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82142B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0826388.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K31/352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验证了木犀草素(Lut)能显著改善经胆汁酸干预后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状态,下调肠上皮化生(IM)特异性分子CDX2、MUC2、KLF4的表达。体内实验证实,Lut可防治他莫昔芬诱导的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小鼠模型,显著改善小鼠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变化,显著改善小鼠的胃黏膜形态和胃组织病理,下调SPEM标志物TFF2的表达。所用的起效剂量对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及其他器官均无毒副作用,且验证了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使Lut成为防治胃癌前疾病(IM、SPEM)的一种安全有效新手段,为逆转和阻断胃癌前疾病带来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528214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826388.5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K31/352 , A61P1/00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首次验证了木犀草素(Lut)能显著改善经胆汁酸干预后的胃黏膜上皮细胞状态,下调肠上皮化生(IM)特异性分子CDX2、MUC2、KLF4的表达。体内实验证实,Lut可防治他莫昔芬诱导的解痉多肽表达化生(SPEM)小鼠模型,显著改善小鼠的精神状态和活动变化,显著改善小鼠的胃黏膜形态和胃组织病理,下调SPEM标志物TFF2的表达。所用的起效剂量对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及其他器官均无毒副作用,且验证了注射和口服两种给药方式,使Lut成为防治胃癌前疾病(IM、SPEM)的一种安全有效新手段,为逆转和阻断胃癌前疾病带来新的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758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525039.9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在作为胃癌早筛以及风险评估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准确、灵敏、人群接受度高的新型检测手段的生物标记物及试剂,能够通过定量分析黏膜活检组织、石蜡固定标本、胃液及血清、血浆中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相对丰度的无创、简便的检测方式,即可早期筛选诊断出胃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早期胃癌高危人群,并且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成为胃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有助于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胃癌,做好胃癌的预警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942829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950752.3
申请日:2023-07-31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膜蛋白CMTM4或CMTM4基因在治疗炎症性肠病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并证实了CMTM4随UC患者疾病严重程度增加表达降低,CMTM4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发明实施例部分的体内实验证实,当Cmtm4基因敲除后,小鼠体重显著降低和结肠长度显著缩短,小鼠的肠道炎症显著加重,如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显著增加,显著加重组织病理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上调S100a8,S100a9等IL‑17信号通路相关分子的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18436785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554307.X
申请日:2024-05-07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K45/00 , A61K31/381 , A61K31/575 , A61P35/00 , A61P1/04 , A61P3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IGF2BP1为靶点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胃黏膜疾病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抑制IGF2BP1蛋白或其mRNA或其编码基因的功能或活性或表达的物质在制备治疗胃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抑制胃黏膜疾病的发生发展或改善胃癌的预后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明确了IGF2BP1在胃黏膜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利用小分子化合物BTYNB可选择性抑制IGF2BP1‑mRNA相互作用,可用于抑制IGF2BP1发挥功能。IGF2BP1可作为胃黏膜疾病的潜在治疗靶点,干预后可改善H.pylori感染所致胃黏膜癌前病变及胃癌的预后。
-
公开(公告)号:CN118406758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525039.9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C12Q1/6886 , C12N15/1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在作为胃癌早筛以及风险评估的标志物中的应用,具体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简便、准确、灵敏、人群接受度高的新型检测手段的生物标记物及试剂,能够通过定量分析黏膜活检组织、石蜡固定标本、胃液及血清、血浆中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的相对丰度的无创、简便的检测方式,即可早期筛选诊断出胃癌高危人群,尤其是早期胃癌高危人群,并且对胃癌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可以成为胃癌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有助于高危人群早期发现胃癌,做好胃癌的预警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217907834U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21466211.0
申请日:2022-06-13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B10/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胃液采集装置,包括指环,牵引线,胶囊外壳和吸水海绵,所述指环与牵引线一端相连,用于套于患者手指上固定;所述牵引线一端与指环相连,另一端与胶囊外壳相连;所述胶囊外壳由胶囊上壳和胶囊下壳通过螺纹的方式组合组成,为不被胃肠道吸收的材质,所述胶囊上壳与牵引线相连,端部设置有若干吸水小孔;所述胶囊下壳端部设置有若干吸水小孔和吸水大孔;所述吸水海绵放置于胶囊外壳内部。所述胃液采集装置能够在胃液采集过程中减轻患者痛苦,最大程度的保留胃液标本,并可在体内进行定位。
-
公开(公告)号:CN215016662U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20260168.1
申请日:2021-01-29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47K13/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收集排泄物的一次性马桶垫,包括坐垫部分、收集袋和辅助棒;所述坐垫部分包括内圈和外圈,并与马桶圈的形状相匹配,以放置在所述马桶圈上;所述内圈的边缘连接所述收集袋,以将排泄物收集到所述收集袋中;所述收集袋上设有刻度,并且所述收集袋的底部设有薄弱区域;所述辅助棒用于撕破所述薄弱区域以将收集袋内的排泄物排出。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可收集排泄物的一次性马桶垫,设置有收集袋以能够分别收集患者的排泄物,避免了不同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并且,收集袋上设置有刻度,便于准确测量患者的排泄物的体积。
-
公开(公告)号:CN217794083U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20977020.4
申请日:2022-04-25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M3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ESD术后预防直肠狭窄的持续给药装置,包括硅胶外壳和一体固定在硅胶外壳顶部的半球体,所述硅胶外壳与半球体为双层结构,内外两层之间为药液通道,所述半球体内壁的顶部连通固定有给药管头,且给药管头上设置有针筒组件,所述硅胶外壳的外部开设有外螺纹,所述硅胶外壳的外壁四周开设有若干个开孔,且开孔与药液通道之间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给药装置技术领域。该ESD术后预防直肠狭窄的持续给药装置,节省药液,本装置的螺纹结构使得大部分药液均分布在螺纹间隙,与直肠粘膜充分接触,药液不需要浸湿整块纱布或海绵,也不需像其他装置充满中心的给药软管。
-
公开(公告)号:CN217567173U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21256880.5
申请日:2022-05-24
Applicant: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
IPC: A61N5/10 , A61M25/098 , A61J1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辅助食管癌放疗定位的胃管,包括管体,管体的表面设置有标记,管体的一端表面套设固定连接有连接头,连接头的表面嵌入连接有转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辅助食管癌放疗定位的胃管,通过设置的标记组合,其中包括的刻度标记、单圆点标记、双圆点标记和圆环标记用于标记放疗靶区时辅助定位肿瘤位置,从而避免重复做胃镜定位产生痛苦,且不需要安装钛夹进行辅助定位,降低成本的同时还拥有更高的准确性,且简单易识别的单双圆点标记更能够提升不同角度下观察的准确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