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
    1.
    发明授权
    端子 有权

    公开(公告)号:CN113950776B

    公开(公告)日:2024-06-18

    申请号:CN202080041734.8

    申请日:2020-05-25

    Abstract: 阴端子(12)具有:端子主体(15),能够使电线(11)沿着Y方向插入,并且具有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该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具备能够与电线(11)接触的接触面(21A、21B)且能够向与电线(11)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变形;及滑动构件(16),呈筒状,能够从分离位置移动到重叠位置,所述分离位置为从端子主体(15)分离的位置,所述重叠位置为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前端侧与端子主体(15)相接且与端子主体(15)的外侧重叠的位置,在滑动构件(16)设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该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向内方突出并且对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进行加压以使它们与电线(11)接触,在滑动构件(16)设有:窄幅部(16B),是形成有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的区域,并且在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对电线(11)进行加压的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较窄;及宽幅部(16A),在比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靠插入方向的前方侧,在加压方向上滑动构件(16)的内部形状比窄幅部(16B)宽,在重叠位置处窄幅部(16B)与上侧连接片部(18A)及下侧连接片部(18B)的外侧重叠,由此上侧加压部(25A)和下侧加压部(25B)按压上侧连接片部(18A)和下侧连接片部(18B),在滑动构件(16)形成有构成宽幅部(16A)的上壁(70)的前端随着朝向电线(11)的插入方向的前方而在加压方向上比宽幅部(16A)扩宽的引导斜面部(50)。

    连接器
    4.
    发明公开
    连接器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76944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180044153.4

    申请日:2021-06-04

    Abstract: 连接器(10)具备:端子(20),与在前后方向延伸的电线(11)的前方端部连接;连接器壳体(40),具有收纳端子(20)的收纳部(41);以及后保持件(50),安装于连接器壳体(40)的后端部。在后保持件(50)形成有插通孔(61),插通孔(61)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将与收纳部(41)连通的连通开口(61A)、和在该后保持件(50)的后端部在外部开口的后部开口(61B)插通,在插通孔(61)的壁面形成有使该插通孔(61)的孔径朝向连通开口(61A)侧缩小的导向倾斜面(62)。

    端子以及带端子的电线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244788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180018800.4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一种与电线(11)的前端部连接的端子(12),具备端子主体(15)和滑动部(16),所述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所述电线(11)的夹持部,所述滑动部(16)呈外嵌于所述端子主体(15)的筒状,所述滑动部(16)具有从所述滑动部(16)的内表面向内侧突出的加压部,所述滑动部(16)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15)在所述加压部不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非接触位置、以及比所述非接触位置靠前方且所述加压部与所述夹持部接触的所述接触位置之间滑动,所述滑动部(16)具有下壁(31)、从所述下壁(31)的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一侧壁以及从所述下壁(31)的另一方的侧缘向上方延伸的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的上端部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一折弯部(32)朝向所述第二侧壁延伸的第一上壁(30A),在所述第二侧壁的上端部且在比所述第一上壁(30A)靠前方的位置形成有经由折弯的第二折弯部(33)朝向所述第一侧壁延伸的第二上壁(30B),在所述第一上壁(30A)形成有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46),在所述第二上壁(30B)的后端缘或所述第二折弯部(33)的后端缘设置有承接从后方按压所述第一上壁(30A)的所述突出部(46)的力的后保持部(54)。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