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753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610715027.8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90/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2560/06
Abstract: 一种新型监护仪导线固定及收纳装置,三个缩放式绕线盘固定于底板上,收纳盒通过连接带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有两个强力固定带。三个缩放式绕线盘结构相同,由底座、转盘、回弹式固定按钮、线卡、内轴、外环组成。其中内轴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固定于底板上;转盘与外环为一体式结构,转盘上有指孔和出线口;线卡装于底座上,两者之间形成进线孔。收纳盒由盒体与盒盖组成;盒体上有两个磁性铁片及三个缺口;盒盖上有两个铁片。本发明集导线固定与收纳为一体,使床单位变得整齐美观,使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收纳盒保护导线探头不再积尘、受潮或意外损坏,降低耗材支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432967A
公开(公告)日:2017-12-05
申请号:CN201610392777.6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M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M15/0065 , A61M15/0086 , A61M2202/02 , A61M2202/0007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由口含嘴、T型接头、延长管、液杯盖、液杯以及气体连接管组成。其中T型接头由横管和竖管组成;液杯盖上集成加液口、进气口、单向阀、气雾发生器、软管及沙球。本发明可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脱机呼吸功能锻炼、脱机持续气道湿化以及普通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雾化液密封,不会因为患者体位改变而倒入患者气道引起剧烈呛咳,也不会造成药物浪费,“T”型接头可旋转也可达到相同作用;滤网过滤雾滴,以保护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沙球使软管处于液杯最低处,以保证持续产生气雾。
-
公开(公告)号:CN107753120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1610715027.8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90/00
Abstract: 一种新型监护仪导线固定及收纳装置,三个缩放式绕线盘固定于底板上,收纳盒通过连接带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有两个强力固定带。三个缩放式绕线盘结构相同,由底座、转盘、回弹式固定按钮、线卡、内轴、外环组成。其中内轴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固定于底板上;转盘与外环为一体式结构,转盘上有指孔和出线口;线卡装于底座上,两者之间形成进线孔。收纳盒由盒体与盒盖组成;盒体上有两个磁性铁片及三个缺口;盒盖上有两个铁片。本发明集导线固定与收纳为一体,使床单位变得整齐美观,使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收纳盒保护导线探头不再积尘、受潮或意外损坏,降低耗材支出。
-
公开(公告)号:CN107115112B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1610099530.5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一种可定量监测的吸气、呼气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旋钮、活动夹、固定架、支撑杆、L形玻璃水管、口含嘴和水缸,底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活动夹和旋钮与支撑杆连接;L形玻璃水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其上设有呼气功能测量管、吸气功能测量管和氧气管接口;该水管一端置于水缸内,另一端设有口含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呼气功能锻炼,而且可以锻炼吸气功能锻炼,对于缺氧耐受性差的患者,使用时,患者吸气时进行氧气吸入,预防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呼气时氧气管封闭,防止氧气流量干扰呼气功能锻炼,避免偏差,保证了患者呼气、吸气功能锻炼持续有效的进行,还可以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7115112A
公开(公告)日:2017-09-01
申请号:CN201610099530.5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B5/08 , A63B23/18 , A63B2230/40 , A63B2230/60
