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73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198995.6
申请日:2009-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储存/搁置性能的方法。特别涉及商品化应用最广泛的LiCoO2/MCMB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利高低温温差效应使SEI膜在低温区快速老化成型,从而防止了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储存/搁置时活性锂被SEI膜捕获而失去活性。采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年储存/搁置容量损失可控制在2.1%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2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023027.4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空气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池是由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电解液室、空气电极复合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由锂源提供体、锂离子选择性传导膜和弹性支撑体构成;电解液室由液体储存室和毛细微通道构成;空气电极复合体由空气电极和透气膜复合而成。由此制作的金属锂-空气电池环境适应性强,其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离子电池有2-10倍,适合小电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404179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37246.2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Pt/多壁碳纳米管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和领域。其制备方法通过碳载体活化预处理和液相浸渍法,通过控制碳纳米管悬浮液的吸附条件、产物的洗涤条件以及合成后电催化剂的热处理条件制备出Pt/MWCNTs电催化剂。用本方法制备的电催化剂的颗粒分布比较均匀,粒径6.5~7.5nm,Pt的含量为10~20wt%,Pt均匀分散在载体MWCNTs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27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1010023027.4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空气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池是由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电解液室、空气电极复合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由锂源提供体、锂离子选择性传导膜和弹性支撑体构成;电解液室由液体储存室和毛细微通道构成;空气电极复合体由空气电极和透气膜复合而成。由此制作的金属锂-空气电池环境适应性强,其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离子电池有2-10倍,适合小电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0495795C
公开(公告)日:2009-06-03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公开(公告)号:CN1262030C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02137244.6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含两种及两种以上助催化元素的Pt/C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以酚醛树脂裂解活性碳为原料,通过载体表面处理、液相共沉积以及热处理等步骤制备出电催化剂。本方法制备的电催化剂Pt的含量为10~30wt%;助催化元素的含量在0.1wt%~5wt%之间;助催化元素为Fe、Co、Ni、Cr、Mn、Ti中任意二种或二种以上。Pt颗粒分布均匀,平均粒径3.5-4.5nm。经电化学测试,该电催化剂显示出较高的催化活性,与E-TEK电催化剂相比,在工作电流密度为200mA/cm2时,氧电极电位最高可提高40mV以上。特别适合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正极电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184710C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02137246.2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燃料电池,特别是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Pt/多壁碳纳米管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属于电催化和领域。其制备方法通过碳载体活化预处理和液相浸渍法,通过控制碳纳米管悬浮液的吸附条件、产物的洗涤条件以及合成后电催化剂的热处理条件制备出Pt/MWCNTs电催化剂。用本方法制备的电催化剂的颗粒分布比较均匀,粒径6.5~7.5nm,Pt的含量为10~20wt%,Pt均匀分散在载体MWCNTs的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445878A
公开(公告)日:2003-10-01
申请号:CN03116706.3
申请日:2003-04-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料电池用的一种新型流场板的结构以及用该型流场板组装成的燃料电池系统。这种新型流场板突破了传统流场板的双极概念,它由上、下两个梳齿部分组成,中间镂空空隙部分形成反应物及产物流通的蛇形流道。当用该型流场板组装成燃料电池组系统时,两个相邻电池单体的同性电极共用同一个流场板及气体流道。该流场板可采用有机高分子绝缘材料制作,以降低整个燃料电池组的成本和价格。或将流场板两个侧面镀上金属涂层或粘贴金属薄片,以增加流场板的集流功能。该流场特殊的设计结构可以使燃料电池组的体积减小,而且组装灵活,可以按照需要串联或并联电池组中的电池单体,以输出高电压或大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73A
公开(公告)日:2010-05-26
申请号:CN200910198995.6
申请日:2009-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储存/搁置性能的方法。特别涉及商品化应用最广泛的LiCoO2/MCMB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利高低温温差效应使SEI膜在低温区快速老化成型,从而防止了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储存/搁置时活性锂被SEI膜捕获而失去活性。采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年储存/搁置容量损失可控制在2.1%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079492A
公开(公告)日:2007-11-28
申请号:CN200710042406.6
申请日:2007-06-2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燃料电池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艺是:(1)将阳极流场板组件、膜电极、阴极流场板按顺序依次放置于螺旋测微仪的底座上的平面支撑体上;(2)顺时针旋转测微仪至上、下底座平面支撑体分别接触阴、阳极流场板,同时使数显器读数归零;(3)顺时针旋转螺旋测微仪,在旋转遇阻时螺纹产生咬合力,即至一定刻度后固定;(4)在电池切面边缘注入环氧树脂,用环氧树脂密封、粘连电池切面边缘;(5)待环氧固化后松开螺旋测微仪,完成电池封装。使用螺旋侧微代遇阻时螺纹间产生的咬合力为电池封装所需的短期压力,使用各种环氧树脂固化作为封装电池所需的长程压力。本发明提供的方法适用于以氢气、甲醇、甲酸等有机小分子及各种重整气为燃料的微小型燃料电池。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