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581280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0816210.0
申请日:2019-08-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4/86 , H01M4/88 , H01M8/0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电极及其制作方法,属于空气电池技术领域。一种空气电极的制作方法,其特点是:采用辐照后的聚四氟乙烯代替目前常用的聚四氟乙烯,通过辐照接枝适当提高聚四氟乙烯的亲水性,一方面提高了聚四氟乙烯乳液的分散稳定性;另一方面,适当辐照接枝的聚四氟乙烯可调节空气电极的憎水性,即实现质子交换膜的高的电导,又保证足够的固-液-气三相界面,提供气体反应场所。
-
公开(公告)号:CN102544644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0481.1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电源,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相近充放电电压的铅酸蓄电池单体A和锂离子电池单体B,将单体A与单体B先并联;再根据负载要求确定各自的容量,必要时再串联组成复合电源系统。组成复合电源的单体A和单体B的容量比为0.05∶10-10∶0.05。当复合电源外接负载小电流输出时,由单体A、单体B单独或单体A与单体B一起供电;当复合电源外接负载大电流输出时,由单体B独立或与单体A一起供电。本发明提供的复合电源系统既能充分发挥B的功率与寿命优势,又能充分发挥A的价格与安全优势;同时免去了因采用不同电池而增加的复杂的管理与控制部件;特别是,当多个这样的复合电源串联时,可免去在多个锂电单纯串联时必须的均衡电路。
-
公开(公告)号:CN101714673B
公开(公告)日:2012-06-06
申请号:CN200910198995.6
申请日:2009-11-1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10/42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锂离子电池储存/搁置性能的方法。特别涉及商品化应用最广泛的LiCoO2/MCMB体系,其基本特征是利高低温温差效应使SEI膜在低温区快速老化成型,从而防止了锂离子电池在随后的储存/搁置时活性锂被SEI膜捕获而失去活性。采用本发明的锂离子电池的年储存/搁置容量损失可控制在2.1%以内。
-
公开(公告)号:CN101841175A
公开(公告)日:2010-09-22
申请号:CN201010123407.5
申请日:2010-03-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复合电源,其特征在于该复合电源由铅酸蓄电池A和其他具有高功率体系B组成,其中B包括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电化学电容器或其他具有高功率特性的电池。根据实际情况,将B布置在A的周围,两者之间可直接接触,也可通过导热材料接触。对B进行适当的电气连接,然后再与A进行适当的电气连接,组合成复合电源。在复合电源的充放电过程中,由于A的热容大,B产生的热量能较快地散出,且各单体之间的温度分布较均匀,大大提高了B的安全性与使用寿命。同时,万一B出现安全隐患,A还可作为一个很好的防止复合电源燃烧或爆炸的屏障,使得整个复合电源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27A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1010023027.4
申请日:2010-01-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空气电池及其制作方法。该电池是由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电解液室、空气电极复合体三部分组成。其中金属锂阳极复合体由锂源提供体、锂离子选择性传导膜和弹性支撑体构成;电解液室由液体储存室和毛细微通道构成;空气电极复合体由空气电极和透气膜复合而成。由此制作的金属锂-空气电池环境适应性强,其能量密度是现有锂离子电池有2-10倍,适合小电流、长时间工作的应用场合。
-
公开(公告)号:CN101162787A
公开(公告)日:2008-04-16
申请号:CN200710046704.2
申请日:2007-09-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镍氢电池贮存性能的方法,其特征是在不影响电池初始容量的前提下,通过提高正极钴化合物导电网络的稳定性来改善镍氢电池的贮存性能,降低镍氢电池长时间贮存后的容量衰减。该方法的特征是正极配方调整:降低添加剂CoO的含量,取而代之的是添加其他导电剂,如单质金属Co粉或Co(OH)2,其加入量为1~9wt%,CoO加入量由原来的4~10wt%调整为0~3wt%。在正极配方中添加0.5~10wt%的钙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钙化合物主要包括:Ca(OH)2或Ca(OH)2和CaF2、CaCO3、CaCl2中一种或几种。
-
公开(公告)号:CN100373168C
公开(公告)日:2008-03-05
申请号:CN200610025206.5
申请日:2006-03-2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R3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充放电过程的X射线衍射原位(in-situXRD)测试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由XRD原位测试样品架和平板电池组成。XRD原位测试样品架为用绝缘材料加工的长方体板,它由平板电池槽、平板电池引线槽及带有四个固定孔的用于固定平板电池的盖板。所述的平板电池是由被测电极、辅助电极和环形辅助电极组成,被测电极置于两个辅助电极之间并用隔膜隔开。将组装好的平板电池浸泡电解液后,安装在XRD原位测试样品架上并用保护膜及盖板密封和固定,连接外电路,即可进行XRD原位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5207311A
公开(公告)日:2022-10-18
申请号:CN202210847600.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烯烃改性的电池高镍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括高镍三元材料、高镍三元材料表面包覆的多孔聚烯烃包覆层。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高镍材料改性方法工艺简单,易于操作,在高镍材料热失控前及时关闭正极离子通路,进而有效切断电流回路,阻断热失控的反应链,提高电池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135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0169.4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1M8/0234 , H01M8/0247 , H01M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电极用集流体,所述集流体包括泡沫炭。由于浆料在泡沫炭上可以被均匀地涂覆,被负载在集流体上的炭材料、催化剂等的量可以适当减少,而且涂上去的厚度可以减薄,这大大增加了催化剂等的利用率,并且有利于氧气在空气电极中的输运,最终达到提升放电容量,降低极化并且提高功率特性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072052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750177.9
申请日:2020-07-3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锌银电池用隔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隔膜的一侧或两侧表面沉积金属层或金属氧化物层。本发明采用高密度等离子体柔性连续镀膜系统,在现有锌银电池隔膜的一侧或两侧溅射一层亲水性好、耐碱性高且具有一定强度的金属或金属氧化物,从而抑制锌离子在隔膜上的吸附与沉积,提高隔膜的抗氧化能力,并能适当降低隔膜厚度与电解液用量,从而提高电池的寿命,提高电池的重量与体积比能量和比功率。
-
-
-
-
-
-
-
-
-