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76200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10273639.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以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首次利用分离子宫内膜淋巴细胞检测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通过开展大样本子宫病理异常基因数据分析,结合检测经典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相关基因,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判断错误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246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687491.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及新型药物开发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肽及含该多肽的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的多肽具有全新结构,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形成稳定、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水凝胶,并可进一步搭载雌激素类药物、外泌体等活性治疗成分,从而能够用于制备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衰老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255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311196042.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子宫宫腔内雾化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给药结构,所述给药结构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注射器、形变管、雾化喷头,所述形变管上设有控制自身形变的形变结构,所述形变结构内缠设有拉扯形变管形变的收放线,所述收放线的工作端与形变管靠近自身工作端的部位连接,所述注射器和形变管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形变结构拉扯收放线,使形变管产生多种弧度变化,以满足多种弧度变化雾化给药的要求,打破了现有子宫内膜疾病治疗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920255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1196042.2
申请日:2023-09-18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子宫宫腔内雾化给药装置,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给药结构,所述给药结构包括沿自身竖向中心线依次设置的注射器、形变管、雾化喷头,所述形变管上设有控制自身形变的形变结构,所述形变结构内缠设有拉扯形变管形变的收放线,所述收放线的工作端与形变管靠近自身工作端的部位连接,所述注射器和形变管可拆卸连接。本发明通过形变结构拉扯收放线,使形变管产生多种弧度变化,以满足多种弧度变化雾化给药的要求,打破了现有子宫内膜疾病治疗的局限性,提高了治疗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975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89899.3
申请日:2022-12-2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人子宫内膜类器官体外培养方法,该方法采用基于Matrigel基质胶中培养为基础,利用类器官旋转生物反应器进行培养和传代分化,通过人子宫内膜特定基因表达检测及施加激素刺激证实该方法得到分化人子宫内膜类器官,该方法与Matrigel基质胶方案相比,大幅度降低实验和技术成本,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好,可获得大量的人子宫内膜类器官,进而被更好的用于科研及临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384246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687491.7
申请日:2023-12-1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学及新型药物开发领域,具体为一种多肽及含该多肽的水凝胶、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中的多肽具有全新结构,且能够通过简单的方法形成稳定、具有抗氧化作用的水凝胶,并可进一步搭载雌激素类药物、外泌体等活性治疗成分,从而能够用于制备治疗子宫内膜损伤或子宫内膜衰老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597620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273639.6
申请日:2023-03-2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检测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生物标志物的组合,以及检测试剂盒。本发明首次利用分离子宫内膜淋巴细胞检测内膜容受性相关标志物,通过开展大样本子宫病理异常基因数据分析,结合检测经典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相关基因,评估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可显著降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复发流产风险判断错误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