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饰条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5452152B

    公开(公告)日:2017-12-19

    申请号:CN201480043815.6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装饰目标部件的装饰条(1)。装饰条(1)具有线形部件(11)、支腿部分(12)和有色部分(13)。线形部件(11)具有由透光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线形部件(11)在其外周上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支腿部分(12)从线形部件(11)的第一端延伸。支腿部分(12)具有利用缝线(21d)缝合到目标部件上的缝合部分。有色部分(13)设置在线形部件(11)或者支腿部分(12)中。有色部分(13)具有比主要部分的透光量小的透光量。有色部分(13)坐落并且构造为当从第二端上方看线形部件(11)时抑制缝线(21d)的可视性。

    装饰条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452152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480043815.6

    申请日:2014-08-12

    Abstract: 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用于装饰目标部件的装饰条(1)。装饰条(1)具有线形部件(11)、支腿部分(12)和有色部分(13)。线形部件(11)具有由透光材料形成的主要部分。线形部件(11)在其外周上具有第一端和与第一端相反的第二端。支腿部分(12)从线形部件(11)的第一端延伸。支腿部分(12)具有利用缝线(21d)缝合到目标部件上的缝合部分。有色部分(13)设置在线形部件(11)或者支腿部分(12)中。有色部分(13)具有比主要部分的透光量小的透光量。有色部分(13)坐落并且构造为当从第二端上方看线形部件(11)时抑制缝线(21d)的可视性。

    拉链用拉头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273775B

    公开(公告)日:2014-04-09

    申请号:CN201110115047.9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拉链用拉头,无需变更主体的设计,就能够使拉攀保持在向拉头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具有:主体(20),具有设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拉攀(30),具有连接部(31)和抓持部(32),相对于主体(20)自由转动地设置。拉攀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得比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在连接部(31)的一对腿部(34)上分别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连接部(31)的轴部(33)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都(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与拉攀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接触。

    固定用具、座椅和座椅罩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943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080068307.5

    申请日:2010-07-28

    Abstract: 一种固定用具,该固定用具包括:安装构件,其安装于上述座椅主体;卡定构件(62),其卡定于上述座椅主体所具有的开口部(452);绳状构件(63),其连接上述安装构件和上述卡定构件(62),该绳状构件(63)用于与上述座椅罩卡合,上述卡定构件(62)包括:主体部(621),其安装有上述绳状构件(63);第1抵接部(622),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21),与上述开口部(452)的第1端缘抵接;插入部(625),其设在上述主体部(621)的与上述第1抵接部(622)分开的位置,插入上述开口部(452),上述插入部(625)具有第1限制部(626),该第1限制部(626)抵接于上述开口部(452)的与上述第1端缘相反一侧的第2端缘,从而限制该插入部(625)脱离上述开口部(452)。

    拉链用拉头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273775A

    公开(公告)日:2011-12-14

    申请号:CN201110115047.9

    申请日:2011-04-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拉链用拉头,无需变更主体的设计,就能够使拉攀保持在向拉头的前方及后方倒下的状态。具有:主体(20),具有设在上翼板(21)的上表面的拉攀安装柱(24);拉攀(30),具有连接部(31)和抓持部(32),相对于主体(20)自由转动地设置。拉襻安装柱(24)的中间部(24M)的上下方向的厚度尺寸(Mt)被设定得比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及后端部(24R)的前后方向的厚度尺寸(Ft、Rt)小,在连接部(31)的一对腿部(34)上分别形成有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凸部(34a),在拉攀(30)向拉头(10)的前方或后方倒下时,连接部(31)的轴部(33)与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都(24F)或后端部(24R)的内表面接触,并且,一对腿部(34)的凸部(34a)与拉襻安装柱(24)的前端部(24F)或后端部(24R)的侧面接触。

    固定用具、座椅和座椅罩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079434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080068307.5

    申请日:2010-07-28

    Abstract: 一种固定用具,该固定用具包括:安装构件,其安装于上述座椅主体;卡定构件(62),其卡定于上述座椅主体所具有的开口部(452);绳状构件(63),其连接上述安装构件和上述卡定构件(62),该绳状构件(63)用于与上述座椅罩卡合,上述卡定构件(62)包括:主体部(621),其安装有上述绳状构件(63);第1抵接部(622),其设于上述主体部(621),与上述开口部(452)的第1端缘抵接;插入部(625),其设在上述主体部(621)的与上述第1抵接部(622)分开的位置,插入上述开口部(452),上述插入部(625)具有第1限制部(626),该第1限制部(626)抵接于上述开口部(452)的与上述第1端缘相反一侧的第2端缘,从而限制该插入部(625)脱离上述开口部(452)。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