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喷出头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69A

    公开(公告)日:2015-07-01

    申请号:CN201380057168.X

    申请日:2013-10-10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出头,其包括:排出孔,其构造为喷出液体;元件,其构造为产生喷出液体所使用的能量;压力室,其被壁分隔开,所述压力室容纳所述元件并且与所述排出孔连通;以及流路,其构造为将液体供给至所述压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孔具有从所述排出孔的缘部沿着所述流路的中心线在所述流路的延伸方向上朝向中央部突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并且所述第一突起的基部和所述第二突起的基部之间的在所述流路的延伸方向上的间隔大于所述排出孔的缘部之间的在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间隔。

    液体喷出头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8973332B

    公开(公告)日:2021-01-01

    申请号:CN201810565183.X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液体喷出头包括:基板;发热电阻元件,其配置于基板;和流路形成构件,其用于形成流路。流路形成构件具有围绕发热电阻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发热电阻元件具有相对布置的一对边和沿着一对边中的相应边延伸并与一对边中的该相应边分隔开的一对电连接区域。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凹角,该至少一个凹角由曲面或相对于一对边倾斜延伸的面构成,并且发热电阻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凸角,该至少一个凸角面向侧壁的至少一个凹角并被倒圆或倒角。

    液体喷出头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9733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65183.X

    申请日:2018-06-04

    Abstract: 液体喷出头包括:基板;发热电阻元件,其配置于基板;和流路形成构件,其用于形成流路。流路形成构件具有围绕发热电阻元件的至少一部分的侧壁。发热电阻元件具有相对布置的一对边和沿着一对边中的相应边延伸并与一对边中的该相应边分隔开的一对电连接区域。侧壁具有至少一个凹角,该至少一个凹角由曲面或相对于一对边倾斜延伸的面构成,并且发热电阻元件具有至少一个凸角,该至少一个凸角面向侧壁的至少一个凹角并被倒圆或倒角。

    喷墨记录头
    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6209C

    公开(公告)日:2007-01-24

    申请号:CN200410002066.0

    申请日:2004-01-09

    Abstract: 喷墨记录头,包括第一排放口部分和第二排放口部分,第一排放口部分由排放口延伸出来,而第二排放口部分用于使第一排放口部分与发泡腔室联通。第二排放口部分设置有端面,其包括与第一排放口部分邻接的边界部分并平行于元件基板的主表面。在第二排放口部分由面向发泡腔室的开放表面延伸到面向第一排放口部分的端面的任何横截面处,第二排放口部分平行于元件基板的主表面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边界部分面积。面向发泡腔室的第二排放口部分的开放表面之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使在垂直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平行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其可在不妨碍高密度设置排放口的前提下,防止墨液滴的排放速度因排放直径的减小而降低。

    液体喷出头
    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755269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380057168.X

    申请日:2013-10-10

    Abstract: 一种液体喷出头,其包括:排出孔,其构造为喷出液体;元件,其构造为产生喷出液体所使用的能量;压力室,其被壁分隔开,所述压力室容纳所述元件并且与所述排出孔连通;以及流路,其构造为将液体供给至所述压力室,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出孔具有从所述排出孔的缘部沿着所述流路的中心线在所述流路的延伸方向上朝向中央部突出的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并且所述第一突起的基部和所述第二突起的基部之间的在所述流路的延伸方向上的间隔大于所述排出孔的缘部之间的在与所述延伸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间隔。

    喷墨记录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517215A

    公开(公告)日:2004-08-04

    申请号:CN200410002066.0

    申请日:2004-01-09

    Abstract: 喷墨记录头,包括第一排放口部分和第二排放口部分,第一排放口部分由排放口延伸出来,而第二排放口部分用于使第一排放口部分与发泡腔室联通。第二排放口部分设置有端面,其包括与第一排放口部分邻接的边界部分并平行于元件基板的主表面。平行于元件基板的第二排放口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大于边界部分在由面向发泡腔室的开放表面延伸到面向第一排放口部分的端面对第二排放口部分所做的任一剖面处的面积。面向发泡腔室的第二排放口部分的开放表面之横截面具有下述形状:使在垂直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大于在平行于排放口设置方向上的长度。其可在不妨碍高密度设置排放口的前提下,防止油墨液滴的排放速度因排放直径的减小而降低。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