Abstract: 一种可定量监测的吸气、呼气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旋钮、活动夹、固定架、支撑杆、L形玻璃水管、口含嘴和水缸,底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活动夹和旋钮与支撑杆连接; L形玻璃水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其上设有呼气功能测量管、吸气功能测量管和氧气管接口;该水管一端置于水缸内,另一端设有口含嘴。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呼气功能锻炼,而且可以锻炼吸气功能锻炼,对于缺氧耐受性差的患者,使用时,患者吸气时进行氧气吸入,预防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呼气时氧气管封闭,防止氧气流量干扰呼气功能锻炼,避免偏差,保证了患者呼气、吸气功能锻炼持续有效的进行,还可以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05214191A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228202.1
申请日:2014-05-28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M16/06
Abstract: 一种无创口鼻切换通气面罩,是由面罩主体、翻板、悬架、面部罩、弯头、进气接口、漏气孔帽、翻板环、翻板硅胶密封垫组成,面罩主体与面部罩连接;面罩主体的上部设有悬架;面罩主体的面板上设有通气口、漏气孔和翻板;漏气孔通过漏气孔帽封闭;通气口通过弯头与进气接口连接;进气接口与呼吸机连接。本发明在无创通气过程中,可以使用鼻面罩进行通气,保证患者通气效果;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对鼻面罩和鼻罩进行切换,这个功能是由翻板、翻板环以及翻板硅胶密封垫完成,避免了鼻罩和鼻面罩的消毒以及调整时的过渡时间;在保证通气的前提下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使患者舒适、医护人员省时省力。
-
公开(公告)号:CN210250327U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820016356.8
申请日:2018-01-05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患者俯卧位通气用支撑用具,床板的上表面铺设有减压支撑垫,减压支撑垫包括肩颈护理垫和躯干护理垫,腹腔中空层的底部设置有液压升降缸,液压升降缸的输出端套装有承重套筒,承重套筒的一侧设置有硅胶垫,硅胶垫的上表面设置有U型凝胶记忆垫;本患者俯卧位通气用支撑用具,肩颈护理垫、躯干护理垫可拆分,并进行独立清洁,清洗操作更为简便,当患者腹部脂肪层较厚重时,U型凝胶记忆垫相对下降,从而更完整的贴合人体腹部,为不同体积尺寸的患者带来舒适感,减小患者手术时的疼痛感和异样感,加强整体用具的实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207492823U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620926683.8
申请日:2016-08-17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B90/00
Abstract: 一种新型监护仪导线固定及收纳装置,三个缩放式绕线盘固定于底板上,收纳盒通过连接带固定于底板上,底板上有两个强力固定带。三个缩放式绕线盘结构相同,由底座、转盘、回弹式固定按钮、线卡、内轴、外环组成。其中内轴与底座为一体式结构,固定于底板上;转盘与外环为一体式结构,转盘上有指孔和出线口;线卡装于底座上,两者之间形成进线孔。收纳盒由盒体与盒盖组成;盒体上有两个磁性铁片及三个缺口;盒盖上有两个铁片。本实用新型集导线固定与收纳为一体,使床单位变得整齐美观,使医务人员日常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降低医务人员工作量,增加了工作效率;收纳盒保护导线探头不再积尘、受潮或意外损坏,降低耗材支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06063512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512194.8
申请日:2016-05-26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IPC: A61M15/00
Abstract: 一种新型多功能雾化吸入装置,由口含嘴、T型接头、延长管、液杯盖、液杯以及气体连接管组成。其中T型接头由横管和竖管组成;液杯盖上集成加液口、进气口、单向阀、气雾发生器、软管及沙球。本实用新型可用于人工气道患者的雾化吸入、脱机呼吸功能锻炼、脱机持续气道湿化以及普通患者的雾化吸入治疗。在使用过程中,具有以下优势:雾化液密封,不会因为患者体位改变而倒入患者气道引起剧烈呛咳,也不会造成药物浪费,“T”型接头可旋转也可达到相同作用;滤网过滤雾滴,以保护呼吸机流量传感器;沙球使软管处于液杯最低处,以保证持续产生气雾。
-
公开(公告)号:CN205625929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136607.7
申请日:2016-02-24
Applicant: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
Abstract: 一种可定量监测的吸气、呼气功能锻炼装置,包括底座、旋钮、活动夹、固定架、支撑杆、L形玻璃水管、口含嘴和水缸,底座与支撑杆连接;所述固定架通过活动夹和旋钮与支撑杆连接;L形玻璃水管通过固定架固定,其上设有呼气功能测量管、吸气功能测量管和氧气管接口;该水管一端置于水缸内,另一端设有口含嘴;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帮助患者进行呼气功能锻炼,而且可以锻炼吸气功能锻炼,对于缺氧耐受性差的患者,使用时,患者吸气时进行氧气吸入,预防患者低氧血症的发生,呼气时氧气管封闭,防止氧气流量干扰呼气功能锻炼,避免偏差,保证了患者呼气、吸气功能锻炼持续有效的进行,还可以为医护人员评估患者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