/10 , B01J37/34 , B01J37/03 , B01J35/61 , B01J35/40 , C01B32/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空气污染物催化氧化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过渡金属掺杂ε‑MnO2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首先采用增强柠檬酸水热法结合微波辅助超声技术制备ε‑MnO2催化剂载体;然后通过沉淀‑沉积法制备过渡金属(铜、钴、铁、镍)掺杂的ε‑MnO2催化剂。与传统合成方法要求苛刻,本发明制备的ε‑MnO2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可重复性好,产出比高,节约成本;通过沉积‑沉淀掺杂过渡金属元素,能够制备出大量氧空位的同时又具有更高的迁移率进而促进电子转移。制备的催化剂形貌呈现颗粒状,大小均匀,具比表面积大,可宏观制备、环境友好、易回收;并且能够高效去除废气中的CO且去除温度低。
-
公开(公告)号:CN117816134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111870.X
申请日:2024-01-26
IPC: B01J20/26 , B01J20/28 , C02F1/28 , B01J20/30 , C02F10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及制备方法,属于吸附分离功能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将反应体系1和反应体系2在低温环境聚合后利用氯化钠水溶液中的水将结晶状态的有机溶剂置换,然后再对吸附位点进行改性,最后获得三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本发明制备的维连续开孔结构Janus型海水提铀吸附剂基质可经过简单的修饰与转化实现铀酰离子吸附位点。使用盐酸羟胺反应将“C≡N”转化成偕胺肟吸附位点。本发明海水提铀吸附剂的上层为疏水层,在阳光的作用下易发生光热,疏水作用下有助于水蒸气的蒸发,开孔的三维网络结构有助于水分自下向上的快速补给,从而连续穿过孔道结构并吸附铀。
-
公开(公告)号:CN119735197A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510086549.5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氮掺杂碳气凝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利用两种成本低廉且氮含量丰富的前驱体——丙烯酰胺和苯胺,制备了一种三维互连微孔结构的碳气凝胶。首先制备高吸收性的三维连通的聚丙烯酰胺介质;然后利用其高强度的吸收性,低温状态下充分吸收苯胺的反应液,冷冻条件下,苯胺在冰晶的作用下均匀分散并有序聚合,解决了传统聚苯胺制备的团聚难以分散的问题;最后采用活化剂对气凝胶进行活化造孔。所述碳气凝胶因其高氮含量、富含大量碱性活性位点以及三维互连的微孔结构,显著提升了CO2的吸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66321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837212.9
申请日:2024-06-2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吸附材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高温碘捕获的耐热Bi/Mg氧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铋盐和镁盐溶于水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在搅拌下,将柠檬酸加入所述混合液A中,加入乙二醇,得到均匀的混合液B;将混合液B于70~80℃下搅拌预热,而后于120~140℃下进行水热反应;将反应得到的产物离心、去离子水洗涤、干燥,煅烧后即得Bi/Mg氧化物。所得Bi/Mg氧化物提高了高温(600~800℃)下的热稳定性,这种耐热性能使所述Bi/Mg氧化物材料在200℃下10h后具有367.72‑528.87mg/g的高碘捕获性能,在200℃下26h后碘捕获能力达到584.8mg/g。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