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8080A

    公开(公告)日:2011-06-15

    申请号:CN200910213721.X

    申请日:2009-12-09

    Abstract: 本发明为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结构上包括DAU、DRU和覆盖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端微波传输单元和远端微波传输单元,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和远端微波传输单元均包括IDU、ODU和天线,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与ODU、天线依次连接,所述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与ODU、IDU依次连接,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与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采用微波进行通信;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采用标准基站接口与DAU相连接,所述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采用标准基站接口与DRU相连接。本发明采用微波作为DAU和DRU之间的信号传输媒介,实现了DAU和DRU之间的无线通信。

    数字微波系统中的网络公务电话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5601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810198153.6

    申请日:2008-08-29

    Inventor: 刘洋 刘庆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数字微波系统中的网络公务电话,包括监控单元、分复接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网管接口、路由协议模块、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分复接单元包括监控单元接口,所述监控单元的网管接口依次与路由协议模块、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相连接后接入分复接单元的监控单元接口。所述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与分复接单元的监控单元接口相连接,为网管数据及公务电话语音数据的共用传输通道,并使用网管接口作为公务电话、网管数据的共同接口,通过路由技术构成整个微波链路的级联网管,使得公务电话具有访问微波链路的任意节点的功能。本发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高、简化了系统设计,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

    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0307A

    公开(公告)日:2007-12-19

    申请号:CN200710026574.6

    申请日:2007-01-26

    Inventor: 刘庆国 朱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工作AFIFO电路、备用AFIFO电路、帧对齐检测电路、切换电路、读取控制逻辑电路、切换逻辑电路、高速时钟相连接组成,本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完全取消了常规无损伤切换装置中的模拟锁相环路,统一了静态和动态时延处理方法,统一了处理的时钟域,具有电路全数字化实现、性能可靠等优点,适用于中、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的工作通道与备用通道的无损伤切换,亦可用于其它具有备用与切换设备的高速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98080B

    公开(公告)日:2014-07-02

    申请号:CN200910213721.X

    申请日:2009-12-09

    Abstract: 本发明为数字微波射频拉远覆盖系统及方法,结构上包括DAU、DRU和覆盖天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近端微波传输单元和远端微波传输单元,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和远端微波传输单元均包括IDU、ODU和天线,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与ODU、天线依次连接,所述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与ODU、IDU依次连接,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与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天线采用微波进行通信;所述近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采用标准基站接口与DAU相连接,所述远端微波传输单元的IDU采用标准基站接口与DRU相连接。本发明采用微波作为DAU和DRU之间的信号传输媒介,实现了DAU和DRU之间的无线通信。

    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0307B

    公开(公告)日:2011-05-11

    申请号:CN200710026574.6

    申请日:2007-01-26

    Inventor: 刘庆国 朱勤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其装置包括工作AFIFO电路、备用AFIFO电路、帧对齐检测电路、切换电路、读取控制逻辑电路、切换逻辑电路、高速时钟相连接组成,本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及方法完全取消了常规无损伤切换装置中的模拟锁相环路,统一了静态和动态时延处理方法,统一了处理的时钟域,具有电路全数字化实现、性能可靠等优点,适用于中、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的工作通道与备用通道的无损伤切换,亦可用于其它具有备用与切换设备的高速数字传输系统。

    数字微波系统中的网络公务电话及其实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355601A

    公开(公告)日:2009-01-28

    申请号:CN200810198153.6

    申请日:2008-08-29

    Inventor: 刘洋 刘庆国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数字微波系统中的网络公务电话,包括监控单元、分复接单元,所述监控单元包括网管接口、路由协议模块、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分复接单元包括监控单元接口,所述监控单元的网管接口依次与路由协议模块、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相连接后接入分复接单元的监控单元接口。所述模拟IP网络接口模块与分复接单元的监控单元接口相连接,为网管数据及公务电话语音数据的共用传输通道,并使用网管接口作为公务电话、网管数据的共同接口,通过路由技术构成整个微波链路的级联网管,使得公务电话具有访问微波链路的任意节点的功能。本发明提高了资源利用率高、简化了系统设计,而且可靠性高、成本低。

    微波光纤链路备份系统及其备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1160A

    公开(公告)日:2008-10-22

    申请号:CN200810028404.6

    申请日:2008-05-30

    Inventor: 刘庆国 朱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波光纤链路备份系统,包括微波通信链路、光纤通信链路,所述微波通信链路与光纤通信链路并行设置,两端分别与切换电路相连接,两端的切换电路分别与分插复用电路相连接,微波通信链路与光通信链路互为备份链路;本发明系统具有链路备份可靠、切换迅速、切换逻辑简单、备份成本低、电路集成的优点,适用于大、中、小容量通信传输需求,亦可用于其它链路备份的数字传输系统。

    微波综合覆盖设备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682618U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20144025.6

    申请日:2010-03-25

    Inventor: 刘庆国 朱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综合覆盖设备,包括相互连接的室内单元和室外单元,所述室内单元设有通用公共射频接口、以太网接口以及E1接口;室内单元通过通用公共射频接口与接入控制单元连接,接入控制单元与2G网络的基站收发台或3G网络的Node B连接;室内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或E1接口与无线网络控制器连接;室内单元通过以太网接口与汇聚交换机连接;解决了2G、3G和WLAN综合覆盖时需要3跳微波系统才能实现多网覆盖的问题。

    用于以太网的备份系统
    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571076U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0920264475.6

    申请日:2009-12-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以太网的备份系统,包括有线通信链路、无线通信链路和备份设备,所述有线通信链路和无线通信链路并行设置,两端分别与一个备份设备相连接,备份设备通过有线媒介与其本端网络节点相连接;所述备份设备包括以太网业务接口A、用于检测有线通信链路是否产生信号丢失的以太网业务接口B、以太网处理器,用于实现旁路功能的旁路模块,以及通过将有线通信链路传来的信号与预设的判决条件进行比较,以执行链路切换与否的自定义切换模块;所述旁路模块包括:二分路器1、二分路器2和切换开关。本系统具备旁路功能,当有线通信链路导致信号丢失时,能立即切换到无线通信链路进行传输;也可以将有线通信链路传来的信号与预设的判决条件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进行链路切换,或继续使用原链路。

    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004642Y

    公开(公告)日:2008-01-09

    申请号:CN200720047903.0

    申请日:2007-01-26

    Inventor: 刘庆国 朱勤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包括工作AFIFO电路、备用AFIFO电路、帧对齐检测电路、切换电路、读取控制逻辑电路、切换逻辑电路、高速时钟相连接组成,本全数字化无损伤切换装置完全取消了常规无损伤切换装置中的模拟锁相环路,统一了静态和动态时延处理方法,统一了处理的时钟域,具有电路全数字化实现、性能可靠等优点,适用于中、大容量数字微波接力通信系统中的工作通道与备用通道的无损伤切换,亦可用于其它具有备用与切换设备的高速数字传输系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