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高富锂铁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173606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385279.X

    申请日:2021-04-09

    Abstract: 一种基于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提高富锂铁锰基正极材料性能的改性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VESTA软件建构基础计算模型,并使用VASP软件计算Li2MnO3体系在过渡金属元素铌(Nb)掺杂前后的态密度、能带、Bader电荷结果,分析结果表明Nb的掺杂有助于改善体系结构稳定性;实验中用溶胶凝胶法合成Nb掺杂前后的富锂铁锰基正极材料,结果显示Nb掺杂提升了材料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本发明通过密度泛函理论计算探究Nb掺杂机理,确定Nb为掺杂元素,并通过实验验证Nb实际掺杂影响,为富锂铁锰基正极材料的改性发展提供思路,打下基础。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环保回收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8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811239575.3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环保回收再利用方法属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领域。本发明步骤:电池完全放电后置于密封、保护气体气氛下,用冷切割收集电池极头、壳体和电芯;并将取得电芯置于置换液中浸泡、清洗,通过反卷绕使正极、负极和隔膜分离开来;取出的正、负极片,分别置于蒸馏水中浸泡、超声处理,获得正、负极材料和铝箔、铜箔;电芯拆解的过程中挥发的电解液使用吸收塔进行吸收;电芯浸泡过程中所使用的置换液通过蒸馏、冷凝、过滤、干燥处理后循环利用,有害物质通过中和沉淀池和尾气吸收池进行回收;超声液通过加破乳剂沉淀、过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生,工艺安全、无害、自动化程度高,处理高效便捷,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一种高倍率富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9808B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110381836.7

    申请日:2011-11-25

    Abstract: 一种高倍率富锂正极材料的改性方法,属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领域。将Li[NixLi1/3-2x/3Mn2/3-x/3]O2分散在浓度不高于0.710g/L的NH4H2PO4溶液中超声1h,搅拌2h,向其中滴入浓度不高于0.722g/L的NH4VO3溶液,NH4H2PO4与NH4VO3的摩尔比为1∶1,搅拌1h后在80℃水浴条件下蒸干,在80℃烘干;将烘干后的Li[NixLi1/3-2x/3Mn2/3-x/3]O2在300-500℃下烧4-15h即可。本发明不仅降低了富锂正极材料的首次不可逆容量损失,而且极大的改善了其倍率性能,能够满足高功率锂离子电池的要求。

    一种抗甲醇中毒的燃料电池用阴极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4367A

    公开(公告)日:2005-04-06

    申请号:CN200410086893.2

    申请日:2004-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甲醇中毒的燃料电池用阴极催化剂(碳载纳米铂铋合金/金属间化合物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氯铂酸和氯化铋按1~5∶1摩尔比溶于1~3mol/L的盐酸中,加入与氯铂酸和氯化铋之和的摩尔比为15∶1的PVP,搅拌加入硼氢化钠,其中硼氢化钠与氯铂酸和氯化铋之和的摩尔比为20∶1,搅拌2-3小时得到溶胶;按10ml丙酮中加入1g碳粉比例,煮沸1h,过滤,干燥,再按10ml HNO3溶液中加入1g碳粉的比例加入6mol/L HNO3溶液,煮沸1h,过滤,洗涤至中性,干燥,得到经过预处理的碳粉;将碳粉加入到溶胶中搅拌5-8小时,其中碳粉与氯铂酸和氯化铋之和的质量比为4∶1,低压旋转烘干样品后,洗涤,真空干燥。本发明制备的催化剂具有优异的抗甲醇性能,同时具有良好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

    一种草酸分散固相法合成钠离子电池铁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8988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080235.4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一种草酸分散固相法合成钠离子电池铁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方法属于钠离子电池铁锰基正极材料领域。P2型锰基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存在容量低,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在该方法中,首先通过加入草酸以及去离子水进行球磨,然后在管式炉中进行高温煅烧,最终得到目标产物,该材料在0.2C的倍率下,首次的放电容量达到200‑215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100%以上,循环50圈后容量保持率有51%,该方法合成的正极材料首圈放电比容量高,倍率性能好,较为稳定,且合成方法及过程简单,价格低廉,可以用于工业化生产,为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一种基于电压逆推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放电程度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93031A

    公开(公告)日:2021-07-09

    申请号:CN202110305344.3

    申请日:2021-03-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电压逆推检测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过放电行为的方法,根据电池实际的电压判断正极材料所处的放电程度及存在形式。包括采用压膜的工艺方法,制备无集流体的正极极片:以Li片为对电极,组装扣电,通过控制过放电压控制过放电程度,检测正极材料的耐过放电性能;通过无负极体系,不同过放电程度下正极极片的X射线衍射(XRD)测试,及对正极极片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刻蚀前后的对比测试,检测过放电过程中正极材料的相变机制和电解液的电化学反应行为。该检测方法简单、系统,对于深入理解不同正极材料的过放电机理具有指导意义,同时对实际电池的应用具有参考意义。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环保回收再利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44586A

    公开(公告)日:2019-01-18

    申请号:CN201811239575.3

    申请日:2018-10-24

    Abstract: 一种废旧动力电池环保回收再利用方法属于废旧电池的回收领域。本发明步骤:电池完全放电后置于密封、保护气体气氛下,用冷切割收集电池极头、壳体和电芯;并将取得电芯置于置换液中浸泡、清洗,通过反卷绕使正极、负极和隔膜分离开来;取出的正、负极片,分别置于蒸馏水中浸泡、超声处理,获得正、负极材料和铝箔、铜箔;电芯拆解的过程中挥发的电解液使用吸收塔进行吸收;电芯浸泡过程中所使用的置换液通过蒸馏、冷凝、过滤、干燥处理后循环利用,有害物质通过中和沉淀池和尾气吸收池进行回收;超声液通过加破乳剂沉淀、过滤、生物接触氧化处理后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实现了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与再生,工艺安全、无害、自动化程度高,处理高效便捷,不会对环境产生二次污染。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