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03949C

    公开(公告)日:2007-03-14

    申请号:CN200410074339.2

    申请日:2004-09-10

    Abstract: 一种制作钛合金颅骨修复体的方法,应用于脑神经外科颅骨修复等领域。本发明是基于患者CT图像设计、装配修复体,在存放有通用图象处理软件和反求设计软件的计算机将断层图像进行数据分割后,重建患者头部三维原型,依据三维原型设计缺损部位的修复体,然后采用快速原型系统制作修复体模型,比照模型压制钛网板,形成最终的修复体。特征在于首先通过数字设计技术制作修复体模型,使用异形曲面快速成形系统,采用渐进成形方法压制钛网板,避免了采用无模多点技术压制大尺寸零件时产生的回弹、断裂、皱褶等问题。采用本发明的方法所完成的钛合金修复体制备精度高,成本低,速度快,最终修复体与患者颅骨吻合良好,实现了颅骨修复体的个性化定制。

    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75180C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03156843.2

    申请日:2003-09-10

    Abstract: 一种钛合金颅骨修复体制备方法,应用于脑神经外科颅骨修复等领域。本发明是基于患者CT图像设计、装配修复体;特征在于:存放有通用图象处理软件和反求设计软件的计算机将断层图像进行数据分割后,重建患者头部三维原型,依据三维原型设计缺损部位的修复体,然后将设计好的修复体曲面分别导入多点成形系统和快速原型系统压制钛网板和制作修复体薄片模型,最后经贴合对比裁减钛网板形成最终修复体;采用多点成形技术快速压制修复体,可利用无模多点技术的柔性特点反复压制修复体解决修复体的回弹问题。本发明所完成的钛合金修复体的制作,使得修复体的制备精度高,成本低,速度快,最终修复体与患者颅骨吻合良好,实现了颅骨修复体的个性化定制。

    一种空间太阳翼用重载高转矩密度NGW行星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967746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13785.7

    申请日:2024-01-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间太阳翼用重载高转矩密度NGW行星传动装置,包括四组行星齿轮及其行星架、输入端盖、两个双级共用内齿圈、输出端盖等其他部分;四组行星齿轮组分为两组分别安装在两个共用内齿圈中,行星减速器与电机相连,通过第一级太阳轮轴输入扭矩,第四级行星架输出扭矩。四级行星齿轮组串联可获得较大的传动比,以此起到传动效果。本发明设计的太阳轮轴中间为中空部分,螺钉与螺母定位,可以减轻重量,提高减速器整体转矩密度;设计的行星架与行星轮采用销轴与螺钉连接;行星架与下一级的太阳轮轴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连接,结构紧凑,整体结构稳定可靠,适合应用于空间太阳翼齿轮传动机构重载高转矩密度的场景。且多采用螺钉、螺母等常见连接件连接,取材方便。

    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测量的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60489B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1810433049.4

    申请日:2018-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测量的装置及方法。其特征是:设计了一套针对皮肤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参数测量装置,并建立了基于该测量装置的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测量方法。测量装置可实现皮肤软组织的规范切割,确保在测试过程中皮肤样本不发生滑移及机器损伤;测量方法可实现人体皮肤软组织的生物力学参数测试的规范化,保证皮肤软组织生物力学参数测量的有效性及准确性。

    一种多自由度磁性螺栓紧固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81946B

    公开(公告)日:2020-08-21

    申请号:CN201810248210.0

    申请日:2018-03-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自由度磁性螺栓紧固装置,主要由夹具主体、固定试验件的水平滑块、固定支承和水平螺杆以及固定螺杆头部的固定滑块、磁铁块、竖直滑台和竖直螺杆组成。在紧固装置上有两组固定试验件的机构,调整竖直螺杆来移动竖直滑台,固定滑块可在竖直滑台的矩形槽内水平滑动,竖直滑台矩形槽内的磁铁块可防止固定滑块在螺栓连接结构装拆时滑动或掉落,同时可以根据螺栓型号定制固定滑块。该装置可以在螺栓拧紧过程中将螺栓试验件完全定位,实现了X轴、Y轴和Z轴的移动,又能确保螺杆头部的固定,提高螺栓拧紧效率,减少了螺栓拧紧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因素。

    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88385A

    公开(公告)日:2018-11-27

    申请号:CN201810441493.0

    申请日:2018-05-10

    Abstract: 基于皮肤软组织形变的修复体再修复方法属于整形外科研究领域。本发明对类平面体修复体和非平面体修复体,分别建立修复体再修复方法;类平面修复体:具体包括额头修复体和颞部修复体,非平面修复体:包括鼻修复体;类平面修复体的植入,使植入部位的皮肤软组织厚度均匀减少,利用皮肤软组织体积恒定的条件,计算植入前后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并利用皮肤软组织厚度变化量对进行修复;非平面修复体类似于平面修复体进行回折的结果,其修复体修复方法将在类平面修复体修复方法的基础上,计算由于植入修复体回折使皮肤软组织应力发生变化,并利用该应力变化对修复体进行二次修复。本发明解决由于皮肤软组织变形对整形修复效果的影响。

    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粘接桥

    公开(公告)号:CN1331442C

    公开(公告)日:2007-08-15

    申请号:CN200510008706.3

    申请日:2005-02-24

    Abstract: 一种玻璃纤维强化复合树脂粘接桥,用于后牙缺失的口腔修复,针对传统复合树脂粘接桥强度不足。其特征在于:①颌面区添加长方体支架:长度方向沿颊舌向,宽度方向沿近远中向摆放;支架中心与修复体近远中及颊舌向的中央位置对齐,上表面距离颌面外层的最小距离在0.3-1mm;宽度和高度分别2.5-4mm和0.5-1.5mm,长度与颊舌面最小距离在0.3-1mm;②连接区添加中空的长方体支架:长度方向沿近远中向,宽度方向沿颊舌向摆放;长度方向的中心线穿过连接体的中心,靠近固位体端的支架表面与固位体外表面的最小距离在0.3-0.5mm;支架与连接体外表面的最小距离保持在0.3-0.5mm,长度和壁厚分别为2-4mm和0.4-0.8mm。本发明用局部加强技术,可有效抵抗各个方向上的载荷,缓解应力集中,显著提高强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