杆式连接器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610007B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510789386.3

    申请日:2015-11-17

    Abstract: 一种杆式连接器,通过单片板状的杆将阳侧壳体与阴侧壳体嵌合,抑制嵌合过程中的两壳体的姿势的倾斜。筒状嵌合部(13)具有隔着端子容纳部(10)配置于与壁状容纳部(16)相反一侧的壁状限制部(20),罩部(41)具有配置为沿着壁状限制部的限制壁部(44)和配置为沿着壁状容纳部且与限制壁部相对的相对壁部(45),在限制壁部的内表面形成有限制突部(48)。在杆(30)转动的过程中,在相对壁部的外表面(上表面)与壁状容纳部不接触的状态下,通过限制壁部的前端外缘部(44E)与壁状限制部的内表面抵接,并且通过端子容纳部的前端外缘部(10E)与限制突部抵接,抑制阴侧壳体(F)和阳侧壳体(M)之间的姿势的倾斜。

    连接器装置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316015B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0810109555.4

    申请日:2008-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3 H01R13/43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限制连接器之间晃动的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前晃动防止肋(37)设置在相对于和阳性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于内壳(23)的前侧处散布在内壳(23)的整个周围上的位置处,该前晃动防止肋用于通过保持与插座(14)接触而防止内壳(23)和插座(14)之间的晃动。相对于和阳性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设置成面对插座(14)的开放边缘部分的壁部分(31)设置在内壳(23)的后侧处。插座(14)形成有环状肋(18),该环状肋在一对连接器(10、20)的连接方向上在整个周围上环绕内壳(23)的位置处突出。壁部分(31)形成有用于通过和环状肋(18)接合而防止这对连接器(10、20)之间晃动的环状凹槽(32)。

    液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75A

    公开(公告)日:2008-12-24

    申请号:CN200810125176.4

    申请日:2008-06-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连接器,其能够在防止连接器之间反冲的同时减少部件数目。橡胶件(40)安装在内部壳体(13)上,且该橡胶件(40)包括:密封部分(41),该密封部分基本呈管形,且能够装配到内部壳体(13)的位于凸缘部分(23)之前的外周面上;支腿部分(43),其与密封部分(41)整体形成,且成形为能够穿过穿通开口(26)而向后插入;以及反冲防止部分(44),其与支腿部分(43)整体形成,且成形为能够从后方与穿通开口(26)的周缘相接合,且布置在凸缘部分(23)和面对壁(32)之间。

    端子和采用该端子的联合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148282A

    公开(公告)日:1997-04-23

    申请号:CN96106181.2

    申请日:1996-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H01R31/085

    Abstract: 一种端子,其接触舌的弹簧功能加强并形成紧凑的尺寸。该端子体(31)包括一个底壁(31c),一对侧壁(31a),而每个侧壁设立在该底壁的对置侧端之一上,和形成在该侧壁之间的该底壁上的一个接触舌(32),该接触舌包括从在该侧壁(31a和31b)之间的该底壁的前端返回的一个前弹簧部分(33)和与该前弹簧部分对置的从该接触舌的后端返回的呈U形的后弹簧部分(34)。端子体的每个该侧壁设有一个啮合孔,该啮合孔适于接纳设在后弹簧部分的远端上的一个支承凸起(35),使得它们(36,35)可以支承该接触舌的远端。

    液密连接器和连接器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01330175B

    公开(公告)日:2011-01-26

    申请号:CN200810125176.4

    申请日:2008-06-19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密连接器,其能够在防止连接器之间反冲的同时减少部件数目。橡胶件(40)安装在内部壳体(13)上,且该橡胶件(40)包括:密封部分(41),该密封部分基本呈管形,且能够装配到内部壳体(13)的位于凸缘部分(23)之前的外周面上;支腿部分(43),其与密封部分(41)整体形成,且成形为能够穿过穿通开口(26)而向后插入;以及反冲防止部分(44),其与支腿部分(43)整体形成,且成形为能够从后方与穿通开口(26)的周缘相接合,且布置在凸缘部分(23)和面对壁(32)之间。

    连接器装置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316015A

    公开(公告)日:2008-12-03

    申请号:CN200810109555.4

    申请日:2008-06-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533 H01R13/436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能够提高限制连接器之间晃动的功能的连接器装置。前晃动防止肋(37)设置在相对于和阳性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于内壳(23)的前侧处散布在内壳(23)的整个周围上的位置处,该前晃动防止肋用于通过保持与插座(14)接触而防止内壳(23)和插座(14)之间的晃动。相对于和阳性连接器(10)的连接方向,设置成面对插座(14)的开放边缘部分的壁部分(31)设置在内壳(23)的后侧处。插座(14)形成有环状肋(18),该环状肋在一对连接器(10、20)的连接方向上在整个周围上环绕内壳(23)的位置处突出。壁部分(31)形成有用于通过和环状肋(18)接合而防止这对连接器(10、20)之间晃动的环状凹槽(32)。

    端子和采用该端子的联合接头

    公开(公告)号:CN1091960C

    公开(公告)日:2002-10-02

    申请号:CN96106181.2

    申请日:1996-06-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4223 H01R31/085

    Abstract: 一种端子,其接触舌的弹簧功能加强并形成紧凑的尺寸。该端子体(31)包括一个底壁(31c),一对侧壁(31a),而每个侧壁设立在该底壁的对置侧端之一上,和形成在在该侧壁之间的该底壁上的一个接触舌(32),该接触舌包括从在该侧壁(31a和31b)之间的该底壁的前端返回的一个前弹簧部分(33)和与该前弹簧部分对置的从该接触舌的后端返回的呈U形的后弹簧部分(34)。端子体的每个该侧壁设有一个啮合孔,该啮合孔适于接纳设在后弹簧部分的远端上的一个支承凸起(35),使得它们(36,35)可以支承该接触舌的远端。

    接头连接器,端接附件及连接器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084061C

    公开(公告)日:2002-05-01

    申请号:CN96106830.2

    申请日:1996-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13/4223 H01R13/4367

    Abstract: 为防止端接附件的舌部发生过度弯折,端接附件制成有从U形的侧壁凸伸的舌部,两侧壁制成一个比另一个高,使舌部不能弯折到较矮侧壁的高度;而配合端接附件的连接器壳体有装纳供舌部接触的传导板件的板件装纳区域和有开口部的端接装纳区域,开口部有使之变狭窄的凸条,端接附件较矮的侧壁能抵靠凸条而不通过开口部移动,但舌部和较高侧壁可通过开口部移动并与传导板件接触。反向插入时,舌部也只能弯折到与较高的侧壁相同的高度,从而避免舌部发生高度弯折。

    接头连接器,端接附件及连接器壳体

    公开(公告)号:CN1143271A

    公开(公告)日:1997-02-19

    申请号:CN96106830.2

    申请日:1996-05-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R13/113 H01R13/4223 H01R13/4367

    Abstract: 为防止端接附件的舌部发生过度弯折,端接附件制成有从U形的侧壁凸伸的舌部,两侧壁制成一个比另一个高,使舌部不能弯折到较矮侧壁的高度;而配合端接附件的连接器壳体有装纳供舌部接触的传导板件的板件装纳区域和有开口部的端接装纳区域,开口部有使之变狭窄的凸条,端接附件较矮的侧壁能抵靠凸条而不通过开口部移动,但舌部和较高侧壁可通过开口部移动并与传导板件接触。反向插入时,舌部也只能弯折到与较高的侧壁相同的高度,从而避免舌部发生高度弯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