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接触供电装置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856467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1227356.4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非接触供电装置,抑制非接触供电装置的制造工时和制造成本中的一方或双方。非接触供电装置(1)具备一个或多个线圈单元(100)和在内部收容线圈单元(100)的罩(50)。罩(50)通过接合配置在线圈单元(100)的表背两面中的一面侧的第1片(51)和配置在另一面侧的第2片(52)而形成,第1片(51)是覆盖线圈单元(100)的一面侧的片,第2片(52)是具有覆盖线圈单元(100)的另一面侧的另一面部(521)和覆盖侧面的侧面部(522)的片,第2片(52)的侧面部(522)通过弯折与另一面部(521)的分界线而与线圈单元(100)的侧面抵接,第2片(52)的侧面部(522)的外缘部与第1片(51)的外缘部接合。

    非接触供电装置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71339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143403.7

    申请日:2023-09-06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非接触供电装置,既减少来自非接触供电装置的漏磁场又确保其挠性。非接触供电装置(100)具备具有用于对供电对象以非接触的方式传送电力的线圈的线圈单元(1)、和减少线圈的漏磁场的电磁屏蔽件(8)。电磁屏蔽件(8)是层叠多个金属板(81)而得到的层叠体,在金属板(81)与金属板(81)的接触面涂布有具有预定的粘度的润滑剂(82)。

    压粉磁心的制造方法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292949A

    公开(公告)日:2020-06-16

    申请号:CN201911225198.2

    申请日:2019-12-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压粉磁心的制造方法。该制造方法具备混合工序、成形工序、除去工序和退火工序。在混合工序中,将磁性金属粉末、润滑剂和玻璃粉末混合来制作混合粉末。在成形工序中,将混合粉末加压来制作成形体。在除去工序中,从成形体中除去润滑剂。在退火工序中,对除去了润滑剂的成形体进行退火。以往的制造方法中,在退火工序中除去成形体中的润滑剂。但在退火工序中润滑剂挥发/燃烧时,氧被从熔融的玻璃粉末中夺去,玻璃的强度与原来的强度相比降低。但在本说明书公开的制造方法中,在退火工序之前从成形体中除去润滑剂。通过在退火之前除去润滑剂,消除了玻璃的缺氧状态,得到玻璃的原来的强度。其结果,压粉磁心的强度与以往相比得到改善。

    烧成用承烧板
    6.
    发明公开
    烧成用承烧板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5388662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428750.3

    申请日:2022-04-22

    Inventor: 岩田直树

    Abstract: 提供在烧成时能够抑制被烧成体的表背面的收缩率之差而制造平面度更高的烧成体的烧成用承烧板。烧成用承烧板载置被进行烧成处理的被烧成体,其中,具备:基部,呈板状;多个突起部,从形成于基部的单面的载置面突出且互相分离而设置;及多个接触面部,分别形成于多个突起部的前端,呈圆形状且与被烧成体相接。

    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0033939A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910026063.7

    申请日:2019-01-11

    Abstract: 一种压粉磁芯的制造方法,可兼顾包覆金属粒子的粉末的流动性与粉末向金属模的填充容易性。包括混合加热工序与成型工序。在混合加热工序中,将软磁性金属粒子、玻璃粒子以及润滑剂混合,以比润滑剂的熔点高且低于低熔点玻璃粒子的软化点的温度进行加热,获得在润滑剂的层散布有玻璃粒子的包覆金属粒子的粉末。在成型工序中,将粉末填充于金属模进行加压成型,并对获得的成型体进行退火获得压粉磁芯。玻璃粒子以相对于软磁性金属粒子为0.1wt%~5.0wt%之间的比例添加。润滑剂以相对于软磁性金属粒子为0.1wt%~1.0wt%之间的比例添加。玻璃粒子的添加量相对于润滑剂的添加量的质量比为0.5~20之间。

    送电线圈单元
    10.
    发明公开
    送电线圈单元 审中-实审

    公开(公告)号:CN119013742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380035533.0

    申请日:2023-07-20

    Abstract: 送电线圈单元(1)具备:送电线圈(2);以及电力供给构件(3),与电源和送电线圈(2)分别电连接,将从电源供给的电力向送电线圈(2)供给。电力供给构件(3)具备经由绝缘层(34)而被绝缘的第一金属板(31)及第二金属板(32),构成为在被从电源供给电力时,电流经由第一金属板(31)和第二金属板(32)中的一方而向送电线圈(2)流动,流过送电线圈(2)的电流经由第一金属板(31)和第二金属板(32)中的另一方而返回电源,并且构成为在第一金属板(31)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与在第二金属板(32)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成为反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